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改革的历史反思

2014-11-17 02:24戴逸
月读 2014年4期
关键词:改革者变法改革

◎ 戴逸

戊戌改革的历史反思

◎ 戴逸

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戊戌变法以来,中国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遇到了许多风风雨雨,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段漫长的路程,值得我们回顾和反思。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志士们提出的改革目标是要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他们的愿望和理想和今天有许多共同点。他们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是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改革政治,实行开放,也有不少和今天共同的地方。康有为写了一本《大同书》,毛泽东主席批评他没有找到一条到达大同世界的路。我们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但要实现这一理想,还要走很漫长艰苦的路程。

我们通常把戊戌变法的失败归因于反动派的破坏,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这样说当然是不错的,但还不能非常透彻地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应该挖掘到更深的层次。试问: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和袁世凯,戊戌变法是不是就能够一帆风顺,抵达胜利?事情看来还不那样容易,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问题在于:旧中国存在着阻碍改革的强固的社会基础,在这一基础上生长着保守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心理。慈禧太后和袁世凯都是这一盘根错节的社会基础的产物和代表。如果没有社会基础,顽固派是发挥不了那样强大的破坏作用的。铲除几个人比较容易,铲除阻碍改革的社会基础就要困难得多,要有几个世代的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面对着戊戌改革以及今天的改革开放,我们不禁要问:改革是如何发生的?一个社会在什么情况下会使改革起步?改革应该依靠什么样的力量?如何勾划出改革的蓝图并付之实施?在改革的道路上会有多大阻力,多少困难?怎样采取措施减少阻力?怎样使改革胜利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教训,加深认识。

改革是一种社会需要。当社会矛盾尖锐、各种弊端滋生、社会难以正常运转和发展时,才会唤起改革的意识和改革的行动。一部分先进人士最先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他们集合起来,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戊戌变法就是这样,这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下产生的一种社会需要,是由康有为等人发动并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政治运动。所以,社会矛盾的尖锐和先进分子的觉醒、集合就能使改革启动。但是,改革的进展和成功取决于更加复杂的因素。

改革要有广大群众的支持

改革的成功要有相当多人的支持,这就一定要制定改革的理论、纲领,并广泛宣传,让群众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步骤,吸引群众,投身到改革中去,为之奋斗。改革运动的领袖总是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智力高超,能够以创造性的理论教育群众,使群众围绕改革,产生强固的凝聚力,并能以自己的洞察力烛照改革前途上的困难,带领群众前进。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学识高深,写了许多著作,从各方面阐明了改革运动,他们提出了当时所能提出的较好的主张。遗憾的是,他们的理论并不成熟,对中国情况和改革运动的规律所知不深,特别是他们所能影响的群众范围还很小,只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吏,因此在政治舞台上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他们虽然说服了光绪皇帝来支持改革,但和顽固派较量,力量对比仍然悬殊。当时,广大人民没有文化知识,处在社会底层,维新派做不到对他们联系和进行教育,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处在变法改革的圈子之外,对变法不是一无所知,就是漠不关心,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支持改革。因此,反对改革的势力大大超过了支持改革的势力。戊戌变法也就不能不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后,梁启超痛定思痛,写了一篇《新民说》,要与民更始,从老百姓的启蒙教育做起;孙中山以后也懂得要“唤起民众”,“扶助农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更是努力发动群众,注意依靠群众。民主革命胜利后,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又一次讲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唤起民众,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改革的理论武装他们,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民众中焕发出认同、团结、奋发、拼搏的精神,才能破除阻力,使改革乘风破浪,迅速前进。

改革要在稳中求进

改革是个渐进过程,是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对现存事物不必要、也不可能使之在一夜之间全部改观。改革不是用暴力行动一举摧毁旧秩序,而是通过和平的、民主的、有计划的步骤,促进新旧体制的交替,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最佳的改革方案是使社会不发生剧烈震动,而又使社会成员不断受益,使改革在一个安定而宽松的气氛中持续进行。有时候,改革也会带来一时的经济衰退、生活下降和政治动乱,一定要把损失和动荡控制在一定范围,减少到最低程度。改革者当然不能因暂时困难和挫折而惊慌失措、动摇退却,但又要充分重视困难,实事求是地估计社会的承受能力。改革措施如果引起剧烈的动荡,并使很多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总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改革的目标和构想是远大的、雄心勃勃的,而每一改革的步骤和具体政策必须审时度势,十分谨慎小心,切勿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不可能大有作为的情况下,却开出了许多空头支票,高喊“大变”“速变”“全变”,要求几年之内“大见成效”。百日维新期间,诏书频颁,新政繁多,像雪片似的下达,企图百废俱举,一步登天。有些改革措施,固然十分必要,但涉及很多人的生计利益,就要谨慎从事,例如,精简衙门,裁撤冗官,停止科举考试,将各地寺庙改为学堂,这些无疑都是正确而必要的政策。但是不作准备,不分步骤,不对有关人员做出妥善安排,贸然颁发一纸命令,强制进行,不但不能生效,反而在许多官吏、僧道和知识分子中引起疑虑和恐慌,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对改革实无益而有损。

执行改革者的品质和行为十分重要

进行改革是为人民、为社会谋利益,不是为改革者、执行者自身谋利益。执行改革的政府官员为政清廉,公平执法,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富有献身精神,才能给改革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敬服和拥护。改革的失败常常和执行改革者的品质和行为联系在一起。营私结党、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是改革的腐蚀剂,最容易败坏改革的声誉。所以,树立廉政,整肃政纪,使弊绝风清,是改革成败之所系,决不能掉以轻心。戊戌变法中,顽固派攻击维新派夤缘隶进,馈礼不绝,宾客盈门,车水马龙。“今日一袍料,明日一马褂料。今日一狐桶,明日一草上霜桶”(章太炎《革命道德说》)。维新派的行为不自检束,遂授人以口实。康有为逃亡海外期间,也有滥用和挥霍华侨捐款的行径。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其方向和目标都是正确的,但变法阵营内麇集着像吕惠卿、蔡京这样的腐败分子,给变法抹黑,而反对变法的阵营内反而有大批正人君子、学者文士,如司马光、程颢、程颐、苏轼等人。这样,王安石变法就难以得到社会的信赖和支持,这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防止改革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被扭曲

改革的方向、目标、政策即使是好的,但观念上的东西一旦接触实际,可能扭曲变形,“橘逾淮而为枳”,什么样的土壤中只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改革者不但要制定政策,而且要反复估量政策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并且要监督其实施,形成一套信息反馈机制。有时,一种很好的创议和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各种力量的拉曳,会变得面目全非,好事反而变成坏事,政策实施的后果会使政策的制定者大吃一惊,大出意外,变成不是原来所设想的后果。戊戌维新派主张编练军队,想不到帮助了军阀的兴起;他们鼓吹立宪政治,想不到十年以后却在宪法的招牌下出现了皇族的集权。有时候,一种政策措施要在较长的时间中才能显示出或正或负的效应。

当然,戊戌变法中可以研究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很多,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总之,我们要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研究改革的规律、改革的理论。从过去和今天的实践中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教训,加深对改革的理解,以促进当前的改革。

(选自《皓首学术随笔——戴逸卷》,中华书局,有删节。作者为著名清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改革者变法改革
徙木立信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徙木立信
向改革者致敬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
如何创造环境, 让改革者“有为”
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