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禾新乡土诗评点

2014-11-15 03:10夏元明
中国诗歌 2014年8期
关键词:乡土诗人生命

夏元明

田禾新乡土诗评点

夏元明

【小序】读田禾诗集《乡野》(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12月版),颇生感触。想写一篇评论,无奈左右难逢其源,自惭晦涩。不如选取部分诗作,随兴点评,或可见一时之性灵,发诗人之意趣。文字不求缜密,结构任其散漫,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权作茶余饭后谈资,切勿求全责备可矣。

流水

江南是水做的,水做的江南,到处是流水

一万年前的水,一万年后的水

都朝着一个方向流淌

水从深山流来,从峡谷流来

从云端和高山流水的源头流来

那年,我与黑八爷上山采药,无意中

我追着一条小溪一路跑到山下

水顺着小溪,哪里低就往哪里流

从山谷一直流到低处的民间

把村庄一口快要干涸的池塘填满后

继续向前流淌,流经陈艾草的半亩蚕豆地

经过一座榨油坊的旧址时突然

拐了一道弯,然后继续拐弯

拐过油菜田和几家穷人的后院

沿途无意中收养了几朵野花

和秋天的最后一场秋雨。当汇入村前

的一条小河时更是显得深不可测

一些水被木桶或水罐取走

一些被农民抽去浇地,一些以平缓的姿势

慢慢流淌。它们去远行又像回家。

【评点】

这是一首颇耐回味的诗,读这首诗很容易想起冯至的《我是一条河》。冯至的《我是一条河》很容易被误读为爱情诗,但在我看来其实是写人生的,写生命的过程。生命如同一条河流,途中固然有艰难,也有精彩,但最后必定归于幻灭。这是一种很令人沮丧的结局。但在冯至看来,生命虽然最终如同幻化的云霞,但幻化也不失为一种美。其实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并不是廉价的向上,而是一种认识了生命真谛的豁达。我很喜欢这样的生命态度,我觉得田禾表达的也是与此相类似的态度。《流水》并不是写江南文化,《流水》同样表达了作者的生命观。作者以流水自喻,它们从山间峡谷流来,一路曲曲折折,随物赋形,它们既目睹了苦难和贫困,也欣赏到了野花的娇艳。它们汇入生命的河流,为世所用,最后剩下的只有一种平缓的姿势,一种平和舒展的胸襟。“它们去远行又像回家”,生命从起点出发,不断前行,但前行其实也是一种回归,回归生命的本土。这是一种很美的人生状态,有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人到中年,应该悟到这种生命的真谛。

这首诗似乎也可以象征诗人的诗歌艺术。诗人的艺术也正如一溪流水,它的源头是生活,是乡土,也是高山流水式的传统文化。它们从高处往低处流,往民间流,一路奔波,一路眷顾,一路关怀,一路享受。它们也是朝向远方的,然而它们的精神却又是回归的,回归到生命的家园,精神的家园,艺术的朴素。它们的风格是平缓的,精神是平易的,品质是朴素的,但又充满着生命活力。水,正是作者诗歌艺术的写照,或者谦虚一点地说,是他的艺术向往。这也是很令人神往的。

无论是生命体验,还是艺术向往,我们都能从这首乡土气息浓郁的小诗中感受到诗人与众不同的情怀。有人说,“新乡土诗”之所以新,一是新在观念与意识上,即要有对乡土新的感受和发现;二要有新的艺术表现。比照之下,《流水》是合乎这一“标准”的。所以我们称田禾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新乡土诗人,大概没有异议。

走进戈壁

戈壁风大

一路向西吹

吹出张掖

吹出楼兰

吹出王朝一个,城墙半垛

沙子

越吹越多

大风起兮沙飞扬

从西往东,到嘉峪关

风沙被这

天下第一雄关挡住。

但我很喜欢那些沙子

西行归来

我带回了两粒

一粒是嘉峪关,一粒是敦煌

摆在一起:沙沙

——绝世经典的回响。

【评点】

程光炜在《简约而朴素的乡村记忆——读田禾的诗》一文中评论田禾的旅途纪实诗时说:“‘旅途纪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田禾乡村经验的延伸、变形和另一种寄托。”可以看作是田禾的“另一种‘乡愁’”(《诗歌月刊》2010年第9期)。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看法。田禾的诗的确给人“遍地是乡土”的感觉,这正是田禾新乡土诗的新颖之处。田禾没有拘泥于乡土诗的园囿,而是大胆突破了乡土诗的固有藩篱,拓宽了乡土诗的内涵和处延。乡土固然是田禾表现的对象,但乡土也是田禾审美创造的参照,是他生命的底色和精神家园。哪里能够让他感受到这种生命的底色,哪里能够令他皈依精神家园,哪里就是乡土。“无边的乡土”,正是田禾新乡土诗的特色。

