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雯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确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独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向技术技能型转型。就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该文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的模式,介绍此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实践过程后,重点阐述了其建设意义与特点,并展示了部分实践成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平台 导师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38-01
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产品设计专业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创新,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要环节。然而这个环节却成为了困扰国内高校产品设计教学的难点,通常学校能够提供的实践资源有限,目前以鼓励学生自行联系企业实习为主,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等诸多弊端,成效甚微。实践环节的短板导致学生入职后无法快速达到企业要求,更影响了就业质量的提高。
1 产品设计专业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整体教学与培养模式沿袭于天津大学工业设计本科近20年的积淀。采取“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业班主任”的教学模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专业班主任能够起到对学生日常专业教学的督促和帮助作用,但由于本科生人数较多,专业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掌控度也就会相应减弱。如何更有效的辅助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应对社会需要的能力,摆在了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的面前。
2 产品设计专业“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从2013年起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趋势,在原有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指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即可根据兴趣选择具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导师会根据自己的方向开展课后辅助教学(讲座、培训等),学生能力增长后可结合导师项目进入CDS(创新实践平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进入导师工作室后,导师需要对自己工作室内的学生负责,并对他们的专业课学习进行指导与帮助。在CDS(创新实践平台)中专业为学生提供工作站、3D打印机等设备和设计场所。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并能够在专业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完成实践环节。
2.1 “CDS(创新实践平台) +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
2.2.1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建设“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工作零突破的需要。CDS实践平台的培养依照专业教学大纲,导师工作室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CDS实践平台并配合导师有效指导的学生不仅知识扎实,更能直接与企业对接,解决高校毕业与社会就业的衔接问题,满足企业需求,提升就业质量。
2.2.2 拓展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调研现有产品和社会需求,广泛开展研究型课题和改良型课题,申请外观、实用新型等类别专利。使CDS(创新实践平台)成为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并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型教学实践基地和研究所,形成导师工作室团队模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实际生产,服务企业和国家建设。
2.2.3 促进校企联合新模式
最终“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将成为技术扎实、职能完善的工业设计研究所。它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够承接企业项目,建立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为社会提供产品改良设计,新产品开发、品牌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界面设计等多项工作。
2.2.4 提升国际知名度
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竞赛,是“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设计比赛,学生可以得到锻炼,促进自身进步。可组织学生参加德国IF及红点概念奖等设计竞赛,并邀请已经获得该奖项的中国设计师传授经验并指导学生。
2.2.5 促进良性循环
通过承接企业项目和长期合作,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不仅起到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又可将设计的实际价值转化为奖教、奖学基金,保障“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长期良性发展,因此“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更具有发展和可持续性。
2.2 “CDS(创新实践平台) +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CDS(创新实践平台) +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图1所示。
其特点归纳为:(1)专业导师负责的学生人数更少,小班模式,针对性强。(2)教学相长,产学研相结合。(3)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2.3 “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成果
在“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经过一年的尝试与实践,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取得的初步成果包含展示设计比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RLOOK手机APP设计;创意手机壳设计;海鸥手表设计;天津地铁吉祥物征集入围等。
3 结语
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作为独立院校中能较快反映其实践能力的人群,对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不容忽视。在1年多的实践中,“CDS(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希望能够引起其他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重视与思考。并期望能够再此基础上找到更加适合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于晓萍,王斌.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的构思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
[2] 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3] 刘胜利,杨丽丽.工业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