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

2014-11-15 07:39钟岳文
月读 2014年5期
关键词:资治通鉴史书著作

◎ 钟岳文

《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

◎ 钟岳文

这部书为什么取名《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与周之炯、周之灿三人合编的一部简明中国通史著作。由于吴乘权编过《古文观止》,名声很大,因此著者一般只提及他一个人。

谈到这部书书名的来历,还要从宋代说起。北宋司马光穷毕生之力编了《资治通鉴》一书,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记事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共294卷。司马光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可是这部书内容实在太多了,读起来很吃力,据司马光本人描述,书成之后,只有他的朋友王胜之看过一遍,其他的人只翻几页,便哈欠连连,萌生睡意。因此,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就不容易被读者所领会。南宋时朱熹,看到了《资治通鉴》“有资于治道”的作用,也发现了这部书卷轶浩繁的弱点,便以此书为依据,编成《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全书只有59卷,这比起《资治通鉴》原书来,内容大大地压缩了,而且纲举目张、条理清晰,为统治者提供的经验教训更加明了,同时也让史书编纂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纲目体。

此后,很多人便开始用纲目体编写新的史书。像明朝由朝廷主持编成了《续资治通鉴纲目》,叙宋、元二朝事,以接续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私人著书的更多,重要者有王凤洲的《历朝纲鉴会纂》、袁了凡的《历史纲鉴补》和顾锡畴的《纲鉴正史约》等。

《纲鉴易知录》就是在纲目体史书十分盛行的清初时期编成的。书名借鉴了此前同类性质的著作,用“纲鉴”二字,是从“纲目”和“通鉴”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这就向读者表明此书是用纲目体编写,内容主要取材于“通鉴类”著作,目的在于使读者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而“易知录”三字则是针对此书特点而言,即贯通古今,简明易读,颇便于有志于了解历史的初学者学习。

吴乘权等人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书??

编《纲鉴易知录》的目的,据吴乘权讲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吴乘权一生喜读史书,但发现史书包罗万象、晦涩难懂。在他看来,传统史书中包含了经学、诸子和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想读懂,牢固的经学根基、丰富的诸子知识和游历经验,三者缺一不可,但这对于患足疾又无心六经、诸子的吴氏来说,一部史书未能读完就已经厌倦了。事实上,联系到吴氏编撰流传甚广的文选著作《古文观止》来看,他无论在经学、子学还是地理方面,都有着很高的素养。他的这一感受,是以谦虚的说法,借自己的口道出了传统史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因内容艰深难懂而不适合普通大众的口味,不便于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

其次,史书的晦涩难懂,是就其内容而言的;就数量言,则是卷帙浩繁,难以通读。吴乘权曾谦虚地说自己无法通读史书是因为自己笨拙。可事实上,中国的史籍汗牛充栋,确实存在“皓首却难以穷尽”的问题,因此吴乘权感叹:“《通鉴》固须全读, 但卷帙太烦, 岂能一概记诵?”

正是基于对古代传统史学的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吴乘权等人决定编纂一部简约通俗、便于普及的通史著作。有人说,中国史书,最古老的是《尚书》,最伟大的是《史记》,最浩瀚的是《资治通鉴》,最简明易懂的是《纲鉴易知录》。《尚书》《史记》《资治通鉴》鼎鼎大名,《纲鉴易知录》能与它们并立于中华史书典藏大作之列,其特点—“简明易懂”可以想见。这也证明吴乘权等人最初的编纂目的已经达到了。

《纲鉴易知录》为什么能得到后世的肯定和推崇?

《纲鉴易知录》历时六个寒暑始告完成,刊行之后即受到广泛的好评,风行天下,有多种版本存世。

毛泽东同志生前的秘书李锐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毛泽东在韶山东茅塘私塾读书的时候,私塾老师就曾让他点读过《纲鉴易知录》。这是少年毛泽东读的第一本中国通史著作,不仅使他获得了较为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更让他从此热爱上了历史。后来,毛泽东还多次指示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和阅读此书。此外,据多位民国学者回忆,他们在少年时期学堂或者私塾里使用的历史启蒙教材,也都是这部《纲鉴易知录》。

那么,此书为什么能成为一部颇为流行又“雅俗共赏”的史学读物呢?

