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轮运输有限公司 邹葵
2013年油船市场供过于求的基本局面无力改善,运价走势依旧让人扼腕。全年国际黑油综合运价指数(BDTI)绝大多数时间都在700点以下匍匐前进,在进入12月以后,才一跃而起,走出难能可贵的陡峭直升势头。BDTI全年平均641.92点,低于去年同期的平均值719.3点,全年最低577点,最高997点(图1)。
图1 波罗的海黑油运价指数
在运力过剩的压制、美国进口原油持续下降以及炼厂展开维修保养的影响下,与中国相关的中东至日本(TD3)航线从年初就开始步步下探,该航线日收益也在1月末转为负数,虽然在3月中旬行情回升,但昙花一现,又回落亏损,5月份随着亚洲货盘的集中进入以及中国港口出现堵塞现象,船东趁势拉抬运价,在5月至7月期间该航线运价呈现驼峰态势,但过剩的运力还是将日收益在8月份再次拉跌至负数,第四季度,北半球冬季来临,中韩货盘上升明显,船东积极推涨,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走势,运价在屡创年度记录后保持高位震荡。2013年TD3运价指数全年平均为WS40.22,最高64.58,最低30.44;该航线日收益平均值为12010美元,最高53811美元,最低为负7694美元。
2013年油船各船型的收益同比有升有降(见表1),其中VLCC和SUEZMAX的日收益同比分别下降15.1%和13.0%,而AFRAMAX和MR型油船的日收益则同比上升6.9%和26.0%。成品油运输兴起是今年油船运输市场难得的亮点,7月份,适用于成品油运输的MR型油船日租金平均为15325美元,而同期VLCC日租金仅为6838美元,自1997年以来,MR型成品油油船运费首次超过VLCC。
表1 油船各船型日收益情况表
纵观2013年全年油运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013年以来,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欧盟依然在努力走出危机阴影,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速减缓,全球石油需求缓慢增长(见表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称,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2013年和2014年增长预期分别为2.7%和3.6%。新兴市场增速放缓,但主要发展中国家201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超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联合国贸易组织报告称,2013年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可达到4%~4.5%,而发达国家的增长只有1%;从整体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内需,而不是出口”,在发达国家需求不景气的外部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放缓,对石油的需求也同步放缓。
基于欧洲和美国近期数据表现良好,国际能源机构(IEA)在其2013年12月报告中,将201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预估上修14.5万桶,至120万桶/天,将2014年需求增量预估亦上修11万桶,同样至120万桶/天,IEA预计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为9120万桶/天,2014年为9240万桶/天。虽然美国2013年石油需求较2012年有所增加,但总的OECD国家2013年石油需求略低于2012年,为4590万桶/天;非OECD国家在2013年的需求达到4528万桶/天,比2012年4403万桶的日需求量增加2.84%。
欧美制裁伊朗、伊拉克油田生产遭遇技术问题、国际地缘政局不稳及恶劣天气等重重因素导致欧佩克(OPEC)2013年石油产量下降(见图2)。非OPEC国家成为全球石油产量增长的主力,随着页岩油生产的快速发展,北美成为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俄罗斯也在努力稳固其传统西方国家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东西伯利亚油气产量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远东国家石油市场扩展;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石油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不断有重大油田发现,探明油气储量增加;非洲一些石油生产国家的石油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图2 世界石油供应量及欧佩克原油产量
2013年以来,国际油价先抑后扬,运行区间大幅收窄,底部位置明显抬高。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大幅减速,全球石油需求不旺,中东北非等主要产油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相对平静,国际油价在年内相对低位窄幅震荡。7月份随着夏季用油高峰期、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以及国际地缘政局动荡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上涨态势。整个三季度国际油价在相对高位运行。随着地缘政治风险缓和以及美债上限等问题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四季度国际油价高位回落。WTI和布伦特原油期价峰谷波幅由上年的40%收窄至20%多。WTI油价峰值与上年基本持平,而最低价位较上年抬升了9美元;Brent油价峰值回落7美元,而最低价位则抬升8美元。2013年WTI原油现货年均价为98.02美元/桶,同比上升3.8美元/桶,而布伦特现货年均价为108.66美元/桶,同比下降3美元/桶。2013年布伦特与WTI油价差平均值同比收窄6.83美元/桶。
表2 全球各地区原油需求量 百万桶/天
