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英
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何谈输出。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生阅读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写作的宽度,学生阅读质的区别决定了其写作的厚度。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要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读写一体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中学读写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在读写过程中,把读和写自觉构成一个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互动的整体,让学习者带有较强的功利性目的去品味鉴赏,进行写作技巧分析、体验作品魅力,进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把读的过程转换为写的冲动,把写的体验再融入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中,达到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实现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的良好循环。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特定的基本任务。对学生而言,阅读的核心是理解,以了解意义为基础,逐步深化而及于鉴赏、评论;写作则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创造性的运用字、词、句构成篇章来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各有目的,但又非各不相关,两者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依存。“读”就是指阅读教学中以感悟、积累语言为主的读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进行语言积累性的读。“写”就是指阅读课中强化语言积累、语言运用的写作练习。“一体化”指遵循学习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打通读写之间的通道,进行科学的、灵活多变的组合,使读与写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读写一体化”的基本要求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重点,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高中教材选入大量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从思想内容、情感题旨到语言风格、篇章结构,均有大量可资借鉴的原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读写一体化的材料和范本。充分挖掘教材读写训练原点,在教材学习中即可有效地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进行丰富多样的读写一体化训练。
一、以读促写
(一)仿写
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可是这“最低的形式”在对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甚至思想的锻炼上绝不是“最低”。它可以训练学生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它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1.仿语言。仿课文句式,遣词造句;仿运用语言的不同色调不同风格,或庄重——诙谐,或明快——含蓄,或豪放——婉约,或简练——繁丰,或平实——绚丽,等等。
①仿关键句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对关键句的仿写,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清晰地把握课文思路,深入地理解文章意蕴,而且可以从中揣摩出起承转合的技巧和升华主题的方法,从而在自己的作文中合理地借鉴利用。
如《故都的秋》中关键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作者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深挚感受,是整篇文章的总纲,全文紧紧围绕这个总领句描写,句式上也因整齐而朗朗上口。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提纲挈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等等,这些过渡句使文章思路异常清晰,条例非常清楚,很利于读者迅速抓住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写作非常有帮助。
②仿哲理句
指那些能够启迪人深思或鼓舞人奋进的句子。同学们如果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索,并尝试着模仿创造,会由一条“名人格言”引出多条“凡人格言”,相信这样的训练对仿写者本人甚至对其他学生都能起到一定的警醒和鞭策作用。仿写哲理句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生命拷问,探讨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过程。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会更多地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等深层次的话题,并逐渐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如《老人与海》中“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可以打败的,你尽可能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如《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些名句的仿写。
③仿优美句
优美句主要是指借助各种修辞手法而使文采斐然的句子。多进行一些优美句的仿写,不仅是对这些优美语句的欣赏和积累,更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文采。
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囚绿记》中“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同学们可以依据这些句子自己仿写训练,不仅能学习和积累优美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而且能接受高尚的情感教育。
2.仿文体。教材中各类文体丰富多样,其中一些是训练文体写作很好的范例,比如学《游褒禅山记》仿缘事议理的议论文写法,学《答司马谏议书》(选修教材《唐宋散文》)仿驳论文的写法,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仿写人叙事散文的写法。学《我有一根梦想》仿演讲稿的写法,学《短新闻两篇》仿新闻的写法等。
3.仿章法。教材中不乏谋篇布局巧妙、独到之篇,而谋篇布局的能力恰是学生很欠缺的,借鉴课文的构思布局,指导学生作文,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劝学》一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再从学习的目的意义、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一一论述,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仿这种构思。《祝福》采用倒叙的方法,让读者从故事结局里,强烈地预感到: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死去,必然有悲惨的经历。同时,使读者产生诸多疑惑,这样,既提供故事线索,给读者造成悬念,又制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地表现了主题思想。在记叙文写作中可以仿这种记叙顺序。