这首小诗里,没有我们熟悉的田园,没有乡村和田野,没有炊烟和落日,没有躬耕的父辈和操劳的母亲,但这里有沧桑的历史,有漫无边际的风沙。而且这里的风沙,不光是自然的风沙,它更是一种历史的淘洗。历史离我们远去,但文明的遗迹依然令我们怀想、抚摸和感慨。诗人留在想象中的两粒沙子:嘉峪关和敦煌,正是中华文明两颗璀璨明珠。诗人要将它们摆放在一起,聆听“绝世经典的回响”,其实就是与历史对话,既在想象中还原历史的辉煌,同时也感慨历史的沧桑巨变,大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胸怀。

人创造文化,但也是文化的产物。一切古代史固然都是当代史,一切当代史也都是古代史的延伸。我们割不断与历史的关系,我们的血液中有古老文明的遗响,这正是一种浩天的悲壮,一种更辽阔的乡愁。唐代诗人陈子昂,登上古幽州台,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浩叹,大概也是这种乡愁吧?

这首小诗写得非常凝练,诗人紧紧抓住风沙做文章,将深沉的诗思与浩瀚的风沙结合起来,虽然单纯,却有难得的厚重,这在田禾的乡土诗中并不多见。驭大于小,可见诗人构思的精妙。

兄弟分家

所谓分家。分家就是分食,分家就是分父母

把一口锅分成几口锅

把一个灶台分成几个灶台

猪羊各半,鸡鸭各半,那惟一的花猫

分不均匀,留给父母做伴

粮食论筐,土地论亩,房屋论间

麻袋论条,桌子论张,椅子论把

瓢盆碗筷按人头分配

米筛。簸箕。镐头。镰刀。锤子。竹筢

所有的各有一份

马桶、夜壶,不必分了,各拿各的

各人的孩子各自领回家

亲戚是共同的,朋友是各人的

父母的拐杖不分了,他们还靠它走路

父亲说,对不起你们,我没有钱财

他保留了病痛、咳嗽,和

东侧面的两间瓦房

母亲一边掉眼泪,一边将陪嫁时的几件银饰

一层一层打开,给媳妇们一人戴一件

两个孙子在一旁哭着只要爷爷和奶奶

【评点】

田禾的有些诗写得很“客观”。他似乎不希望用过多的主观介入来强化诗意,而只想用一组镜头,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还原生活,而让读者作出对生活的判断。比如《采石场的后半夜》和《村口》等。《采石场的后半夜》客观记述了采石工人的生活,忙碌、艰辛和危险,结尾有两句采石工人的对话:“今天初几?”/“小亮的二爹昨天得肺病死了。”非常平静,但作者对采石工人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却在这种平静的对话中得到了表现。“今天初几?”是说采石工连日子都过忘了。得肺病死了,是因为采石工长期吸入大量粉尘,肺病是采石工人的职业病,也是等待着他们的生命悲剧。所以这种平静的对话里,隐含了作者很深的情感。《村口》是写当下乡村面貌的,也可以说是写乡村变化的。但这些面貌也不过是一组生活镜头,通过“村口”这一窗口得以呈现。作者也没有对这些生活画面发表什么意见,但乡村生活的种种依然会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当年的支书如今老得蹲在土墙边晒太阳,而村长从人前走过,人们却视而不见。驼背外出打工,三年就带回一个俊俏媳妇,刘二狗的拖拉机一早就从村口开过去。大奎依然打牌还打老婆。权力的解体,兴奋点的转移,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依然荒芜,这就是如今乡村的景观。这种充满隐忧的叙述,正是引起读者深刻反思的力量。作者越是平静,诗歌的感染力似乎越大。这也许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目标。

