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双伟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自从唐宋古文运动以后,元、明间沉寂数百年的骈文,终于在清代迎来了它的复兴。晚明四六文悄然兴起、清代崇尚博学的学术氛围和科举考试崇尚骈体的文化背景等,是清代骈文复兴的前提与基础。题材丰富、形式灵活,庙堂公牍、交际应酬和抒情言志的各类骈体争相绽放,云蒸霞蔚;理论上高扬骈文地位,争为文章正宗,探讨创作规律,宣扬骈文特征,当之无愧地集历代之大成。正如蒋寅先生所云,清代骈文“依托于作家普遍的学术背景,名家云起,创造出深闳博丽的时代风格,足以与六朝前后辉映”。而清代骈文的复兴,主要体现在乾嘉至道光中期,本文统称为乾嘉时期。
百年来,对于乾嘉骈文的研究,民国时期虽较为重视但没有深入研究。此时骈文著作较多且对当时代表作家加以点评,虽能醒人耳目但终觉余味不足。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大陆骈文研究属于形式主义和贵族文学的“禁区”,无言之美虽存但研究论著极少。1980年以后至今,特别是最近十年来,随着博士、硕士论文以乾嘉骈文或相关主题为对象的增加,对乾嘉骈文作品、骈文理论及其与地域家族、学术文化的关系用力较多,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总体上说,乾嘉骈文研究还处于单一的作家作品分析或者理论阐释的阶段,深度和广度不够,全面阐释又厚重渊深的成果不多。本文拟从作家作品分析、理论阐释和地域、学术思考三个方面归纳相关成果,同时指出其不足和发展方向,为乾嘉骈文研究谈点刍荛之见。
民国时期是乾嘉骈文研究的开创期,当时涌现的骈文著作多涉及到了乾嘉骈文。在吸收清代骈文批评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对洪亮吉、汪中、袁枚等代表性作家作品加以简要介绍或印象式点评,如谢无量《骈文指南》、金秬香《骈文概论》、钱基博《骈文通义》、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刘麟生《骈文学》和《中国骈文史》、蒋伯潜、蒋祖怡《骈文与散文》等。这些只言片语式的点评,缺乏推理论证过程和对作品的细微阐释,但因作者多熟悉或精通骈文,故点评简明扼要且深得文心。谢无量以胡、邵、汪、洪为乾嘉四大家,并以“闳丽”、“清简”、“蓄气深厚而近于狷洁”、“造句多奇而近于疏纵”概括四人的骈文特征:“然天游文闳丽,齐焘文清简,是胡、邵各人优秀之特点也。汪、洪亦各有所长,汪之文蓄气深厚而近于狷洁,洪之文造句多奇而近于疏纵,此其大略也。”钱基博在叙述骈文流变时,对乾嘉骈文名家多有点评,观点精审新颖,不愧为本色当行之语。如认为“胡天游骈文有大名,殊不逮所闻。观其沉吟铺辞,句无虚语,语无虚字;而振采失鲜,负声无力,颇乖秀逸,蹈于困踬”、“(邵齐焘)才气苦弱,故务其清捷,殊得风流媚趣;课其实录,则清便婉转而未为刚,藻绮映媚而未为丰”、“吴锡麒文秀而质羸,机利而调靡,是能手,非高格。而汪中指事殷勤,情兼雅怨;体视吴为疏,气方邵则茂;尚淡雅,不贵绮错;而优游案衍,事外有远致,使人味之亹亹不倦”、“然余诵其(孔广森)文,博喻酿采,志慕鸿裁;而才力沉膇,垂翼不飞,沉博而未昭彰,藻密而欠轶荡;未见锋发而韵流,徒以辞累而意隐耳。方汪氏逊其隽永,比洪亮吉又未奥衍。洪亮吉思捷而才隽,理赡而辞坚,尚气爱奇,动多振绝。汪中不如其雄,孙星衍视之为靡。吾郡骈文,孙、洪齐名,然孙不如洪。亮吉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情,殆不可胜;而孙才力苦弱,时有齐气,独《国子监生洪先生暨妻蒋氏合葬圹志》及《祭钱大令文》,有逸气,但未遒耳。洪氏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孙则清弱,斯文秀而质羸。”这种直觉评点的方式,是作者多年沉潜于乾嘉骈文别集之后的切身感受,故多一针见血,准确到位。虽然今天的读者略感隔膜,但不可否定的是,民国学者对于乾嘉骈文名家风格的评价及优缺点的例举,多有的放矢,绝不信口雌黄。
