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巧巧
研究何小竹的创作轨迹,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早年的何小竹,是来自乌江山区里的“巫师”,被人称为“鬼才”。他在第一本诗集《梦见苹果和鱼的安》中,让天地鬼神、日月星辰、虫鱼花鸟自由对话,创造了一个充满巫气的神秘世界。因此,这本诗集里的诗被称为“巫术诗”。按理说,诗人喜欢神话或者被神话,掌握了魔法技术的何小竹,应该不断神话自己。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却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主动剥开诗歌神秘的外壳,让它“平常化”。
写“平常化”的诗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抛开“非非主义”令人瞩目的“零度写作”、“非文化”、“非诗”等理论迷雾不谈,一个诗人隐藏起炫目的诗歌技术,相当于一个魔法师隐藏起赖以生存的魔法。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个“魔法师”已经不中用了,作品净是些絮絮叨叨的凡人小事,既没诗歌意境,也没诗歌技术—就像我们现在读到的这组由13首诗构成的《蛇年笔记》。相信许多读者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把失眠、脑鸣、吃火锅这些事直接说出来也是诗吗?当年那个写出“祖母像一弯新月,坐在枫树上”,唱着“黑米黑米天要下雨”的何小竹到哪里去了?
何小竹还是那个何小竹,除了多了几条皱纹,还是耳聪目明,身体健康。你让他再写几首那样的“装神弄鬼”的诗歌,一样没问题。关键是,他不想写了。我对他的理解源于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多亏有了像《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这样的报刊,让诗人从书写时代大事、大人物、大生活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回到文学本体,可以书写日常的、平庸的、真实的‘小生活’、‘小人物’而不内疚了。”
《蛇年笔记》里的诗就是为逐渐变“小”的生活而写的。没有矫饰,没有遮掩。坐火车、发短信、失眠、故地重游、吃火锅、生病、读书,一年的生活大抵如此,且几乎天天如此。但是,天天这样生活的人,却没有变成行尸走肉。可以说,他既是在用日常生活建构他的诗意,又是在用诗意缓解带给他疲倦、迟钝和麻木的日常生活。
何小竹写"小诗歌"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从《1994年冬在昆明》开始,到现在也有二十年了。二十年里,他不断做着诗歌的减法,诗越写越小。如果说波德莱尔是“以丑为美”,那么何小竹便是“以小为美”。他的这套“小诗歌”的美学路数,首先指向内容的空和无为。“放弃一切就是诗”,所以,你在他的诗歌里不要妄图去寻找饱满的精神内涵和了不起的现实意义。在形式上,这样的“小诗歌”不仅意味着诗行的简短,也意味着语言节奏的轻和慢。最后,当然,“小诗歌”也意味着受众范围的小。他很清楚,在读者效应上,他的诗歌史没有什么效应的。也许读者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