/徐志义(河南)
父亲与儿子的夙怨很深,怨气是从什么时候结下的,说不清楚。儿子说他从小就感到父亲很厉害,待他不疼不爱;父亲说儿子从小就不听话,不成器,长大了没出息。总之,父子的隔阂很深,深入灵魂。两个人都是犟劲,谁也不服谁,反贴门神不对脸。当然,这不影响父亲把儿子抚养成人,上学,找工作,如今儿子在城里做生意,父亲还操着儿子的心;儿子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买了房,结了婚,也有了儿子。养子方知父母恩,儿子就想行孝,特别是对母亲。人们都说行孝是福,生意场上,朋友圈里,更说孝道是一个人的品性,连孝道都不讲的人,哪会有信义和诚信。于是,儿子把父母从乡下老家接进城里住,享享清福,也给外人看看。然而,儿子的心意却不能如愿。
父亲母亲来到城里,住了没几天,究竟父子间又发生了什么,还是说不清,总归是父亲看儿子行事不顺眼,儿子嫌父亲管得宽。尽管父亲很喜欢小孙子,小孙子也很眷恋爷爷,父亲已经离不开小孙子,可父亲一气之下还是留下老伴儿走了。母亲生气地说儿子:你就不能让着他点儿?啊?他是你爹啊!儿子也是生气地说:没法让,他走他的,您在这儿住。可是,母亲又住了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操心老伴儿一个人在家怎么过日子。母亲不听儿子的,执意也走了。
给父亲做六十大寿,亲戚朋友来了很多,儿子带着媳妇、孩子也回来了。这一回父子间的疙瘩应该解开了,大喜大庆啊,喜气冲灾啊!没想到父子俩说到什么事儿上,言语不和,父亲竟大发脾气,撵儿子走!父亲说:叫儿媳妇、小孙子留下就行了,你走吧,我没有你这个儿子!众目睽睽之下,太伤脸面了,儿子恼羞成怒地说你不是我亲爹,真的一拍屁股要走。众亲友一边劝父亲,一边拦儿子,劝也劝不下,拦也拦不住,儿子还是出了家门。母亲气得拿着擀面杖说老伴儿:“我真想夯你啊,我真想夯你啊,可这是你的六十大寿!”说着坐在地上捣着擀面杖哭,哭天抢地地喊:“我这是做啥恶了,得下这样的报应?我可是不活了!”众亲友更是劝父亲,要他去把儿子喊回来。父亲气哼哼地喊:我不去!我死也不去!
从此,儿子不再向父亲喊爹,父亲也不再认自己的儿子,仇敌一般。
人世上有两件事不可理喻,一件是恋爱婚姻,一件是骨肉亲情。就说这骨肉亲情吧,突然地,父亲就要去搭救他死也不认的儿子了。
是父亲听说儿子逃债了,债主逼门,小孙子很危险,儿媳妇把小孙子送回了乡下。
父亲知道得更多了,儿子生意做砸了,他本来是骗人家的,被人家将计就计给骗了,欠了一屁股的债,躲出去了。
父亲进城来了,债主们围上了门,喊: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把他的房子卖了抵债!”
“这房子已经不是他的了,我们已经离婚了,房子、儿子归我。”儿媳妇说。
“骗谁啊?这谁还不知道啊?假离婚,金蝉脱壳!”
儿媳妇拿出了离婚证。
“叫你和你儿子不得安生!”
父亲护着小孙子说话了:
“几位主家,几位主家,我那儿子不是人,我早就说他不是人!生意做砸了就逃债,这哪像我的儿子!我是他爹,欠您的债我来还!”
“你是个老农民,怎么还得了啊?!”债主们哭笑不得。
“下个月的这个时候,你们来拿钱!”父亲对债主们拍着胸口说。
下个月的这个时候,父亲真拿来了钱。他把猪卖了,粮食卖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钱。
债主们还是苦笑,说:
“你这才几个钱啊?借我们100多万呢!”
父亲护着小孙子,又指着小孙子,坚定地说:
“俺爷俩还,还您两辈子!”
债主们不依,说要上法院起诉。
一听说上法院,父亲害怕,朝大家跪下了,磕着头说:求大家再等等,再等等。
债主们还真等来了,父亲拿来了100万。债还上了。
儿子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了。
母亲告诉他,你爹把一个肾捐给了人家,人家赠送他100万。
儿子愣了,而后哭了。
可是,父亲死了,刀口发炎无钱医疗死了。儿子更是号啕大哭:爹啊!爹啊!
他的儿子指着他说:是你把爷爷害死的,你还哭啥?
儿子顿时惊颤:这事儿怎么入他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