《兄弟分家》也是这样一首诗。

如果说《采石场的后半夜》和《村口》一类诗,多少还有点观念在前的意味,《兄弟分家》则纯然来自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观念在前的诗是先有对生活的理性认识,然后再用生活画面来加以演绎。而来自于生活体验的诗,是先有生活感受,再将这种感受通过生活加以呈现。二者表面看来并无多少分别,但诗歌的高低轩轾却在毫厘之间,细心的读者一定体会得出。

《兄弟分家》同样写得很冷静,甚至有几分调侃,读过之后却给人一种震动。分家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民间有言“树大开桠,儿大分家”,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但诗人经过观察,发现分家不过是分食,分家其实就是分父母!这很令人悲酸,但却是无情的现实。特别是乡村的分家,其实有什么可分的财物?不过是一点少得可怜的生活用品,一点少得可怜的生产资料。各人将各人的一份领回家,父母却成了多余的,留给父母的除了病痛和咳嗽,便是父母离不开的拐杖,和一只花猫,两间瓦房!父母养儿育女一生,最后落得如此凄凉晚景,这人生还有什么温暖可言?儿子们对父母如此无情,父母却还要想着儿女,“母亲一边掉眼泪,一边将陪嫁时的几件银饰/一层一层打开,给媳妇们一人戴一件”。水总是往下流的,当孙子们在一旁哭着只要爷爷和奶奶时,儿子们的心情会是怎样?但是这种无情的人生,却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人心的浅薄,其中也有生活的艰难吧?贫穷也是造成人情淡漠的原因。读者在感叹人心的同时,也无法忘怀生活的压力吧?这便更有了让人揪心的沉重。

田禾是一个对生活有穿透力的诗人,于此可以见出。

葡萄架下

满院子都是葡萄的味道

葡萄架悬在头顶,细密而

嫩绿的藤叶爬在木头上

下面放着一张桌子四条矮凳

我习惯在这儿打坐,由于它的

高悬,我也习惯了向上仰望

四野的谷子黄了葡萄就熟了

葡萄从藤叶的缝隙间挂下来

我爱她们的羞怯和含蓄

一颗葡萄是我最小的故乡

我用指尖丈量她

抚摸她完整的血脉和皮肤

【评点】

有些诗被思想点亮,有些诗被美感充盈。有些诗的好靠分析得出,有些诗的美一下子弥漫你的全身。《葡萄架下》是后一种。

我能体会诗人坐于葡萄架下的诗意感觉。这种感觉不是被思想催生的,而是一种直观观物得来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快适,一种舒心,一种惬意,一种松弛。有一点点浪漫,还有一点点旷达。而这一切都与葡萄相连。葡萄的密叶,葡萄卷曲的触丝(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顾城语),葡萄羞怯和含蓄的果实,便是这一切产生的根源。然而诗人并没有作这种理性的分析,他的所有感受都是一下子扑面而来的。我喜欢这种感受,更喜欢这种写诗的状态,这才是一个诗人应有的本色。

诗歌的语言是朴素而准确的。韩东说他看见那些能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文字总是惊异万分,心存敬意。我也是。这里对葡萄的描写,居然是“羞怯和含蓄”,葡萄被少女化了。然而不是这样又是哪样?那种晶莹,那种饱满和圆润,还有那上面敷着的淡淡白粉,难道不会引发我们对于少女的联想?诗人说一颗葡萄是他最小的故乡,这故乡是多么富于情味的啊!面对这样女性化的“故乡”,诗人只能小心地用指尖加以丈量。这样一种深情的抚摸,如果不是有着深深的喜爱,如何做得出来?还有最后的“血脉和皮肤”,也不是信手写下的套语。葡萄的光滑,薄皮下隐约可见的纹路,多么像少女透着淡青色脉管的皮肤啊!这都是很浪漫精细的描写,这种描写靠思考是无法获得的。

诗人说“我习惯在这儿打坐,由于它的/高悬,我也习惯了向上仰望”,“打坐”是一种修炼吧?“仰望”无疑是一种神圣的向往。这固然是葡萄架下的真实姿态,但难道不也在表现着一种精神吗?作者当是在葡萄架下得到了一种净化和升华吧?

