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霞
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红花, 经水提、醇沉、灭菌等过程制备而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脑卒中、心绞痛、脑梗死等, 也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肺心病、高血脂、椎间盘突出等其它疾病的辅助治疗[1,2]。红花作为国家医保乙类药物, 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所致的ADR日趋增多, 故对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09~2013年应用红花注射液96例ADR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性别与年龄 所收集的病例中, 男性56例, 女性40例。年龄分布详见表1。
1.2 患者均为红花用药适应证(所患疾病情况详见表2), 均采用溶媒加红花注射液20 ml。具体滴速控制在30~40滴/min。
2.1 90例患者ADR出现在首次应用时, 6例出现在再次用药时。其中30 min内发生58例, 60 min内发生32例, 2 h以上4例, 用药结束后发生2例。
2.2 ADR的具体表现主要涉及皮肤及消化系统, 临床表现以某系统症状为主, 之间有相互交叉, 严重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 血流动力学障碍。具体详见表3。
表1 ADR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表2 ADR患者所患疾病情况
表3 患者ADR的临床表现
2.3 ADR的急救处理 所有患者在出现ADR时均立即停用红花注射液, 换用空白葡萄糖注射液并排空输液器内原药液。急用地塞米松注射液10~20 mg静脉滴注,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50 mg肌内注射,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和维生素C注射液3.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与吸氧、心电监护等措施。所有ADR患者均在1h内症状缓解并且继续观察24~48 h后可完全恢复。
红花注射液为中药注射制剂, 成分复杂, 质量标准可控性差。由于目前我国中药制药工艺水平有限, 在制备过程中易残留微量杂质如鞣质、植物蛋白、色素、树脂、挥发油等[3], 其中鞣质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酸缔合成大分子复合物, 进入体内易引起变态反应[4]。这是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其次,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 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也会使敏感体质的患者出现ADR。所以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及差异选用药物。再者还与用药因素密切相关, 故建议医师用药时注意:①要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和既往用药史, 合理选用药物;②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 有文献报道超剂量使用会导致稀释后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且超过中国药典规定[5], 更易引发A类不良反应发生[6];③严禁混合配伍, 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 确需联合用药, 更换时用生理盐水冲管, 避免两种药物直接接触产生易过敏物质;④药品应即配即用, 不宜久放;⑤要注意滴注速度, 一般控制在40滴/min以下。在给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特别是开始30 min, 发现异常, 立即停药, 救治患者。
中药制剂是我国宝贵财富, 国家也在大力扶持中药制剂的开发和研制。但是由于中药制剂工艺和成分的特殊性, 近年来中药制剂ADR的发生率和上报率逐年上升, 且中药制剂引发的ADR一直是药品安全评价的一个重点[7], 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故建议生产企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不断修改完善药品说明书(大多数中药说明书过于简单, 无法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提示安全用药信息, 以增加使用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药监部门应有效开展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ADR监测和再评价工作;临床药师应加强中药制剂ADR的宣传, 指导临床合理安全使用中药制剂, 减少ADR的发生。
[1]田红伟, 何进来.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医药学报, 2004,32(6): 41-43.
[2]舒可成.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06,1(9):71-73.
[3]阎敏,李新中,尹桃.39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25(11):1100.
[4]袁璐,苏桂兰,胡冠时.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质量分析研究.中草药, 1994,25(6):299-301.
[5]谢本树.红花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6,6(7):550-551.
[6]付联群.超剂量使用红花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32(1):124-125.
[7]戴淑萍,陈赛贞,杜有功.135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业, 2008,17(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