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选择问题刍议

2014-11-15 03:03孙国庆
文教资料 2014年20期
关键词:中职职业家长

孙国庆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选择问题刍议

孙国庆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选择专业应遵循参与性、兴趣性、适应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原则,从了解专业、认识自己、理性选择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专业选择的方法,同时对学校怎样为学生选择专业创造条件给出了建议。

中职学生 专业选择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建议

在我国,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实施教育分流,其中部分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首次面临专业选择。专业选择是否合适,将直接关系学生在校学业的完成情况,决定学生今后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的职业领域,可以说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一、存在问题

1.家长包办。大多数中职生对于专业没有概念,对于如何选择专业、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缺乏认知,更没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完全由家长主导、代替或包办决定,学生基本不参与。

2.追求热门。有些中职生事先也会对专业进行初步了解,看看哪些专业是当下比较“热门”或“流行”的专业,作为自己选择专业时的首选,千方百计地往“热门”专业挤,如近几年先后出现的会计、计算机、数控、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报读热潮就是这种问题的集中体现。

3.盲目跟风。部分中职生在选择专业时还会把同学、邻居、身边熟人所选择的专业作为自己选择专业的依据,人家选什么专业,他就跟风报读什么专业,对该专业缺乏深入了解。

4.城乡差别。城市与农村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体现出明显差别,城市学生一般选择职业环境较好的专业,如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公共管理类专业;农村学生一般选择就业相对容易,或者薪酬较高的专业,如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交通运输类等。

5.学校制约。中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还受到学校的制约,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决定了专业招生名额有限,各专业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在学生录取时实行高分优先、录满为止的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职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

二、原因分析

1.学生层面。一是该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育,受年龄、经历、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对专业、职业缺乏基本概念和了解,对家长存在比较严重的依赖倾向。二是就读中职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少数学生甚至抱着到学校混日子的态度。三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缺乏准确认识,对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缺乏应有的思考。

2.家长层面。一是某些家长与子女缺乏交流沟通,对子女了解不全面,包括对子女的学习基础、薄弱环节、学习潜力、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个人意向等没有清晰的了解,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读职业类学校是无奈的选择,作为权宜之计。二是家长对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和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专业学习的内容、今后从事的职业方向等了解不深入,停留在专业名称的字面理解,专业选择缺少有效依据。三是理想化的矛盾心理作祟,既要好就业,又要就业好,还舍不得子女吃苦,希望子女今后从事工作轻松稳定、环境舒适、薪酬又高的职业。

3.学校层面。学校在确定专业招生计划时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用人单位需求和学校办学资源等多种因素,招生计划明显带有名额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录取学生时一般通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往往很少考虑其他因素,这种唯分数的现象看似平等,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不一定合理。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招生难,学校考虑专业生存和教学资源利用等因素,往往将服从专业调整的学生安排到“冷门”专业,造成学生“被”服从。

4.社会层面。社会对中职生选择专业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有高低之分,甚至对某些职业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二是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冲击,造成在专业选择时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三、对策建议

(一)学生与家长专业选择的原则

1.参与性原则。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中职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阅历不足,但他们是学习和今后就业的主体,在选择专业时,家长应该是个参谋的角色,要带着子女一起了解专业情况,让子女全面参与专业选择的过程,充分听取、尊重他们选择专业的意见。

2.兴趣性原则。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学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生在选择专业时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可能优先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或者相近的专业就读,但要防止绝对化,兴趣至上的倾向。

3.适应性原则。中职校的不同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必须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身体条件是否基本符合这些要求,如果自身条件与专业要求相适应,学起来就会相对轻松,比较容易成功,反之就会造成学习困难,甚至完不成学业。另外,学生的性格特征、职业潜能对专业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因此还要考虑这些方面是否与所选专业相适应。

4.发展性原则。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就业教育。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对专业的就业前景作出判断,从包括社会的需求、就业的领域、产业的变化、行业的发展、薪酬回报等方面进行预估,辩证地看待这些方面的变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可塑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专业。

(二)学生与家长专业选择的方法

1.了解专业。首先,认真阅读招生简章,对学校和专业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初步筛选出若干有意向的专业。其次,就要走进校园,进入实训场所,实地考察学校的办学情况、办学实力、生活设施等,有针对性地了解专业教学现状及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向学校招生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或该专业学生进行咨询,听取意见建议。再次,要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解所筛选出的专业今后的就业领域、就业状况及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信息或资料,也可以到相关企业了解情况,甚至可以向社会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寻求帮助。

2.认识自己。准确分析自身条件是合理选择专业的必要基础。在全面深入了解专业的同时,学生要对自身的条件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认识真实的自己,家长也要对子女的状况有客观的认识,主要包括初中阶段的学业基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身体条件、性格特征和发展潜能等方面的状况。

3.理性选择。在全面深入了解专业和准确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理智判断,是合理选择专业的关键。家长应和学生一起,对收集的资料、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研究分析、权衡利弊、比较得失,在初步筛选出的专业中排除一些明显不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对剩余的专业进行排序,得出选择专业的优先顺序。

(三)学校为学生专业选择创造条件

1.转变观念。《教育法》规定学校应“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学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服务学生应从学生选择专业开始,为学生合理选择专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如提供详细的专业介绍,安排工作人员或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开放实习实训场所,为学生和家长实地参观了解学校和专业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2.改革办法。中职校应参考部分高校的做法,积极创造条件尝试按专业大类招生,在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再选择确定具体专业。没有条件实施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校,要构建学生转专业的通道,规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条件和实施办法,还可以实行专业主辅修的办法作为补充,改变过去那种一次选择定终身的做法。学校要积极争取实行自主招生,不把学生的考分作为学生选择专业的唯一条件,而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

总之,中职学生的专业选择既重要又复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非易事,学生与家长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正确的方法。学校和社会也应主动转变观念,改革创新,为学生合理选择专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1][美]劳伦斯·沙特金,等.看性格选专业[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2.

[2]杨聪聪.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D]. 2008,(03).

猜你喜欢
中职职业家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