建国后至70年代末,大陆的骈文研究处于停滞状态,乾嘉骈文更是鲜有涉及;倒是台湾学者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陈耀南《清代骈文通义》出版,罗列或者分析具体作品,对乾嘉骈文代表作家加以概括性评价,继承了民国学者的乾嘉骈文研究。对于邵齐焘、汪中、孔广森、胡天游、吴锡麒、曾燠、袁枚、洪亮吉、孙星衍、阮元等乾嘉骈文名家,张仁青以每人的一至两篇作品全文为例,分析其创作特征与艺术特色。其对诸家的评论话语,多来源于民国诸家,同时又融汇了自己对乾嘉骈文研究多年的独特感受。如说邵齐焘“荀慈之文,取法魏晋,终篇或不用一故实,不敷一藻采,而笔法显动,文气疏宕,令人读之,有娓娓忘倦之乐”,就吸收了钱基博的评价但褒贬不同。陈耀南既对乾嘉骈文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家袁枚、邵齐焘、汪中、吴锡麒和孔广森有简要评价,又列举乾嘉时期的作家名字与生平、作品或理论主张,一一加以介绍或批评。如论乾嘉骈文全盛及袁枚骈文特点时,曰:“乾隆尚华,美文郁起,嘉庆继武,未替宗风,于是作者辈出,佳作如林,隅举如此,以志隆盛:袁子才思逸而俊,文健以灵,运常见之典,抒动人之议,圆转如珠,神气自王。而下笔既易,时涉熟滑,高者与洪邵比肩,下者乃与陈、章同病。后学刻鹄,其弊益多,亦俗调之累也。”张仁青和陈耀南的乾嘉骈文研究,今天看来,基本属于文学史模式,且分析作品和理论概括都比较粗糙,但仍是那个时代的研究代表。
1980年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乾嘉骈文作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洪亮吉、汪中、孙星衍、曾燠、董基诚、董祐诚、方履篯等乾嘉至道光初的骈文家,都有专门论文问世;对于乾嘉骈文进行整体研究,也有专著刊行。这些论著,对作家生平经历、骈文思想和骈文作品多有具体分析,阐释细致,从而深化了民国以来的乾嘉骈文作品研究。
洪亮吉骈文体裁丰富,数量众多,风格多样。特别是以情为文,以学辅文,自然清新中见纤巧密丽,堪称乾嘉骈文的代表,因此研究成果较多。如吕双伟专门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洪亮吉的骈文,认为无论是祭文、墓表、铭诔,还是赋、序、书,都沉郁悲愁,真挚感人;情景交融、借景言情的洪亮吉骈文,既继承了六朝骈文的优秀传统,又自成一家,证明了清代骈文的独立品位。杨保红则从幕府生涯对洪亮吉骈文创作的影响以及其骈文观念、思想与艺术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绘,特别是从抒写性情与记叙山水两个方面考察洪亮吉骈文的主题形态,抓住了洪亮吉骈文的突出特征。路海洋则更进一步,从语言的句雕字琢、工于属对,典故上的浑融无迹,句式上的骈散交融,篇章安排上的曲尽抑扬,议论的超卓,抒情写景的会通婉转,造境的奇迈等七个方面来概括洪亮吉骈文特征,分析细致,引人入胜。林聪则从洪亮吉的生平、师友交往等入手,分析其骈文清新尚气、骈散兼行、渊博雅致、雄浑放达和求新爱奇的特征与形成原因。文本分析较为细致,但分类有些凌乱。汪中骈文数量不多,在乾嘉时代,他也很少被人视为骈文家,但乾嘉以后,经过后人的阅读与“误读”,汪中的骈文地位大为拔高,成为和洪亮吉并称的清代骈文两大家,甚至被认为是清代骈文第一人。如王勉较早指出汪中是既富有学识又有文采的学者,文章情感奔放,形式优美。田汉云、刘瑾辉认为汪中骈文与散文以深厚的学术修养为根底,持论精审,具有深刻的民本思想和批判腐朽现实的战斗精神;题材选择兼采古今,善于发掘寻常题材的思想意义,篇章结构以抑扬多变为基本特色,语言风格以典雅晓畅为突出优点。苟莹莹在考察汪中生平与性格之后,对其骈文进行了应用性与非应用性的分类,挖掘其思想的形成渊源,概括其骈文的写作风格。其中,应用之文又分有用于世和钩贯经史两部分,非应用之文以自抒胸臆和讽时刺世为主。这无疑深化了汪中骈文作品研究。
