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以及血液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ITP患者52例,根据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型组(AITP组,21例)和慢性型组(CITP组,31例),分析IT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液检验指标特点。 结果 AITP组的男性发病率为57.1%,显著高于CITP组的22.6%;平均年龄为(20.6±11.6)岁,显著低于CITP组的(47.1±3.6)岁;皮肤黏膜出血率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85.7%、42.9%,显著高于CITP组的71.0%、25.8%;PLT以及Hb均显著高于CITP组,而PAIgG显著低于CITP组(P<0.05)。 结论 ITP患者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特点,且急慢性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早期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以及病情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临床特点;血液学指标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020-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ITP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从而产生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生成障碍,导致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减少,最终引发出血症状[1]。临床将ITP分为急性型(AITP)以及慢性型(CITP)两种,该研究对比分析了2009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急慢性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嗲按以及血液学特征,以期为临床针对性地实施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门诊及住院ITP患者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在2~68岁之间,平均为(33.6±6.1)岁,肝肾功能均正常,血小板计数(PLT)在×10910~80×109/L之间,平均为(30.3±2.4)×109/L。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分为AITP组和CITP组,AITP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20.6±11.6)岁,3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CITP组31例,男7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47.1±3.6)岁,4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1.2 方法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发病诱因、症状以及体征。测定两组患者的PLT、血红蛋白(Hb)、血小板相关抗体G(PAIgG)等。①PLT、 Hb的测定:患者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抗凝剂为EDTA-K2,采用SYSMEX SF-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仪器及配套试剂均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测定。②PAIgG测定:常规制备标本,以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血小板表面相PAIgG的测定,仪器为上海永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SM800型酶标仪以及配套PAIgG试剂盒,同时采用标准液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经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年龄及性别比较
AITP组男12例(57.1%),女9例(42.9%),年龄在2~41岁之间,平均为(20.6±11.6)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年龄为(20.1±18.8)岁(2~40岁),女性平均年龄为(23.3±10.6)岁(11岁~41岁)。CITP组31例,男7例(22.6%),女24例(77.4%),平均年龄为(47.1±3.6)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0.1±18.2)岁(23~66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0.1±18.3)岁(22~68岁)。两组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TP组的总体平均年龄显著低于CI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不同性别患者的平均年龄配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发病特征比较
AITP组21例患者中,9例(42.9%)的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12例(57.1%)其他,包括乙肝、腹泻以及慢性胃炎等。CITP组31例患者中,8例(25.8%)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23例(74.2%)其他,包括乙肝、腹泻以及慢性胃炎等。两组患者的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比较
AITP组皮肤及黏膜出血以及面色苍白发生率显著低于CI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肿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比较[n(%)]
2.4 两组血液检查结果比较
AITP组的Hb均显著高于CITP组,而PLT以及PAIgG显著低于CI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检查结果比较(x±s)
3 讨论
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先驱感染、细胞凋亡、体液及细胞免疫异常、细胞因子水平异常等均与ITP的发生与发展有关,目前主要认为机体自身血液循环之中具有抗血小板抗体所致。当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结合后,吞噬系统可将血小板吞噬并破坏,导致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2]。IT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粘膜出血且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且存在成熟障碍,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减少[3]。基于上述特征,患者在出血时如不及时控制将危及生命。
ITP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两种类型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4]。该研究结果显示,AITP的发病年龄多较小,且男女发生率较为接近,患者多存在感染病史,该组患者有42.9%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AITP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出血症状,但多表现为轻中度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或者粘膜出血,极少数患者伴有内脏出血,病程较短,其PLT减少程度与其出血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5]。AITP患者的PLT减少程度较为严重,该组患者的PLT平均水平为(19.8±2.2)×109/L,较CITP患者显著更低。而CITP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更大,多见于16岁以上人群,且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该组中女性发病率(77.4%)约为男性发病率(22.6%)的3.4倍。其原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因雌激素对血小板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其可增强机体脾脏吞噬系统对于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以及抗体结合作用,故更容易发生ITP[6]。相比于AITP,CITP患者具有感染病史较少,该组有25.8 %存在上呼吸道感染。
虽然AITP与CITP之间在临床特征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但两者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即自身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免疫紊乱是ITP的重要发病机理以及诱因[7]。该研究结果显示,AITP患者多存在上呼吸道感染,但感染以后PLT剧减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通常情况下,ITP在病毒感染后约2周即可发病,但并非病毒感染直接引发ITP,而是病毒感染过程中介入免疫机制所致[8]。目前,临床研究发现,AITP患者的诱因中肺支原体感染所占比例也逐渐提高。而CITP患者的发病诱因多较为隐匿,大部分患者在发病之间无明显的诱因,这一点与AITP患者差异较大。此外,CITP发病机制多于细胞免疫功能失调、自身免疫、遗传因素以及雌激素含量等有关[9]。
出血以及PLT减少是ITP患者最常见的血液学表现,通常情况下,患者的血小板多是经由骨髓巨核细胞胞浆之中破解而出的无核细胞,全身约有1/3的血小板在脾脏内滞留,且能够与外周血小板交换[10]。T淋巴亚群对于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抗体具有精确调控作用,但ITP患者机体内T淋巴细胞对于B淋巴细胞所具有的控制作用将显著降低,而B淋巴细胞高出正常水平,其合成IgG能力也较健康人要高5~6倍左右,且血小板抗体也更多,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功能也将受到进一步损伤,从而加重PLT减少[11]。当PLT低于40×109/L时即可导致出血。AITP与CITP患者的PLT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研究结果显示,AITP的PLT水平显著低于CITP。可能是由于CITP的病程比较长,其体内血小板抗体的累积量相对较大,导致血小板长期受到持续性破坏。此外,该研究资料显示,AITP患者的PAIgG含量相比于CITP患者显著提高,认为PAIgG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故检查PAIgG水平对于IPT的诊断及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综上,充分了解ITP患者的临床特征、患者的家族出血史、用药史、感染史,检查血液学指标等,对于早期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以及病情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30(9):647-648.
[2] 赵永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5):517-521.
[3] ZHENG Min,林希平.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8):727-730.
[4] 王娜,柴忆欢,何海龙,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3):210-213.
[5] 武国霞,韩静,韩洁,等.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至慢性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9):792-795.
[6] 王金慎,韩月芹,魏丽夏,等.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3):214-216.
[7] 周文营,董慧敏,陈洪平,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及其意义[J].广东医学,2012,33(7):977-978.
[8] 潘艳莎,贾苍松,陈婷婷,等.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1例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5):1175-1177.
[9] 李文婷,杨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5):621-623.
[10] 刁翔文,刘凌,黄明礼,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5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6):63-66.
[11] 丁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7):722,724.
(收稿日期: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