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

2014-11-14 05:46:26何祖光危群华邓峥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克雷伯埃希菌革兰

何祖光,危群华,邓峥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337000)

ICU患者因严重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容易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为了解ICU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现状,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住ICU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4月,ICU共发生82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其中男性64例,年龄28~88岁,女性18例,年龄40~82岁。基础疾病:脑挫裂伤20例、复合多发伤18例、脑溢血1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呼衰10例、硬膜外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梗死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52例均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0例均进行过尿路置管,10例留置胃管,50例血糖在7.5mm/L以上,40例白蛋白低于30g/L。

1.2 标本来源 痰标本60份占65.2%,其次尿标本18份占19.6%,引流液6份,分泌物5份,血液3份,单一部位感染64例,复合部位感染18例,2种病原菌混合感染8例,三种病原菌混合感染3例。

1.3 细菌鉴定、药敏 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0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病原菌分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细菌鉴定、药敏由珠海迪尔微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鉴定、药敏复合板测定完成,同一患者、同一部位感染同一菌株,只按1株计算,剔除重复计数株,质控菌株ATCC25922、ATCC27853由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共分离病原菌115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6株、大肠埃希菌30株、鲍曼不动杆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株、肠杆菌3株。混合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在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分别为66.6%和58.3%。

2.2 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 见表1。

表1 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由于严重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广谱抗菌药物、激素的应用,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白蛋白低下,容易导致多部位、复合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本组30例气管插管拔管后,28例感染得到控制,17例拔出尿管后,15例感染得到控制,8例流质胃管停止使用胃管后,感染均得到控制。说明插管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与置管呈明显的正相关。胃管的留置易使细菌逆行到咽部,然后沿气管插管进入到下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气管插管使上呼吸道过滤功能失去作用,气管纤毛活动功能减退或消失,削弱了肺部保护机制,使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尿管放置后,尿液对尿道冲洗功能丧失,尿管与尿道黏膜相连处容易残留病原菌定植,增加感染机会。10例患者在抗感染效果不佳时,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增加输注静脉营养液、白蛋白、血浆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体温明显下降。20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输注静脉营养液、白蛋白,而不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患者亦表现为分泌物减少,分泌物、尿中白细胞明显减少,说明重症患者通过增加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所在。

重症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均为耐药率高的条件致病菌,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本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5.2%,这与下呼吸道定植革兰阴性菌为主有关[2],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012年12月份同一病区同时出现5例患者感染该菌,提示医务人员一定要执行手卫生,加强呼吸机管道的消毒,避免传播和流行。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三代头孢抗菌药物耐药率在5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小于25%。鲍曼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呈高水平耐药,耐药率>55%,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30%,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大于75%,对其它抗菌药物特别是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头孢类抗菌药物已不能作为经验性用药使用。大肠埃希菌产ESBLs为66.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为58.3%,比谢清莲等报道[3]的要高,与重症患者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有关。

为了更好的减少ICU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生率,要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增加患者营养物质的补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抗菌药物乱用、滥用,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维持血糖正常水平,加强呼吸机管道及其它置管的消毒,严格执行手卫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感染发生率。

[1]何祖光,柳枝,危群华.重危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4):314-316.

[2]梁英英,钱小毛.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799-800.

[3]谢清莲,李王玉,何祖光.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分布[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4):416.

猜你喜欢
克雷伯埃希菌革兰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西部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2-02 01:19:08
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粘附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