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昌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耳鼻喉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跟成年人相比, 儿童更容易患上此病。此疾病对儿童的影响非常大, 不但会使听力下降, 而且还会对儿童的生活与学习造成困扰。一般情况下是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来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0年3月~7月收治了8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9例, 女性患者有43例, 患者的年龄在2~14岁之间, 平均(4.7±2.8)岁。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41例, 实验组4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性别等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 实验组除了要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以外, 还要切除掉腺样体。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实施表面麻醉, 年龄较小的儿童实施全身麻醉。通过鼻内镜以及鼻咽部CT检查, 如果腺样体对咽鼓管咽口造成了影响, 而且后鼻孔被腺样体堵塞, 那么则可以切除患者腺样体。经口腔以70°鼻内镜将鼻咽部暴露, 用40°切割刀头对腺体进行切除, 切除必须在监视系统下进行。此外手术过程还必须加强对重要结构的保护, 比如咽鼓管咽口等等。如果是因为鼻炎、鼻息肉所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 还要先切割下鼻甲或者是鼻息肉, 然后才能进行鼓膜切开置管术。
医护人员将直径为2.7 mm的耳内镜经过外耳道置入其中, 进行手术, 观察中耳腔积液以及鼓膜的情况。在鼓膜紧张部的前下象限合理选择切开的部分, 用鼓膜刀切开鼓膜1.3 mm左右。使用糜蛋白酶混合液以及地塞米松药物对鼓室进行冲洗, 然后再将通气管用置管器通过切口置入其中。手术结束之后, 为了促进纤毛的排泄, 加快将渗出液排出。3个月以后, 通气管会自行脱落, 假如没有脱落, 可以取出。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患耳的症状消失, 听力完全恢复,鼓室也恢复了正常。显效:患耳听力有所改善, 鼓膜恢复正常,有少量的积液存留。无效:患耳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甚至有恶化的迹象, 听力也有所下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疗效对比 实验组有41例患者, 治愈35例, 显效3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有41例患者, 治愈31例, 显效4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5.4%。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2.2 并发症感染率 在拔除了通气管以后, 实验组41例患者, 有3例复发, 2例感染, 实验组的复发率为7.3%, 感染率为4.9%。对照组41例患者, 有6例复发, 5例感染, 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4.6%, 感染率为12.2%。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感染率比较
通过实践表明, 针对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 可以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的方法, 但是如果要提高治疗的效果, 可以对腺样体进行切除。这是因为腺样体同样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 咽鼓管在腺样体的影响下可以引发功能障碍以及机械性阻塞, 同时对鼓室造成压力, 并且出现大量的渗液[1]。而且一些致病的细菌、微生物也会趁机进入腺样体当中。所以需要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 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 发现用这种方式来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具有比较好的疗效。
[1]叶方.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国医药科学, 2013,3(14):189-19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