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艳ZHANG Li-yan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水文地质队,邢台054000)
当今市场经济日益发达,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产品(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因此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是保证企业可持续性经营,增强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除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在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的同时压缩经营成本。纵观众多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的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合理的降低经营成本放在企业经营的重要位置。
所谓质量成本,就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管理则属于应用管理技术,通过企业对自身产品(服务)质量成本的分析、预测和计划,制定相应的控制决策方案和统计核算,最终达到从质量中要效益的目的。质量成本不是一种职能成本,但是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以找出其最适宜点,从而为企业挖掘经营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制度的推行,质量成本管理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但现在还有不少企业没有意识到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未对此作深入的研究,通常仅仅是为了应付企业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和检查而走走形式。这种错误认识在日常的工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企业没有给予质量成本管理足够的重视 大多数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都是将重点放在保证产品的使用价值即产品的质量上,对发生的质量成本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控制,从而使企业经营成本增加,造成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2 忽视质量成本管理的教育 有些企业片面认为质量管理是质量科或质量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没多大关系。实际上企业质量成本的形成是企业许多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只有动员企业各个部门的全体职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1.3 基本数据的记录、汇总、分析工作尚不能满足要求 我国大部分质量管理成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主要是借鉴国外的质量管理成本制度。模仿的这些理论和实务与我国实际情况不太适合。虽然部分企业也建立了一定的质量数据记录制度,但这些记录大都不全面,并且分布于各个部门而未进行系统地汇总和分析,致使质量成本数据的正确归集和统计非常困难。此外,在企业的全部成本中,哪些属于质量成本,哪些不属于质量成本,也很难划清。例如,培训费用、会议费等划分起来就有些模糊。最后,对质量成本管理核算分析不够。质量成本的计算不是单纯为了得到结果,而是为了在差异中分析寻找质量改进的途径,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需要更高层次、综合性的管理体制来支撑。
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和应用上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提升企业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就显得极为重要。质量成本管理不但可以反应出质量成本的最佳状态,还可以充分暴露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活动和技术进步来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而为赢得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要突破成本管理上的传统观念,建立符合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的新思路,由原来只重视生产领域的管理扩展到关注企业全面经营的管理,以“零缺陷”和卓越质量为出发点,达到质量、成本、效益三者的最佳组合。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应寻求与企业自身相适宜的质量成本控制方式,要以严格、准确的记录数据为依据,建立起完善的成本决算体系。
3.1 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制和责任制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开展质量成本管理体制建设活动,号召和引导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由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构成的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核心就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从事后检查和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以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使生产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建立起以财务为网头,有关部门提供各种资料和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制。按照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定岗、定人、定职责范围,明确规定每个职工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各有关部门按本职责范围认真履行义务。实行这种分级和归口管理的办法,便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效果好。如计划经营,安监部门负责编制生产计划和制定安全措施及培训工作,负责检验执行情况。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拟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的管理和考核及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和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物资供应部门根据生产情况编制供货计划,做到合理采购、供应及时,掌握到货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和控制发放,搞好物资的管理工作。财务部门是质量成本管理的综合部门,负责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的编制和落实成本计划,掌握开支范围,控制质量成本,并进行综合分析,做到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可靠。
3.2 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办法 质量成本核算与生产成本核算方法不尽一样,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直接核算资金消耗量和生成成果之间的关系,按照业务发生期进行如实反映的一种经济核算方法;质量成本核算则是通过依靠建立台帐和表格进行搜集资料与统计执行情况,然后以统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分析和反馈,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找出来。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多数采用把设置好的台帐,表格下发到各有关部门的核算员,由核算员定期向财务部门提供本单位所收集、统计的有关资料。各分公司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考核指标,生产耗费经营结果负责。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核算、平衡、监督、执行和考评,主持经济活动分析研究质量成本升降趋势,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解决并组织制定各种经济定额和管理办法。
3.3 明确质量成本核算内容及开支范围 质量成本具体包括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个部分。确定质量成本范围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关键。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设置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这四个核算科目,并且要相应地设置一些二级明细核算科目,以确定其开支范围。
3.3.1 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科目是核算防止质量水平低于某一所需水平的活动费用及为此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费用。它以下可设五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第一,质量计划措施费,主管计划部门及职能科室,为保证产品质量所发生办公费、劳动保护、会议费、低值易耗品、研究实验检验费及技术改进等费用;第二,质量培训费,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对这些有关人员进行的技术培训,管理培训费,安全培训等所发生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及基本折旧,以及发生的其他管理费用;第三,质量情报费,所谓质量情报费是对有质量情报的收集,归纳,集中专家进行诊断,研究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收集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第四,质量奖励费,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金,如安全奖,科技成果奖和各种节约奖;第五,质量安全措施费,为进行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构不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的开支和劳动安全保护措施而领用的材料及五万元以下仪器,设备等。
3.3.2 鉴别成本 鉴别成本是为掌握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某种所需水平发生的费用,其开支范围设置三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第一,进货检验化验费,这是为进厂的原料、物资等按其进货标准、进货检验单进行检查、监督所支付的费用,设备折旧及大修理折旧基金,人工费等所支取的一切费用;第二,环保费按环境保护法规实施,进行排污,管理“三废”的排放,推广节能等综合利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第三,仪器仪表试验费,此项费用是为各种计量单位标准化实验室的仪表仪器进行核对、实验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3.3.3 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交货前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它们涉及的是未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明确要求或隐含需要的故障。其中还包括那些尽管产出满足顾客的要求和需要,但过程发生了的损失和低效率,这些损失和低效率是可避免的。过程中如果不存在缺点,这些成本将会消失。内部损失成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费、复检和筛选费、停工损失、不合格品处理费等其他费用。
3.3.4 外部损失成本 此科目核算不属于本企业自身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外部损失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其中也包括失去销售收入机会的成本。如果没有不良,这类成本将会消失。外部损失成本一般包括:保修费、索赔费、诉讼费、退货费、降价费等其他费用。
3.4 制定成本控制、分析和反馈程序 从全面经济核算出发,实行责任成本管理,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和信息处理机制,进行有效的质量成本核算,从而构成企业的目标成本体系。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生产特点加强质量成本的实施管理。各有关部门按分管的职责范围,认真记录建立的台账,将指标的执行情况按要求填写,上报生产技术部门,由其审核后交由财务部门进行核算。财务将每月核算的结果及月度分析表一并交由领导,并将各单位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反馈回各单位。各单位将处理结果和建议交由生产技术部门进行处理。负责考核的部门考核时与经济责任制等相关考核指标结合起来,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从部门到班组直至责任人实行有效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执行,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和质量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和反馈使领导对本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单位的经营管理有目标,使企业职工都能看到自己的工作与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的控制、分析。反馈程序是从目标成本开始到指标分解——指标统一核算——进行实施控制——信息反馈——措施对策——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5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重视人才 有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才能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企业质量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实行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留住人才。
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展开。第一,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可以组织学习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第二,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今后的工作。第三,随着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应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水平。
如同企业文化一样,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套好的质量成本管理有针对企业自身的独有性和实用性,是竞争者难以完全模仿的,基于宏观和微观、理论与实践,利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才能使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并有效地运行。
[1]李国津等.管理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黄维明,梁国明.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与实践[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李芳斌,刘蕊.论企业成本管理[J].科技资讯,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