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云祥
“上善课堂”的由来及模式
双江小学因汇聚两江(长江、澎溪)精华而得名,注定与水有着不解的因缘。因此,学校以“水”为载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并提出打造“先学后教、形散神聚”的“上善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自学为主”。也就是要以学的方式定教的方式,以学的内容定教的内容;以学的进度定教的进度。增强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
“形散神聚”。“形”指形式或方法;“神”指内涵或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课型、学段和教学风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上善课堂”。如果说“先学后教、形散神聚”教学方法,是从课堂教学改革技术层面上做的研究的话,那么,“上善课堂”则是从学生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方面做的有益的探索。
“上善课堂”模式总体目标
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的。努力构建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善课堂”模式指导思想
以新教育教学理念为前提,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上善课堂”模式的要求
从“无准备”到“有准备”的学习。当前课堂教学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是毫无准备的,即使有准备,也是肤浅的。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削弱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
做到从“完成”到“交往”的过渡。“上善”课堂是以“交往”为核心的教学互助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一般课堂存在的师生交往,更有平等互助的生生交往。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其他的同学合作、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
落实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如果将知识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尽量获取,只能算“有效”。如果能够“四两拨千斤”,寻找到学习的核心之处加以点拨,这样的教学才称之为“高效”。“上善”课堂既重视知识掌握的结构程度,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反思,达到学生能自我先学的过程。
“上善课堂”模式的操作流程
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教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生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学习教材、紧扣教学目标、注重分层学习、教师指导学习方法等步骤,完成导学案的编写。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从高效课堂上来讲,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习小组已经代替班级成为学校最基层的单位。我校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班级学习小组;结合我校校园“水”文化主题,建设小组文化;建立竞争机制,开展小组长培养;评价、评比双管齐下,反映组员特点。
“三段六步式”课堂教学组织结构。一段:善引(2分钟)
一步:始善明(2分钟):开始上课要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质疑提出自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段:善学(8+5=13分钟)
二步:学善思(8分钟)。自学时学生要善于思考。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训练目标。
三步:兵善助(5分钟)。学生之间要养成相互帮助的习惯。发挥“兵”带“兵”作用,学困生保证完成基础性的问题,在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掌握较深层的问题。
三段:善为(15+6+4=25分钟)
四步:引善觉(15分钟)。教师的引导要让学生明白道理。各小组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学习成果,尽量扩大参与面,把较简单的展示任务交给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五步:识善用(6分钟)。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要能够会运用。通过当堂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梳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当堂积累和运用。
六步:拓善创(4分钟)。拓展训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根据学情的需要,教师适度进行应用性拓展训练,使所学新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课后反馈、反思。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及时检查、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重庆云阳县双江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