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滋滋•照量办•反反

2014-11-18 03:06董晓葵
海燕 2014年5期
关键词:滋滋东北方言

□董晓葵

今年3月,以大连话为元素的话剧《这里有情况》、《闯关西》走出大连到东北各地演出,当时尚、爆笑与“海蛎子味”遭逢,无疑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效果,房票是很乐观的。大连是东北的一分子,是东北家族中刚柔相济、冷暖相调的那一位。不少人以为大连话是东北话的一部分,大连话与东北话确实有不少共享词条,但从学术角度来看,大连话与东北话完全是两个概念。大连话属于胶辽官话(胶东半岛、辽东半岛)登连片,被人戏称为“海蛎子味”,是胶辽官话北支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东北话是指除大连等辽东半岛沿海地区之外的大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及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承德市等地区的通用语言。据统计,东北话的使用人口已超过1.4亿。所以有人说,东北话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言与民间戏曲艺术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几乎每一种民间戏曲艺术都离不开方言这种载体。而方言受普通话的硬性挤兑以及网络语言的强势冲击,这些年得以妥善寄存,也就是在民间戏曲艺术当中。比如,苏州话的昆曲、绍兴话的越剧、安庆话的黄梅戏、闽南话的高甲戏,以及东北话的二人转,这些民间戏曲艺术离不开方言,只有方言能够徐徐析出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若离开了方言,就失去了艺术的活性、精髓、魂魄。

赵本山将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色悉数尽现,是东北话的代言人。东北话的至高境界是俗不伤雅,那俏皮嗑、疙瘩话一套一套的,一掐一包笑声。“二人转”从农村大炕走进了城市包厢,走进了北京城,将东北话很霸气地镶嵌在全国人民的心中。其实,早在“二人转”进京之前,赵本山的小品稳居春晚年夜饭硬菜头牌的位置,已经让全国人民尽兴熟悉了东北话。

虽然大连话与东北话是两窝话,但在实际生活中,彼此懂得,神似之处俯拾即是。所以,以大连话为元素的话剧闯东北文化市场,赚得体面票房应不成问题。

偶得一本名为《被委以重任的方言》一书,本书关键词是方言,但此处的方言不是指一种具体的语言,而是指一切弱小的、弱势的“事物”,比如一个商品社会中的诗歌写作等等。“所有这些弱势‘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比强势‘事物’更多的安慰,更多的激情,理应给予重视。”这一番话俨然是对真正意义上的方言的描述。方言所蕴藏的民间智慧及朴素隽永的人际情感,不知要比那些所谓强势的,生动鲜亮、陈酽暖润多少倍,仿佛一杯经过了岁月积淀的普洱茶。

木滋滋

木滋滋,是反应迟钝、后知后觉、喜怒不形于色、木讷呆滞的意思。

有些人的“木滋滋”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内敛的慢性子。事缓则成,慢性子赢得了深思熟虑,稳扎稳打执行到位;有些人的“木滋滋”是麻木与冷漠,是冷心肠的外观表现;有些人的“木滋滋”是阅尽沧桑,一局棋,一炉药,晴耕雨读,留给天地间一个隐居自适、人淡如菊的背影。

马航失联令世人感同身受生发切肤之痛,每天追踪新闻关注最新动态,而有人漠不关心,那份冷漠不能转述,转述无疑于病毒撒播。我们不在悲剧现场,但世人“木滋滋”的心态使我们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负性空间。

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拉拉嘴子”(大连话,差生的意思),“拉拉嘴子”管呲管撸,暴风雨般袭来的唾沫星子将其从头到脚下洗礼一番,小脸居然还是木滋滋的。一个有羞耻心的孩子受了批评,就应该适时配合地表现悲伤,梗着一副木滋滋的表情,往往会令大人们更加恼火。

大连有一间独立书店叫“木文堂”。那年采访书店老板汪斌先生,说起“木文堂”之名的来历,汪斌先生没有说太多,只讲了“呆若木鸡”的典故出处:《庄子•达生篇》记载,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的娱乐活动,齐宣王就是一名斗鸡发烧友,请了斗鸡训练专家纪渻子为其效力。齐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没有什么底气。过了几天,齐宣王再度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就紧张兴奋血脉贲张,这说明它争强好斗之心并未泯灭。又过了几天,纪渻子还是说不行,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终有一日纪渻子说成了,它已经呆头呆脑貌似木头一般,这说明它已经进入高手的精神境界。果不其然,斗鸡场上,但见它目光凝聚,纹丝不动,别的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只是外表看着呆,实际蕴藏极强的战斗力,根本不必出招,那份呆气就令对手不战而败。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大多是虚张声势,并非卓越之辈。引申到人生,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骨子里肯定有一种呆气。这份呆气可以理解为孜孜以求的执着之心、锲而不舍的韧筋强骨。

褒义的“木滋滋”与“呆若木鸡”具有相同的寓意,都是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时光如水,不舍昼夜。一个人熬至滴水成珠,一个人卧薪尝胆切磋砥砺,之后的样子原来如此。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照量办