首先,纲举目张,繁简得体。《纲鉴易知录》是以纲目体编辑而成,所谓纲是用提纲挈领的话表明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看法,所谓目是用简明的文字阐述事件或人物的情节。这种史书体裁是最便于普及历史知识的,眉目清楚,给人一目了然之感。特别是本书编者在纲、目之外还加了眉批,起到小标题的作用,是为点睛之笔。“纲”“目”“眉批”三者相辅相成,既详备了记事要素,又可使阅读在繁简之间游刃有余,灵活中不失严谨。

其次,贯通古今, 浑然一体。《纲鉴易知录》是一部通史著作,全书按照帝王在位的年限编年,记载了我国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时代到明末数千年的历史。加之编者高超的文字处理功底,使全书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史实记述详略得当,虽未加雕饰,却也鲜活生动,读来一幕幕历史如在眼前。

第三,剪裁精当,叙事明了。《纲鉴易知录》107卷,由《通鉴外纪》《通鉴前编》《资治通鉴纲目》《宋元通鉴纲目》《明史纪事本末》五部书,共202卷删削而成,仅从卷数来看,其剪裁精当已可知一二。此外,正如编者所说:“观史之不欲,论史之不明,非尽天资迟钝,庸师误人,亦由编辑成书者引导无方而致然也。”可谓切中一般史书编纂之失。因此在编这部书时,编者就尽量避开这方面的缺点,剪裁并非随意,全书虽只107卷,但书中大事不遗、叙事明了,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都一一记载清楚。

第四,重典故解释,便于普及。一部记载两千多年历史的读物,其中包括了经学、典故、地理、典章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不免造成内容的晦涩难懂。为了避免这一弊病,编者对症下药,对书中的典故和典制进行解释和补充,对古地名也一一检核,并用清代的地名和方位进行注释,遇到难读难解的文字时,也加以注音和解释。这种做法颇便初学者,使其不必亲历山川、经纶满腹,读毕此书,便可知天下事。

由此可见,《纲鉴易知录》确是一部简明扼要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它对于数千年的中华古史,对于浩如烟海的众多史籍,不失为一把入门的钥匙,一个登堂的阶梯。

《纲鉴易知录》的当代价值

《纲鉴易知录》称得上是《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被誉为清代人编写的《中国上下五千年》。今天,我们读这部书,可以有如下收获:

首先,历史是个丰富的宝库,又是面忠实的镜子。通过学习书中历朝历代经济、政治、军事的实践以及国家的施政方略,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把握规律,以为今用,这正是这部书中“鉴”字的内涵。如《纲鉴易知录·唐纪》中记述,“唐初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积十钱重一两”,这正是由于唐初的统治者总结教训,认识到过去的“钱币滥薄”“民间不胜其弊”,于是让百姓所用的开元通宝钱币“轻重大小最为折中,远近便之”,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日趋稳定与发展。

其次,书中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精神、清正廉洁的品质等,会鞭策、激励今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如《纲鉴易知录·南宋纪》中记述抗金名将岳飞的名言,“金虏未灭,何以家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的铮铮铁骨、拳拳忠心,跃然纸上,令人钦佩。

第三,这部繁简适度、明晰易懂的通史著作会激发读者学习并深入研究历史的兴趣,进一步阅读其他经典史书,或解决疑问、或充实所学、或考证史实,从而一步步学好历史、用好历史。

当然,在肯定此书价值的同时,阅读时也要注意其中的弊端。比如,考证失当、偏信臆说。书中关于靖难之役史事的记载,并无确凿史料做支撑,往往是以讹传讹,真实性大打折扣。又如,书中关于民生日用的内容记载较少,至于民生疾苦,记载更是少之甚少。再如,书中对于农民战争的态度完全受阶级局限,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将其说成是“倡乱”“盗起”。

然而,瑕不掩瑜,《纲鉴易知录》可以看作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入门书。编撰者经过有意拣择安排,使得全书系统而不乏生动,平实又常含曲折,在历史故事起伏中传播历史知识,在人物命运跌宕中展示道德情操。至于书中的一些问题, 只要我们阅读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明辨,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是可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的。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史书著作
胡三省苦心作注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泽东翻碎了的书
秒变戏精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汗青”原来是史书
试论儒家和道家著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资治通鉴》带我玩穿越
为小人物喝彩
画家的数学著作
“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