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该怎样读书

2014-11-17 02:24林振宇
月读 2014年4期
关键词:读书精神

◎ 林振宇

中国人应该怎样读书

◎ 林振宇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者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高希均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二战时期,英国伦敦遇到德军的空袭,很多房子被炸塌了,有一处图书馆也已倾颓,地面满是尘土和砖石。然而,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几位穿着得体的英国男人,竟然不顾敌机刚刚离去,钻进图书馆的废墟,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然后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我们听说英国男人素有绅士风度,在上面这幅画面中,我们从他们读书时流露出的神情上可以看得出来。英国人酷爱读书,就像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英国人的家里,书是必备的。英国人认为,读书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儿,在朋友高谈阔论时,如果谁没读过某本畅销书,谁就会觉得很尴尬。可见,他们读书没有那种功利色彩,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习惯。

去过俄罗斯的人都会注意到,无论是在候机大厅、车站、码头,还是在公园、地铁,处处可以看到手捧书读的俄罗斯人,成为这个民族独特的一道风景。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汉扑在面包上。”或许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和面包同等重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

反观中国人读书,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功利心太重,他们总是抱着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就好比你写诗、写文章,有人会问你,这有什么用?你若告诉他,只是喜欢而已,没有什么用。那人听了就会摇头,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你,或许还会说,有闲时间干啥不好。如果你和他说,写东西能赚稿费,还能出名呢!那人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赞许地说,有头脑啊,这年头琢磨挣点儿钱才是正事儿。读书的情形亦是如此。

就说古人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之所以这么执著地读书,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只是为了当官、做“人上人”才经年累月埋头苦读。一次考不中就考二次、三次……有的人甚至考白了头,直到考不动了,才很不甘心地放弃。《聊斋志异》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一生热衷于科举,他19岁成为秀才,以后的几十年里都在考试,却名落孙山,直到72岁才成为贡生。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也是读书人的一个典型。他追求功名利禄,20岁起屡试不中,直到54岁才得了个秀才。后来,当范进得知他真的中举,不承想他却疯了!

今天的中国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和老师都会向他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找份挣钱多的好工作。”中国人读书似乎就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份好工作。

社会的现实也让我们意识到,倘若没有文凭,没有这块“敲门砖”,即使你多么有才能,也会被许多门槛无情地挡在外面。而在诸多的职业中,公务员备受大学生们的青睐,全国各地每年报考公务员,都会出现异常火爆的场面,竞争之残酷,非亲历者是无法感受到的。

中国人读书往往来自外界的诱惑,如“千钟粟”“颜如玉”“黄金屋”等等,一旦得不到,则会高呼上当。因此,中国人读书大多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而以色列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知识和智慧,爱好读书是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据说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一个风俗,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让孩子边看书边舔食。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头脑中有一种“书是甜蜜的”意识,自觉地爱上书籍,并在阅读的快乐中成长。

那么,中国人应该怎样读书呢?就心态和动机而言,中国人应该走出读书的误区,培养一种平和、超脱的气度,少一些急功近利,将读书视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

一个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当他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他就会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而读书则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又满足了我们的这个需求,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丰盈起来。

其实,纯粹的读书无关名利,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它就像精神的面包,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读书则可以强大我们的精神。一个人,即便骨骼健全,倘若精神上有缺陷,也很难说他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而读书能够弥补其不足。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如何拥有智慧、文明和伟大?所以,中国人应该把读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中国人热爱读书,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选自《人民文摘》201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读书精神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精神长相”需要呵护——“精神美丽”才是真美
拿出精神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