4.仿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不少名家之作能将诸多表现手法运用自如,不着痕迹,这些手法非常有效的凸显作品的表现力,这些手法是学生写作中欠缺的,通过仿写,学生逐渐掌握运用这些手法,写作也就大大提高。《荷塘月色》对月下荷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生动细腻的描写,《拿来主义》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这些表达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改写
改写既是表达的训练,更是思维的练习,是对文本的理解、领会、感悟的再现,是内在的思维语言与外在的表达语言的转换。
1.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将《鸿门宴》改写成剧本,《涉江采芙蓉》改写成散文,《卫风·氓》改写成故事,给《祝福》中祥林嫂编一份记事年表,《雷雨》改写成小说。
2.改变语体:将《采薇》用现代汉语进行改写,用自己的话阐述王安石对志、力、物三者关系的看法,;用顺叙的方法改写《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等。
3.改变人称: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
4.改写内容:改写《孔雀东南飞》的结局。
(三)续写、扩写
与改写一样,同样折射着对文本的阅读程度、解读程度,也体现着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同时续写有利于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如,《氓》一文续写女主人公接下来的命运和生活。用现代汉语扩写《归园田居》(其一)中对田园的描写,即“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一部分。
无论是改写,还是续写、扩写,合情合理合度是基本要求,这是对学生思维逻辑性、严谨性的考验。
(四)缩写
既是阅读质量的体现,更是筛选、提取、概括能力的体现。
(五)阐发评论
阐发课文的思想意义。评述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体现着对文本的解读、感悟的准度、宽度、深度。比如如下内容观点的阐发评论,是对学生理解、解读、感悟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思维的提升、思想的深化。
(六)想象延伸
借用教材内容来新编故事,这是对发散思维的训练。
二、以写促读
(一)在写中发现问题,写然后知不足,方能品其言,悟其味
在学《烛之武退秦师》之前,先介绍背景,让学生明白当时对郑国而言形势是如何危急,烛之武要如何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请学生先设计辞令,交流其力度如何,能否达到目的,写完后再来阅读文章,赏析文中烛之武的说辞精彩在何处,明其处处抓住秦伯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句句直击秦伯内心攸关处,仅以一百多字说退秦军的高明,佩服其心理大师与语言大师的本色。结果同学们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差距。这一课,同学们兴味盎然,字字析,句句赏,直赏析出烛之武短短七句话的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牢牢扣住秦伯心理节律的七层意思来,仍觉意犹未尽,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
(二)在写中赏读文本,解读文本,感悟作者,实现与文本对话
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可如此设计以写促读:
第一步,阅读课文,请为别里科夫写一份简历。
第二步,假如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成功,准备结婚,①请你为别里科夫写一篇新郎致辞,追忆两人恋爱经历;②请你为伴郎曾与别里科夫同住的“我”写一篇祝词,发现别里科夫的变化;③请你为证婚人校长写一篇贺词,祝福新人婚后生活幸福;
第三步,别里科夫最终死去,请你给别里科夫写一篇墓志铭。
第四步,写文学小评论:①评别里科夫的“恋爱风波”;②评华连卡姐弟的“一推一笑”。
(三)在读中补写之不足,促写之提升
学生的写作水平高下差异很大,不少学生谈写色变,语言贫乏、手法单一、素材雷同、立意粗浅,所写文章令人读之味同嚼蜡。可是,提升却像无根之萍,无基之屋,没有借鉴,没有参照,学生凭空如何提高?阅读与积累就是写作提升的根与基,我们大可在教材中寻找名家们的大作作为范本进行模仿借鉴。写景抒情散文当可借鉴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从叶、花、香、波、水,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运用通感、拟人、博喻等修辞,动静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的细描细绘出塘中荷花之美;还可借鉴陆蠡《囚绿记》象征手法的使用,赋予常春藤特殊的象征意义,以表达自己对希望、光明、自由的赞美与追求,《故都的秋》选取典型景物,选取景物的典型特征,画面感十足的呈现。写人叙事散文当可借鉴《祝福》中对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即摹写出人物遭受巨大精神摧残后的形容槁枯、走投无路的惨状,也可借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着装、生活、工作、环境、思想无一不装在套子里的夸张描写凸显人物的特殊性。《鸿门宴》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刻画梁任公谦逊而自负的形象。《包身工》典型场面的描写。议论文当可借鉴《劝学》清晰流畅的论述思路,《游褒禅山记》的缘事议理之法,《拿来主义》比喻论证之法,《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中段首中心句使分论点一目了然之写法。而这些课文中的故事、人物、理论、名言、哲理、情怀、意境又成为了写作丰富多样的素材,阅读本身就是积累,积累得越多,素材越丰富,写作的空间就越大,思路就越畅快,内容就越丰富,语言会越精彩,立意会越高远。
要形神兼备的模仿借鉴,必须要仔细认真地读,领会其精髓,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巧成拙,得不偿失,所以,为写则促进读,为写好则促进精读。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精读、分析、鉴赏,领会并积累,则可用以帮助写作;当学生写作遇到阻碍和困难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回过头来再读、再品、再揣摩、再借鉴,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峰回路转、豁然开朗,至少可以依葫芦画瓢,丰富自己的语言与内容、提高自己的立意与主题、清晰自己的思路与篇章结构,借鉴模仿多了,为质变打下量的基础,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两个重要内容,也是两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一读一写是熔于一炉的整体,解读文本与创写文章应融为一体。读写一体化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做法;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实践;既是一种追求,又是一种过程。惟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努力,不断适应新的变化,树立读写一体化的教学观,这条由古代先贤们开创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