夕阳

夕阳落在黄土岭最高的屋顶

看去像要顺着风势

滚下来。昨天它挂在

一棵沙枣树的枯枝上

让邻居的赵婆

砍来塞进了黄昏的灶膛

夕阳落入西山谷。也许就落在

一个乞丐的搪瓷碗里

让一个乞丐停止了乞讨

也许就落在遥远村庄的

一片低洼,差点变成二柱家

那只黑狗的猎物

【评点】

陈仲义在《乡土诗学新论》一文中说:“设若拒绝必要的乡土物象、景观,只做抽象的形而上思考,那种充满原汁原味的感性乡土味肯定要被榨成萝卜干咸菜干,实在是乡土诗学的一种悲哀。同样,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惯性,大量乡土具象的堆垛、罗列,不过是包裹着一层泥土外衣而已。没有源于故土乡民真挚的情感和血缘于那块土地的生命感悟,纵然再有精巧的风俗画,仍未能在根上找到乡土的真谛。”(《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秋之卷)陈仲义的意思无非是说,乡土诗不能拒绝乡土物象和景观,但又不能只堆垛乡土具象,乡土诗的内核,既要有乡土味,更要有源于乡土的生命感悟。这无疑是对的。拿这种观点对照田禾的《夕阳》,我们没有理由不说这是一首好诗。

田禾的确是有一种乡土情怀的,就像他的名字,感觉他的人和他的诗,都是一片茂盛的庄稼。田禾有一首名为《异乡》的诗写得好:“我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年了/一根白发/还在我身体里挖。”可见他对故土的深厚情感。田禾的乡土诗内容是丰富的,表现乡村风物的美,抒写童年的快乐,表现乡村生活的变化,写父辈的艰辛和苦难,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等等。但就诗意的充沛自然而论,则当首推那些表现乡村风物风景和风情的作品。田禾与乡村的血缘联系,尽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之中。他写得最多的,他诗中出现得最多的意象,是风、雨、灯、夕阳、月亮、水等。这些意象不仅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更让人联想到乡村的日子,烙印着诗人的童年。诗人从这些不起眼的事物中,找回的竟是生命气息和精神家园。当诗人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他的灵魂便像驶进了一隅港湾,宁静得只剩下一丝鼻息。

但是《夕阳》一诗却不仅如此。《夕阳》的乡土气息自不必说,“黄土岭”、“屋顶”、“沙枣树”、“黄昏的灶膛”、“山谷”、“村庄”、“黑狗”,还有“乞丐”,这些既是乡村特有的风景画,也是乡村特有的风情画。但是作者并不是简单平直地罗列这些意象,而是通过巧妙搭配,充满想象的跳跃性语言,使这幅乡村夕照图具有了一种勃勃生机和诙谐机智的美。夕阳看似要借助着风势滚落下来,将静态的夕阳动态化,更富于一种趣味。而挂在枯枣树上的夕阳,则更是一幅美妙的剪影。下面便都是想象。邻居的赵婆要砍夕阳塞进黄昏的灶膛,乞丐因为夕阳落入搪瓷碗里而停止乞讨,二柱家的黑狗竟然将夕阳当成了猎物,所有这些都是想象中的,而这些想象又都有一种特别的美感。这种美来自于生活情调,来自于生命意趣。如果这些想象不能引起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的丰富联想,那么这种想象也就只能是没有意义的胡思乱想了。

疯女人

她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黑棉袄

在街头像罪犯一样被人追打

背后有人向她扔石子和

破鞋。她转头一笑

露出一排黑牙齿

当她靠近盛满垃圾的铁桶

她开始在那里寻找

翻出一个装菜叶的垃圾袋,扔了

翻出带红的女人的卫生巾,扔了

她把缺了口的小花碗,揣在怀里

见男人用过的避孕套,一笑

她把烂了半边的红苹果,塞进口里

此时,系在她腰间的绳子慢慢散开

她的胸部开始向外袒露

她是疯子

面前挂着一对真实的乳房

【评点】

不知是出于一种时尚,还是一种诗人常有的人道主义情怀,抑或是一种道义和良知,田禾的乡土诗有相当一部分写到了底层人。他写到了底层人的生存处境,写到他们的艰难和困厄,写到他们生命的不受重视,写到他们所受的屈辱,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他们的同情和关爱,抒发着对不公平世道的愤懑,为他们的人生大声疾呼。但老实说,从诗歌艺术的角度,这类诗因为离生活太近,因为缺乏必要的提炼与升华,或者说缺乏一种更个人化的关注和体验,其感染力并不很强大。倒是这首《疯女人》,因为选材的独特和叙述的冷峻,反而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深刻意味。

