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上,各省级农广校校长交流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探讨了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本期刊登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东农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地对稳定发展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打算,以期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能有所启示。
积极争取办学政策,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努力扩大招生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地方的助学政策。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农科骨干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扭转全日制偏重非农专业的问题,扩大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持续实施好“百万中专生计划”。
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学校要把教师素质提升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对现有教师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推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提高其理论和操作水平。针对教师数量不足,要采取“调、聘、培、转”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狠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新的教学管理办法对组织管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学制学时和教材与辅导材料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规范,各基层校要按照新的教学管理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措施,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实践证明,把农民集中到城里接受全日制教育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是把教学班办在农民家门口,方便农民半农半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大力推进教学班进村,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根据职业农民的需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建议中央校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将农广校送教下乡办学模式纳入国家助学政策范围。目前,农广校中职教育最大的困难是学费问题。在全日制中职教育免学费的大环境下,农广校向学员收取学费已不太现实。因此,建议中央农广校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立项,最好以项目的形式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并且由中央校统一管理,在全国农广校系统运行。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和服务农业重大工程项目为导向,按照加快“转型、创新、融合、提升”,建立“三类协同、三位一体、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一条适合农广校实际的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路子。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