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涛
随着社会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优生优育”一直属广大妇产科学中倡导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而新生儿出生缺陷也属此课题最大的绊脚石。胎儿窘迫则是一种常见于孕妇中的产科疾病, 发生率较高, 胎儿在子宫中缺氧是主要原因, 对产妇的生存质量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2]。因而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意义重大, 在当前产科常规分娩手术中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是最重要的两种手术方式[3]。为探讨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更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以本院患者为资料进行探讨, 寻找最优分娩方式,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生产的足月妊娠产妇100例, 宫口开全时均诊断为胎儿窘迫, 以之为资料进行研究。该100例产妇均为初产妇, 且年龄均在40岁以下, 资料选取前已排除有出血倾向、出血性疾病以及过敏体质者, 且均无严重肝肾等功能障碍, 符合相关资料中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标准, 每组有患者50例, 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00例产妇宫口开全时出现胎儿窘迫, 50例采用剖宫产术终止, 50例采用胎头吸引术, 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阴道助产组。见表1。
表1 两组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现今临床中, 各类新生儿出生缺陷一直被认为属困扰广大妇科领域的难题之一。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即临床上常称肺透明膜病, 属一种较为常见且典型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症。其病症主要是因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出现缺乏以及肺内形成透明膜从而导致发生肺功能障碍引起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及呼吸衰竭症状。且此症起病急, 发病率高, 属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此病也是造成临床孕妇尤其是足月临产时出现危险的重要疾病, 一旦未得到及时处理,胎儿乃至产妇的生命安全则受到威胁, 且胎儿窘迫后常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现象, 很容易造成胎儿脑部由于缺氧受到损伤,造成智力障碍甚至脑瘫[4], 因此首先需要做的是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据当前研究, 临产时胎儿在宫内缺氧是该病的主要病因, 其诱发原因主要包括产妇、脐带以及胎盘的因素。若母体本身具有心脏病、高血压以及高热不退以及严重贫血等心血管及血液疾病, 或临产时血压急剧升高, 均可能导致血量不足, 继而使胎盘供氧不足, 造成胎儿窘迫的出现。其次,若过期妊娠, 或临产时产妇出现胎盘早剥, 都会影响胎盘营养输送及供氧功能, 造成胎儿供氧不足。此外, 临产时或妊娠过程中, 产妇脐带异常也是诱发胎儿窘迫的重要因素[5]。
本文中对产科常规分娩手术中剖宫产术和阴道助产术两种手术方式在胎儿窘迫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可见行剖宫产术在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优于阴道助产术者,差异有统计意义。可知, 在胎儿窘迫的应用中, 剖宫产术是一种值得优先采用的手术方案, 应广泛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不适合采用剖宫产术的产妇, 可行阴道助产术。因而, 若临产时发现胎儿窘迫,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孕妇及胎儿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采用适当方式, 不论是阴道助产术还是剖宫产术都可以有效尽快结束分娩, 改善胎儿缺氧症状, 有助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此外, 由于在胎儿窘迫的处理中, 及时的诊断对于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医护人员应时刻注意相关临床表现, 严格采用相关诊断标准对产妇进行诊断, 多指标判定, 防止漏诊、误诊的同时也应防止过度诊断。在产妇分娩过程中, 为防止胎儿窘迫的出现, 医护人员手术前应事先做好相关预案, 一旦发生可及时处理, 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胎儿窘迫发生原因进行研究时发现, 药物选用不当也是胎儿窘迫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产妇临产时多给予宫缩素加速分娩, 一旦宫缩素使用不当,导致宫缩不协调或宫缩过强, 使胎盘供血受到影响, 引发胎儿窘迫, 在产妇生产时应特别注意。
[1]姚丽娟, 王志红.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7):2816-2817.
[2]赵爱华.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中的对比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7):85-86.
[3]郭红.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4):110-111.
[4]蔡敏, 皮俏冰.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在足月妊娠第二产程中胎儿窘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30):120-122.
[5]曹庆瑛.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4, 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