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摘 要:传统现代通讯交换技术实验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学生主体性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有改革的必要。Android平台教学可以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现代通讯交换技术实验教学中亦应得到重视。尤其应从课程展示平台为交互平台并重、理论研究型平台与实践体会型平台并重、单一信息平台与资源中心兼容并重以及政策激励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并重等方面加强Android平台教学在现代通讯交换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平台 Android 课程 现代通讯交换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52-01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提高大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现今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本科生在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1 传统现代通讯交换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代通讯交换技术课程历来以理论课程为主,在授课方式上往往以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进行。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和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授课方式以讲为主,不重视学生主观感受和客观学习结果的弊端也日益体现。表现为:传统的现代通讯交换技术实验课程授课方式旨在建立学生精研细读的知识结构模型,片面追求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却往往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按照现代通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来开展授课,常常形成罗列条文、单向灌输法律理论的单一教学模式,缺乏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仅仅为做了实验,却没有直观的感受。就是用投影仪,把实验内容做为PPT的课件,也是只能简单了解实验内容。如果能够把现代通讯交换技术实验内容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 Android平台教学在现代通讯交换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课程比例必须达到80%以上,这为实验室建设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实现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基本满足对开放实验室时间上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同时为3G甚至将来4G网络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提供了参考,它服从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主管部门按“十一五”规划及国务院8号文件精神,对高Android及其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支持重点明确,立项审批加快。科技部多项Android研发项目已立项。上海、天津等省市都在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研究和采取支持Android发展的措施。郑州市政府为了更有力地推动本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实验室的需求,从满足实验室传统教学向着以个人能力和兴趣的自主式学习而转变,也对Android的发展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3 Android平台具体的实现过程
Android平台是一组面向移动设备的软件包,它包含了一个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关键应用程序。Android是一组面向移动设备的软件包(目前不仅限于移动手机领域,Android也已经进入其他嵌入式领域,如:汽车中控台,MP3/MP4等),包含了一个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关键应用程序。Android SDK的预览版提供了必需的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接口,基于这些,我们就可以使用JAVA编程语言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了本程序旨在方便学生们时时查看课程实验而设计的。虽然整个程序加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查看功能,在后续的开发中将在对其内容的饱满程度和人机交互的丰富上做提高。
下面简单描述下程序流程:当用户打开手机上的快捷方式,我们看到的是程序的主页面,用一个TextView控件显示了程序将要呈现给用户的内容概括。紧接着是4个Button控件,分别是两章实验内容、帮助和退出。当用户点击第一个Button即第一章 程控交换基础实验后,会进入该课题的具体内容页面,此程序中包括一张图片,用户可以对图片进行移动、放大和放小的操作,同时支持多点触控,这也是本程序的核心难点。点返回键回到主页面,同样,点击第二个Button控件效果与第一个一样。当用户点击帮助按钮时,屏幕弹出一个文本框,显示了程序的制作人信息,是通过ScrollView控件实现的。用户点击退出Button,程序结束。
4 Android平台创新程度、应用价值
本项目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获得了更多、更新的知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正确的科学态度。经学生使用,取的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向辉,张国印.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田泽.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3] 葛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组织与问题建构[J].现代教学,2006,11.
[4]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 李进材.有效教学—— 理论与策略[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6] 林培英.课堂决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美)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M].4版.易东平,译.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