照量办,是根据情况办理的意思。与官方文件中“请给予酌情办理”的意思相同。《水浒传》第85回:“宋江酌量已定,卢俊义领令去了。”“照量办”就是“酌量办”的音变。

在职场上,员工向领导请示工作,工作是有章法可循的,但很多时候又是可以酌情办理的。领导有时不做明确指示,只道一句“你照量办吧!”此处“照量办”是领导对员工的信任及授权。

朋友之间的“照量办”更是一种常见。尤其是男人之间,个个身如铁塔,饮啖极豪,说话办事讲究一个敞亮,讲究一个齐呲卡嚓(大连话,干净利落的意思)。男人之间的互相托付,往往言辞淡泊,话语寥寥,只来一句“你照量办”。常常地,“你照量办”被衍化成“你看着弄”。而被授权“照量办”、”看着弄”的那个人,多少是有些精神压力的。为了不辜负这种信任,转过身煞费苦心下了不少工夫。一句“照量办”昭彰凸现大连人的爽快与通透,细品之下,居然还有几分义薄云天的味道。所托非人,遇人不淑是一大损失。在重要事项上,还是少来这种空口无凭的“照量办”,还是要依据合同办、依据章程办。

说个生动例子:我家前保姆与我毗邻,看完我的孩子之后,继续在我家小区看孩子。我与她彼此怀念,她念我宅心仁厚,我念她胜似亲人。我下班经常与她在小区相遇,她拎着雇主家的几袋垃圾兢兢业业的样子。但她的敬业并未换来雇主的信任、尊重及相应的薪酬。最近一次相遇,她倾吐了这样一段经历:男雇主给她配了一个手机,便于她带孩子外出沟通方便。女雇主常翻她的手机,这令她大为不快。她女儿在国外留学,女雇主是在查国际长途电话。雇主与保姆之间,往往没有大是大非,净是鸡毛蒜皮一地琐碎,却令彼此渐生罅隙折损了信任度。她不想干了,女雇主却身患重病要去北京治疗,夫妻二人托孤般地将孩子交给了她。“两个多月啊,他妈个腿,可把我累毁了,简直是扒了一层皮。这不,两口子快回来了,我也不多说,他们照量办!”此处“照量办”颇意味深长,既有期待,又有抵触。

反反

续写大连话,首要任务是收集词条。我在大连人的微博上打捞不少大连话。比如,“周日营城子大集,那人海海的,新鲜货海海的。都败懒了,快出来玩吧!”、“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浪大了指不定催出什么海鲜来。败跟泡将打交道,一到关键时刻就给你拉了。”

大连话原始、生猛的世俗感就像从黄渤海湾打捞上来的鱼,甩着水珠打着挺儿,要有多生动就有多生动;大连话含蓄、绰约的韵致又像一例例荡气回肠的海鲜靓汤,那纯粹饱满的浓香与鲜劲,或许只有大连人能够消受得了。

“反反”这个词条也是我从大连人的微博中撷取的。那是一个因爱好而集结的圈子,有人不停地抱怨某件事情,被人评论:屁大点事儿,你反反个没完没了,早更了?

“反反”是抱怨的意思。抱怨是一股恶势力,是自己在自己心中栽培的一股恶势力。由自我内部开始腐烂,继而污染周遭。2009年,美国知名牧师、作家威尔•鲍温所著的心灵励志书《不抱怨的世界》风靡全球。该书的营销文案赫然宣称“世界500强企业团购率第一”,更有冯仑、唐骏、张德芬、奥普拉等名人火热推荐。香港《文汇报》说:“这本书给金融危机中挣扎的普罗大众,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礼物。”人世难居,抱怨是人类普遍的情绪。

2009年,中学教师李镇西写了一本语文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这本反思语文教学的作品并未引起太多关注。2011年,柴静为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书所作序文引用了李镇西的书名——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从此,这句短语成为这个时代最优美的箴言,带着温暖的警示与励志的双重效应,镶嵌在理想者的心扉上。

一个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最先扫除的心理障碍就是抱怨。一个不抱怨的人躬体力行,在一砖一瓦的建设中体验生命的快乐与价值。一个不抱怨的人,是优雅的,是干净的,是智慧的。

某年某节日,单位没有发福利,一些员工私底下反反的。要福利,是一种本能;反观自己为集体贡献了什么,却是一种境界。在家庭里,女人爱反反人、反反事。男人忘记了女人生日或结婚纪念日,会被女人反反个没完没了。女人的妈、男人的丈母娘过寿辰,男人若没安排好,会被女人反反一辈子。男人很累,大事小情不能掉步,掉步则遭反反。其实,女人的反反并非恨意,更多成分是佯嗔与撒娇。对于女人的反反,男人可能早已习以为常,心无挂碍。

人至暮年,最常做的营生也是反反人、反反事。老人可以反反儿孙,儿孙却不可以反反老人。

猜你喜欢
滋滋东北方言
方严的方言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方言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夏天的歌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南歌子·游报晓峰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