除了洪亮吉和汪中外,乾嘉骈文名家,如胡天游、袁枚、邵齐焘、彭兆荪、孙星衍、方履篯、董基诚、董祐诚等的骈文内容、艺术特色都有专文涉及。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以理论提升为旨归,对作品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是1990年代后乾嘉骈文研究发展的趋势。昝亮最早以《清代骈文研究》为题撰写博士论文。他对胡天游、袁枚、邵齐焘和彭兆荪等乾嘉骈文代表作家做了个案研究,个人生平与性格、代表作品特点、文风优劣和骈文史地位等融合起来论述,是其个案研究的基本模式。在罗列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初步展现了四位骈文家的风貌。但材料丰富而逻辑分析、理论概括不够,影响了其学术价值。颜建华《清代乾嘉骈文研究》是唯一出版的乾嘉骈文研究的专著。该书内容丰富又驳杂,对乾嘉骈文的前奏和余响、作家群的地域分布与女性群体、乾嘉时的科举与文化政策、幕府、江南商业文化、乾嘉学派、桐城派与阳湖派、乾嘉骈文对小说、戏曲的影响等,都做了专章论述。范围太广,框架太大,导致每章论述都不够深入。对最应该详细论述的乾嘉骈文创作和骈文理论,反而用笔不多,多是简介一下代表性作家和代表作,极少具体分析此时骈文创作和理论特征。当然,其结构框架所揭示的主题,启发了后来的骈文研究者。路海洋对乾嘉骈文家,主要是常州地区的骈文家洪亮吉、孙星衍、“二董”、方履篯等人的作品都做了具体分析,比较深入和全面。他指出孙星衍的骈文总体上有古奥渊雅、炼意深隽之风格,不管是叙史陈义,还是抒情写景,都能潇洒自如,超迈绝特;方履篯的骈文汲取楚骚、汉赋之外,还效仿洪亮吉并由之上溯魏晋六朝、师承杨芳灿并由之推溯初唐诸家,形成了华丽而刚健雄肆的风格;董基诚、董祐诚骈文合刻的由来及其写景清隽、抒情沉郁、议论精卓的艺术成就、学习汉魏六朝和洪亮吉、刘嗣绾的骈文风格及文学史地位;杭世骏的骈文分为正格之文和变格之文,前者或清逸空灵、或简隽古雅、或纵肆横逸,后者在使用长对、骈散交融、以意统文等方面实践成功,较早体现了骈散交融思想并取得了独特成就。靳建明则将杨芳灿骈文分为三期,即青年时风格偏重于宏博伟丽、错彩镂金,中年则悲凉雄健、萧瑟善感,晚年则娟秀新颖、雅切澹远。虽分期有些勉强,但毕竟为乾嘉骈文研究,做出了有益尝试。吴兴海《袁枚骈体文研究》则对袁枚各类骈体文的创作特点、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做了专门研究。此外,不是从独立的作家作品入手,而是从幕府与文学、文章学角度来研究乾嘉骈文的成果,也已出现。李瑞豪从曾燠幕府入手,指出:在骈文观念上,幕宾多受曾燠影响,主张骈散同源异流,不分高低;在创作上,多宗六朝,风格流丽短小,格调纤新,笔致轻倩,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王翚从文章学的角度总体分析了乾嘉骈文兴盛的原因、骈文创作对清代文风转变的作用,认为此时创作以模仿为主,没有形成清代骈文独特的艺术风貌。
另外,建国以来的各类散文史或文学史著作,对乾嘉骈文多蜻蜓点水般介绍一下,主要对象是汪中、洪亮吉、袁枚和阮元等,沿袭民国时期骈文概论和骈文史论中的相关内容。拘于体例,其深度和广度,都没有超过民国时期的骈文学著作,新意不多。如郭预衡论述中国散文,将清代“骈体之文”作为余论中的一节,对乾嘉骈文,只是简单提及到胡天游、袁枚、阮元和刘开,笔墨不多。王琦珍则以“佳构连篇,云蒸霞蔚”来形容,对胡天游、袁枚、吴锡麒、洪亮吉、汪中的骈文,各举一首为例,分析其艺术特征。谭家健在其《中国古代散文史稿》中,以“清代骈文”为一节,对乾嘉骈文代表作家,袁枚的《重修于忠肃公庙碑》、洪亮吉的《游天台上记》、汪中的《哀盐船文》、孔广森的《戴氏遗书序》、吴锡麒的《洪稚存同年机声灯影图序》等,或从内容、或从情感、或从表达手法上做了简要点评。
