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运动疗法治疗前后的肌张力分析

2014-11-15 22:31刘杨
中外医疗 2014年21期
关键词:运动疗法肌张力脑卒中

刘杨

[摘要]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疗法治疗前后的肌张力进行分析。 方法 该研究的临床研究对象为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脑卒中患者,共100例。研究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各50例的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而对照组成员治疗方法比较常规。主要是对这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早期康复综合指标、肌张力等等进行相关观察与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肌张力以及早期康复综合的指标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个小组在治疗后,肌张力以及康复综合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肌张力以及康复综合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 脑卒中;运动疗法;肌张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056-02

作为极其容易导致人类死亡的3大疾病之一,脑卒中在老年人疾病中比较普遍,在临床上的致残率很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对于脑卒中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运动疗法的引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疗法治疗前后的肌张力进行分析。该研究的临床研究的对象为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临床研究的对象为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0例。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有23例和77例,年龄范围是34~81岁,而患者的平均年龄则为51岁。其中有55例患者存在脑出血,有58例患者存在脑梗死,有57例患者存在左侧偏瘫,有51例患者存在右侧偏瘫。所有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均为首次发病患者。患者不存在言语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研究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各50例的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在进行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比较常规,为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主要进行抗凝、血压控制以及微循环改善治疗,脑出血患者采用脱水治疗、止血治疗以及降低颅内压治疗。

1.2.2 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 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法增加运动治疗法,具体内容如下。

①指导患者良好肢体位置的摆放,上肢需要处于伸展状态,而下肢屈曲,避免肢体关节出现偏瘫痉挛的状态。

②指导患者在床上做四肢运动,主要有被动运动、主动运动。

③转换患者上体位,使得可以站立的患者实现坐位、卧位和站位之间的转换。另外,还可以实现椅位和床位的转换。

④指导患者做好步态、平衡与台阶上下等训练。

⑤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指导,主要包括进食、穿衣和排便等方面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应该2次/d,而且每次的时间应该是30~40 min。另外,这些训练的强度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这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早期康复综合指标、肌张力等等方面进行相关观察与比较。肌张力主要包括低、高以及正常3个等级。神经功能主要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进行评定,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FMA)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该临床研究的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主要通过SPSS12.0软件来实现,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肌张力比较结果

由表1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其肌张力没有显著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小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肌张力相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程度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早期康复综合指标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早期康复综合指标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小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早期康复综合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程度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在治疗方法上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还需要结合运动疗法进行干预[1]。在现代康复理论上,一般认为,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在功能以及结构上具有重塑性,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神经元的重生。在临床上,将运动疗法引进治疗工作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2]。

脑卒中患者在脑部受损后,常见的症状是肌张力增高,其主要原因与以下3点有关[3]。

①患者在发生脑卒中后,较弱的肢体在完成某一个动作的过程中,由于肌群活动失衡,比如上肢肱二头肌张力的上升,导致肱三头肌张力下降[4]。

②患者因长时间不运动,导致患者局部肌群以及周围软组织缩短,对关节正常运动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比目鱼肌如果缩短,会对患者髋关节以及踝背屈的伸展运动造成阻碍[6]。endprint

③患者因受到环境的影响所致,比如患者在长期依靠轮椅的情况下,导致下肢屈肌缩短[7]。

相关研究显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疗法干预,能够降低和预防这些继发适应行为的出现,对患者的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同时在神经以及日常生活功能上,运动疗法也具有很好的成效,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医治时间[5]。在该研究中,该院将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组来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法增加运动治疗法,可以产生较佳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后肌张力与早期康复综合指标等可以得到显著改善,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程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时,采用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应该得到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倪朝民.脑卒中不同恢复时期的康复治疗[J].安微医学,2009,30(12):137-138.

[2] 钱晓平.不同针刺频次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29(1):9-10.

[3] 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22-424.

[4] 靳彦雪.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与体位关系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3):133-134.

[5] 陈岚榕,吴加勇,林志城,等.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25例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1,4(1):203-204.

[6] 孙玉粉.运动疗法在肩凝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1,3(8):111-112.

[7] 魏小利,李永强,杨金锁,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2,3(2):186-187.

[8] 杨晓汝,殷园园,李彤,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6):99-100.

[9] 晁志军,朱振丽,葛志华,等.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1(4):54-55.

(收稿日期:2014-04-20)endprint

③患者因受到环境的影响所致,比如患者在长期依靠轮椅的情况下,导致下肢屈肌缩短[7]。

相关研究显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疗法干预,能够降低和预防这些继发适应行为的出现,对患者的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同时在神经以及日常生活功能上,运动疗法也具有很好的成效,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医治时间[5]。在该研究中,该院将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组来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法增加运动治疗法,可以产生较佳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后肌张力与早期康复综合指标等可以得到显著改善,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程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时,采用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应该得到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倪朝民.脑卒中不同恢复时期的康复治疗[J].安微医学,2009,30(12):137-138.

[2] 钱晓平.不同针刺频次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29(1):9-10.

[3] 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22-424.

[4] 靳彦雪.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与体位关系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3):133-134.

[5] 陈岚榕,吴加勇,林志城,等.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25例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1,4(1):203-204.

[6] 孙玉粉.运动疗法在肩凝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1,3(8):111-112.

[7] 魏小利,李永强,杨金锁,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2,3(2):186-187.

[8] 杨晓汝,殷园园,李彤,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6):99-100.

[9] 晁志军,朱振丽,葛志华,等.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1(4):54-55.

(收稿日期:2014-04-20)endprint

③患者因受到环境的影响所致,比如患者在长期依靠轮椅的情况下,导致下肢屈肌缩短[7]。

相关研究显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疗法干预,能够降低和预防这些继发适应行为的出现,对患者的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同时在神经以及日常生活功能上,运动疗法也具有很好的成效,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医治时间[5]。在该研究中,该院将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组来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法增加运动治疗法,可以产生较佳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后肌张力与早期康复综合指标等可以得到显著改善,而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改善程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时,采用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应该得到推广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倪朝民.脑卒中不同恢复时期的康复治疗[J].安微医学,2009,30(12):137-138.

[2] 钱晓平.不同针刺频次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29(1):9-10.

[3] 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22-424.

[4] 靳彦雪.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与体位关系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3):133-134.

[5] 陈岚榕,吴加勇,林志城,等.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25例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1,4(1):203-204.

[6] 孙玉粉.运动疗法在肩凝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1,3(8):111-112.

[7] 魏小利,李永强,杨金锁,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2,3(2):186-187.

[8] 杨晓汝,殷园园,李彤,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6):99-100.

[9] 晁志军,朱振丽,葛志华,等.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1(4):54-55.

(收稿日期:2014-04-20)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动疗法肌张力脑卒中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推拿与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请您诊断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