根据中国国务院日前一份报告显示,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6%,这将是中国自1999年以来的最慢增速(该年中国经济增长7.6%),也低于2012年7.8%的增速。不过,即便经济增速放缓,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规模依旧相当惊人,对资源需求依然强劲。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呈现出不可遏制的增长趋势,中国新增石油消费需求居全球第一,内部供应无法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外部资源产生强烈诉求。近20年来,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日前,麦肯兹公司发布报告称,201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该报告还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日进口原油将达920万桶。中国中化集团也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总量可能超过7亿t,其中有2/3都要依赖进口。
早在1993年,中国就提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方式”来发展中国油气产业。整整20年,中国油气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过惨痛的失败,也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绩,中国企业“走出去”已不再是简单地直接获取资源,而是以国际油气供应商的身份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分工和能源治理,其涉及的区域也由风险地区扩至发达国家,北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大门也为中国企业开启。据统计,2012年中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突破9000万t,预计2013年将突破1亿t。《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石油巨头继续在全球范围搜寻能源和资源,以满足年增速超过7%的中国经济的需求。12月8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1月,中国进口原油2356万t,相当于576万桶/天,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约15%。2013年1月-11月,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5,518万t,同比增长3.2%。
根据克拉克森统计数据,至2013年12月,全球油船船队(万吨以上)总量为5820艘,50140万载重吨,与上年同期相比,船舶数量增加1.1%,总载重吨增加1.9%,增速分别低于前一年同期的 1.8%和 3.7%。2013年前 11个月 VLCC、SUEZMAX、AFRAMAX、PANAMAX、以及HANDY等各船型的净增长量分别为8艘、23艘、11艘、2艘和53艘,和2012年同期增量31艘、25艘、2艘、9艘和48艘相比,除HANDY型外,净增量都在减少,其中AFRANMAX型油船的净增量为负,大型油船VLCC和SUEZMAX的新增数量占新增总数36%,和去年同期相比,新交付油船中大型油船所占比重下降了13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2013年油船各船型运力增减变化 艘/万载重吨
2013年来,不少现金流充足的公司抄底买船,在节能高效船舶热潮和政府扶持等因素影响下,沉寂已久的造船市场终于传出一些“好声音”。船价探底是造船订单增加的主因之一,不管是船企还是船东,都认为船价不太可能再往下降。虽然2013年新接订单量出现一定反弹,但船企成本压力增大,效益下降矛盾突出,船市复苏仍不可期。在原油油轮市场持续萎靡不振的现状下,成品油轮市场却欣欣向荣,中东地区炼油能力增强,新兴市场发展刺激成品油进口需求倍增,种种利好让油船运输市场的大鳄们按耐不住,成品油轮手持订单持续上升。
2013年全球万吨以上的油船新订单总数307艘,2331.6万载重吨,艘数同比上升86.1%,吨位同比上升67.5%(见表4)。2013年油船新造船价格先降后升,至年末油船新船造价为485.20美元/载重吨,与年初相比,回升5.5%。VLCC新船造价由年初的9200万美元,升至9400万美元;SUEZMAX新船造价由年初的5650万美元,升至5950万美元;AFRAMAX新船造价由年初的4750万美元,升至5225万美元;PANAMAX新船造价由年初的4050万美元,升至4300万美元;MR新船造价由年初的3350万美元,升至3475万美元。
表4 油船新订单情况 艘/万载重吨
二手船价格波动基本与新船价格波动呈同周期态势,2013年以来,油船二手市场交易价格亦呈现触底回升态势,各船型的二手交易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增长(见表5)。5年船龄的 VLCC、SUEZMAX、AFRAMAX、PANAMAX以及HANDY型油船的二手价格分别比年初上升5.3%、5.0%、16.4%、24.0%和16.0%。2013年全年VLCC型船舶共成交33艘,同比增加12艘;SUEZMAX型船舶共成交21艘,同比增加12艘;AFRAMAX型船舶成交38艘,同比增加3艘;PANAMAX型船舶成交18艘,同比增加7艘;HANDY成交178艘,同比增加41艘。
表5中二手船价皆以5年船龄船舶计,VLCC为31万t级、SUEZMAX为16万t级、AFRAMAX为10.5万t级、PANAMAX为有涂层的7.3万t级、HANDY为4.7万t级成品油船。
近几年,航运市场持续萧条,燃油价格居高不下,使得船东面对“重负”显得体力不支,“节约成本”成为航运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举措,如何节约燃油,已经成为航运界苦思冥想的大事。2013年,燃油价格仍保持在高位运行(见表6),至2013年末,鹿特丹、新加坡和富加拉(FUJAIRAH)380号燃油价格和年初相比分别下降4.02%,3.55%、1.90%、3.88%、2.05%和 0.62%,但和 2012年同期水平相比,仍分别高出1.5美元/t、5.25美元/t、2.75美元/t、7.5美元/t、13美元/t、23.62美元/t。油价虽有反复,但中长期将总体走高的态势已成为市场共识,在低迷市场下,油价成为压垮不少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表5 2013年各船型二手油船交易价格和交易量 万美元