疯女人当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她不仅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连做人的起码尊严都没有。“她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黑棉袄/在街头像罪犯一样被人追打/背后有人向她扔石子和/破鞋……”她本应该得到人们的帮助和同情,然而却招致路人的欺凌和侮辱。这自然是对人心、人性的质疑和声讨。但这是这首诗最显在的意义,而背后的意味,却又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疯女人是个疯子,所谓疯子,自然是非正常人。但是诗人呈现给我们的形象,除了将垃圾桶里的烂了半边的红苹果塞进嘴里,有违正常人的举止外,其他似乎与正常人并无二致。不仅与正常人无异,从其对垃圾的挑选看,她似乎还是一个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智者。“她开始在那里寻找/翻出一个装菜叶的垃圾袋,扔了/翻出带红的女人的卫生巾,扔了/她把缺了口的小花碗,揣在怀里/见男人用过的避孕套,一笑”。她的“一笑”,是颇有意味的一笑,也会引起读者的一笑。她笑什么?笑世间男女的那点事吧?那点令很多人神魂颠倒、醉生梦死的事,她于今是否已然看破?所以我们从这一笑里看到的竟是一种超然。人们常说饮食男女,这个所谓的疯女人,男女的事看破了,剩下的只有饮食。其实也不能叫饮食,应该叫食物。她揣进缺了口的小花碗,将半边烂苹果塞进口里,她似乎只有一点求生的本能。然而她到底不同于一般动物,因为我们从她的神情里,看出了她的态度,她有她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写这么一个女人,写她对世事的态度,是否藏着一种深意?这是很值得品咂的。

这首诗的结尾也颇耐人寻味。“系在她腰间的绳子慢慢散开/她的胸部开始向外袒露/她是疯子/面前挂着一对真实的乳房”。这可以看作是对起首的呼应,但我以为是对她作为女性性别的强调。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人,但因为她是一个非正常人,她的性别又似乎具有了一种吊诡的意味。她疯了,疯了的女人算不算一个真正的女人?正常人当然可以说不算。然而她的性征却赫然摆在那里,是不是会引起许多男人的遐想?这里又有一种深刻的人性反思。而在诗人自己,也许要表达的竟是另外的东西。这个女人除了有女性的生理特征之外,只怕还有女性的意识吧?但她的超然似乎又超越了女性意识。女性,非女性;人,非人。诗人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这么一首写底层人的诗,却摆脱了单纯的社会意识形态束缚,让人作种种联想和解读,我以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一只刚出窑的

美就美在经过燃烧后的

乌黑

二姑用它装土豆炖肉

装盐

它那么顺从二姑的摆布

就像我的二姑父

【评点】

很多研究者指出,田禾的诗有一种单纯朴素的美。单纯而不单调,朴素而隽永,这才是田禾的特色。《陶》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陶》使我想起了曾经在博物馆里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陶器,想起了我们初民的生活,想起西安的半坡遗址。那些伴随初民质朴生活的陶器,虽然简朴,却不乏精致,处处透着远古生活的温馨,令人遐想。

陶是什么?陶就是日常生活,就是女性。虽然陶可能是男人发明制造的,但使用得最多的应该是女性。所以制陶的男人,其实在不经意间创造了女性。不,应该反过来说,是使用陶器的女人创造了男人!陶的特点是什么?诗人说是经过燃烧后的乌黑。黑色应该是一种最朴素,也最丰富的颜色。就像中国的水墨画,墨分五色,一种单纯的墨色,却可以表现世界的无限多样。而在诗人看来,能够与这种丰富而单纯的乌黑相比美的,就只有女人。诗人将陶与女性联系到一起,与二姑联系到一起,陶便成了女性的象征。女人用陶来装土豆炖肉,装盐,也就是装人间的日子。日子是单纯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此也是单调的。但正是这种单纯和单调的日子,回想起来却又滋味悠长。人类的一切文化,难道不都是日子带来的吗?诗人不仅在歌颂陶,更在歌唱女人和日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

男人创造了陶,女人创造了男人,这首诗也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吧?

猜你喜欢
乡土诗人生命
江澜新潮
“诗人”老爸
愤怒
乡土分外妖娆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