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花
穿越海峡的母爱
□杜冬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8年,兵荒马乱,18岁的松林在砍柴的路上被抓了壮丁,从此没了消息。
每年的中秋节,母亲总要为松林摆上一副碗筷,她相信她的儿子还活着。因为冥冥中她时常能听见儿子的声音,听见他一声声喊娘。没有人相信,大家都认为她是想儿子想得出现幻听了。
1988年,一封来自台湾的信几经辗转到了松林的老家,小小的村子轰动了。松林来信了!喜讯瞬间传遍全村。捧着大哥寄来的信和相片,松林的弟弟妹妹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大哥真的还活着,全家人欣喜若狂。
两年后,阔别家乡四十余载的松林回来了,当年的毛头小伙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而他记忆中温柔年轻的母亲也成了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小脚老太太。松林跪在娘的面前,泪流满面:“娘啊,不孝子回来了……”
松林告诉娘,那年,他被抓壮丁去了台湾,一年又一年,眼看着回家的希望成了泡影。他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然而,冥冥中他似乎听到了娘的声音,娘在跟他说话,在一遍遍喊他回家。“娘,等着我,我一定要回家!”就是这样一个信念支撑着他熬过了一天又一天。
回家探亲的日子里,腿脚已不灵便的松林每天都要上山砍柴,然后,就像娘无数次在梦里梦到的那样,背着一大捆柴笑眯眯地回到家。他就用这样的方式一次次为母亲圆梦。40年了,儿子砍柴终于回来了。当院子里的柴堆成了小山,离别的日子也来临了。松林要回海峡那边的家了,这一别,相聚又不知何年。母亲心里万般不舍,却强忍泪水反复叮嘱儿子:“在那边,好好过日子,不要想娘,只要你能好好地活着,就是对娘最大的孝敬。”
母亲一天天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对儿子的思念也与日俱增。她常常一个人站在松林砍来的柴堆旁,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一站就是老半天。儿女们想写信告诉哥哥,让哥哥回来,母亲阻止了他们。再后来,她病倒了,清醒的时候,她一遍遍嘱咐守候在身边的家人,不要把她生病的消息告诉松林。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也一定不能让松林知道,让他在那边有个盼头,安心地过日子。家人遵从了她的嘱托,在给大哥的信中,隐瞒了母亲病重的消息。
母亲要走了。最后时刻,对儿子刻骨铭心的思念还是战胜了理智。母亲走得很艰难,她迟迟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在等着远方的儿子。
母亲最终没能等回儿子,那天晚上九点二十分,老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随即两滴凄泪滑下了脸庞……屋子里顿时哭声一片,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不知道,远在台湾的松林家中,正发生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母亲过“三七”的那天早晨,一家人带着祭品正要去上坟祭拜,一打开门,所有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门外,站着风尘仆仆的松林和他的儿子。松林的妹妹哭着迎上前:“哥—咱娘她……”松林望着她,一字一句地说:“我知道,娘走了。娘是六月初二晚上九点二十分走的,娘走的时候穿着宝石蓝的绸缎寿衣……”大家都愣了,松林说的分毫不差,然而,他是怎么知道的?
接下来,松林给大家讲了母亲去世当晚发生的奇异一幕。
那天晚上,毫不知情的松林和妻子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九点左右,他突然感到莫名的心慌,那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让他坐立不安,而且,心里难受得直想哭。他没心思看电视了,告诉妻子,他不太舒服,要先睡了,就回到卧室。松林正在低头铺床,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一抬头,就见娘站在他的面前,着一身宝石蓝的绸缎新衣,站在床头,慈祥地看着他。松林惊呆了,他揉揉眼睛再看,真的是娘,娘一如从前那般温和,微微笑望着他。“娘,娘—”松林颤声叫起来。娘的影子瞬间不见了,松林呆立片刻,下意识地望望表,九点二十分。顿时,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刚刚看到的娘,身上穿的分明是寿衣啊,他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一颗心直至坠入深渊。娘走了,一定是娘走了!娘是来跟他告别的,刚刚看到的,分明是娘的灵魂啊。一时间松林如万箭穿心,痛彻肺腑,跪倒在地上失声痛哭……
松林说着说着,泪流满面,大家都哭了,每个人的心都被松林的讲述震撼了,每个人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吗?那一夜,小脚的母亲的灵魂是怎样跋山涉水,穿越海峡,到了那个她从来没有到过的遥远的地方?只因为那里有她魂牵梦绕的孩子。
也许,这无法解释的一切,只能用伟大的母爱来诠释吧。
(原载《新聊斋》2014年第3期 北京赵晴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