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波 张文静
一个寒门子弟带着“世界是我们的”的兴奋走进大学校园,两个多月后愤然发现这世界最不在意的就是“我”,遂愤世嫉俗,萌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摔的那一声响,就是一部网络点击量80多万次的“走进天津美院”的短片。
看完视频后,我觉得短片太有意思了——明明是想揭露想批判,但一不小心暴露了老师才是思路清晰、负责任有爱心、浓眉大眼的正面人物。这孩子的问题,不是他能不能当个“秋菊”代表学生和校方要个公道,而是以如此混乱的逻辑,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他的人生道路将怎么走的问题。
和他一样,我觉得我们的学校教育是有问题的,但不是在于大学,而是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批评。学校连批评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把批评视为禁区。多数人以为,批评就是骂人,是指责,是上位者的特权,而学生、孩子只能是接受批评的对象,还只能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生不但没有批评的资格,甚至没有批评的权利。久而久之,与生俱来的理性本能,也要“不用则退”了。
现在的素质教育比较提倡独立思考,但是也还没有开始提倡“批判性思考”。这种思考也叫审辩式思考,它不是急于下结论,也不是如何把对方骂得毫无还手之力的修辞,而是一整套收集思维材料、辨别处理思维材料、提炼出概念、应用概念并发展出讨论空间的技术。该学生对天津美院的批评,正好示范了批判性思考能力贫弱的后果。
首先是没有取证的能力。同学们说“上学是白费,老师啥也不会”,要拍出有力量的片子,应该问清楚同学们的期待值,提出落实到具体事务的意见。至少可以把招生简章找出来,找到本专业的描述,指出哪些是没有兑现的承诺。连这个时间都不愿意花,用空洞无物、只有脏话的牢骚来代表群众意见,那就不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问题,而是学校招生水平的问题。
其次是没有抽象思考的能力,无法进行抽象层面的思考,无法使用概念,无法进行令人信服的分析。视频里反复要求:“学校要道歉,学校没有给我们应该给我们的东西!”请至少描述一下“应该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所谓叛逆青年的可悲——方向是自己找的,不是大学给的。真正有创造性的人需要的只是空间和自由。你不能在责怪大学自由散漫的同时他边责怪它浪费了你的时间。自己的时间只有自己才能浪费。埋怨在学校学不到东西的迷惘孩子,过去怪父母,将来还会继续怪社会,婚后怪配偶、怪孩子。这位同学明显是社会化有障碍,光会制造矛盾不会解决矛盾,最后“我来堵枪眼行了吧”,被80多万点击量的自媒体消费,榨干后只剩渣。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个退学学生没有同理心。批判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开放的思维。你说的不一定对,我说的也不一定对,谁能以理服人,提供新的证据、观点和思路,就可以听谁的。这里需要一个很奇妙的心理结构,就是“虽然我情感上反对你的观念,但是我还是愿意先了解一下你的思路,甚至愿意站在你的鞋子暂时感受你想法的合理性”。这种心理结构,就叫同理心。同理心的反面就是“两个凡是”。退学学生的思维也是两个凡是:“凡是我希望的就该实现”,“凡是不同意我的就是对我的践踏”。这是有本人的因素,更是基础教育里对审辩、批判思维长期缺失的结果。在孩子们开始进行抽象思考和伦理判断的时候,没有学会以开放、求实、理性的态度来讨论,就可能导致以后没法讲理,也许一言不合就立即进入人身攻击模式。
理性思维能力的残缺,和某些极端性格结合起来,可能导致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沟通。短片里那水泼不进的思维混乱,简直是病理症状。看似伶牙俐齿滔滔不绝,但除了一堆情绪之外什么都没说,也是一种逻辑失语。它反映的可能是思维障碍和社会化障碍。他在和系支部书记对话时的那种攻击性,因为缺乏理性,让观众觉得很不舒服。医院有医闹,学校也怵学闹。所谓“闹”,就是侧重点不在是非曲直,而是要以造势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他偷拍的时候不考虑老师的肖像权,拍了东西放上网也无视同学的抗议。可以想象他退学前的人际关系一定好不到哪去。在理想世界里,学校应该及时引入专业心理治疗;在现实世界里,学校老师只能以安抚为主,自求多福。
退一步来说,能拍短片,能宣泄出来也是好事。还有许多想不开但是说不出来的人,憋屈极了就会去自残、自焚,乃至袭击幼儿园、炸公交车、无辜人群无端代表了犯了错的社会。从这个角度说,与其感叹年轻人太冲动,不如退而结网,想想如何开始对孩子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