表6 2013年船用燃油价格 美元/t
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延续总体缓慢复苏态势,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走势将继续分化,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较大,债务问题仍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将对石油需求增长形成制约,石油供给将保持宽松状态,国际油价运行区间有望下移。油船运输市场供需基本局面无法在短期内改善,复苏仍需时日。
2014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温和增长,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经济复苏态势比较稳健,欧美等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但美国债务上限以及欧债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减速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国家内部增长动力疲弱,结构问题突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冲击较大;总体来看,2014年世界经济难有根本性改善,经济增长有望比2013年略升。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较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5.1%。
在全球经济温和增长的情况下,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虽然发达国家复苏势头较好,但其对石油需求的拉动有限,而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石油需求增量。考虑到中国新一轮改革将支撑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中东国家国内石油需求增长较快,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石油需求也将较快增长,非OECD国家石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预计2014年非OECD国家石油需求将比2013年增加150万桶/天。其中亚太地区增幅最大,增长70万桶/天;其次是中东和拉美,分别增长20万桶/天和20万桶/天。
2014年世界石油供应将保持充裕,剩余产能大幅提高。非OPEC供应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4年非OPEC国家产量增幅为120~180万桶/天,高于2013年的130万桶/天的增幅,增长主要来源于北美致密油、加拿大油砂油、巴西深海石油。其中,美国原油产量将增长90万桶/天,加拿大和巴西原油产量将分别增长15万桶/天和20万桶/天。此外,俄罗斯和哥伦比亚原油产量将分别增长15万桶/天和10万桶/天。总体来看,预计2014年非OPEC石油产量的增长将连续第二年超过石油需求增长,在OPEC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世界石油供应足以满足石油需求,还将富余100万桶/天。在供应富裕的情况下,预计OPEC剩余产能将从2013年的220万桶/天升至340万桶/天,增加120万桶/天,市场应对供应中断的能力将显著增强。
剩余产能保持较大规模有助于稳定国际市场油价,2014年市场供需宽松局势仍将持续,基本局面使国际油价承压,美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也将抑制国际油价走高,地缘政治局势有望缓和、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也将弱化。总体来看,预计以布伦特为代表的国际油价将小幅回落,布伦特原油年均价预计为100~108美元/桶。但在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美国运输瓶颈明显改善的带动下,代表美国市场的WTI原油价格将与国际油价走势背离,出现上涨,预计WTI原油年均价为97~105美元/桶。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14年万t以上的油轮总的新交付量将达到279艘/2620万载重吨,高于2013年的交付量199艘/2256万载重吨(见表7)。从船型结构来看,VLCC和SUEZMAX型油船的交付量将会有所减少,而其他几种吨位较小船型的新交付量都将上升,且成品油船将占新增量较大比例,LR2、LR1和MR型成品油船的新交付量将分别达到18艘、8艘和139艘。全球炼油市场的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加,带来新的油船贸易需求,促进了成品油运输的兴起,市场普遍认为成品油船运输前景广阔。自2013年以来,成品油船运输业正享受难得的发展良机,但随着大批新造船订单投向船厂,行业中长期发展良好的预期随时有被改写的风险。
表7 油船各船型交船量情况 艘/万DWT
航运业的复杂性使得准确预测十分困难,船型、船龄、货物、航线等许多变量均有可能影响费率。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运力依然严重过剩,航运市场供求关系未得到根本扭转或改善,繁荣年代签下的大量新船订单仍然在建,抄底而入的订单更加令人担忧,成品油船市场呈现好转态势,虽然航运业面临转折点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但在2014年内这一转折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市场普遍对2014年的航运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