迄今为止,对乾嘉骈文作家作品的研究,虽然基本涉及到了当时的名家,但论著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理论性不强,研究模式单一,缺乏全面、深入的纵深论述。乾嘉骈文研究,没有像诗词曲研究一样,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缺乏独特的话语结构和体系来研究独特的骈文。单一且简略的研究方法——作品举例加艺术特征的分析,阻碍了乾嘉骈文研究深入发展的空间。印象式的评点,直觉判断式的感悟,很难令人信服地揭示作家、作品真正的艺术个性;而从骈文的文体属性,即对偶是否工整、用典是否精确、声律是否和谐、辞藻是否清新或华艳、句式是否灵活多变等来研究骈文,是必须走的一步,但不是唯一的一步。在以文体属性分析骈文作品的同时,应该按照不同的骈文文类来论述,如序跋类、赠序类、书牍类、杂记类等,它们本来功能指向就不同,应该区别分析,而不能笼统待之;骈文行文气势与行文句式,化纵为横的结构模式,等等,都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乾嘉时期是清代骈文理论的高峰期,也是历代骈文理论的鼎盛期。除了宋元明的四六话和四六选本对骈文的渊源、特征做了简要介绍外,清前的骈文理论内容十分薄弱。到乾嘉时期,骈文理论内容才十分丰富。主要有四:即文位论,在自然对偶现象、经典俪词和骈文功能中追求骈文文体的正常地位甚至文章正宗地位;文体论,对骈文文体形式,如骈偶句式、藻饰声律和典故技巧等形式美和装饰性特征的审视;文风论,即对骈文风格和作家、时代骈文风貌特征等的阐释,其中包括对历代骈文家,包括清初骈文家进行印象式、形象化的历时性或共时性点评,从而形成简要的骈文发展史;文类论,即对各类骈体源流及特征的概括,如孙梅《四六丛话》中的叙论等。据此,笔者才认为,骈文在六朝已经鼎盛,但骈文学到乾嘉时才真正成熟。相对于乾嘉骈文理论的丰富而言,相应的研究成果,从民国伊始到1990年代,都比较薄弱;1990年代以后至今,研究才全面开展,富有成效。
骈散之争与骈散交融,从民国以来就是乾嘉骈文理论研究的中心。民国时出版的骈文专著与文学史专著,对骈散之争十分留意。金秬香指出:“邵齐焘气独遒古,有正宗雅器之目。尝谓‘清新雅丽,必泽于古,非苟且牵率,以娱一世之耳目者’,骈体之尊始此。刘星炜、孔广森、孙星衍、洪亮吉、曾燠辈继之,其旨益鬯。广森以‘达意明事’为主,燠亦以为‘古文丧真,反逊骈体,骈体脱俗,即是古文’,三家之论,渐开合骈于散之机矣。”将邵齐焘、孔广森、曾燠的骈文理论视为融合骈散的先驱;又指出骈散交融来源于汪中、李兆洛,经谭献在浙中倡导,风气始盛。对于骈散之争,刘麟生认为:“夫骈散古合而今分,流波所衍,复有会合之趋势,文章以意为主,以气势为辅,本无间乎骈散,至进化观念,本由简以趋繁,由博而返约;则从来骈散之争,吾人固无足介意焉云尔。”强调文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主张骈散交融。陈子展继承并发扬之,曰:“有的以为骈散并尊,不宜歧视,如曾燠、吴鼒、孔广森诸人的主张便是;有的以为骈文才可以叫做文,说是孔子解易,于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并痛斥散文不得自命曰文,且尊之曰古,俨然要和古文家争正统,如阮元、阮福父子的主张便是。……有的以为骈散合体,不应分家,如汪中、李兆洛、谭献诸人的主张便是。”主要根据乾嘉时骈文家的理论加以梳理,厘为三派,后世多沿袭之。民国时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对阮元、李兆洛、袁枚等人的骈散之争、骈散交融观点,有更加详细的论述。如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论述清代古文理论以桐城派为中心。在论述桐城文派时,依次涉及到阮元、李兆洛和袁枚的骈文批评。引用阮元的《文言说》、《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说明阮元重提六朝文笔之分,以骈体为正宗,否认古文为“文”;引用李兆洛的《答汤子垕》、《骈体文钞序》、《答庄卿珊》,说明李兆洛骈散合一、同源异流的主张;引用袁枚《胡稚威骈体文序》、《答友人论文第二书》、《书茅氏八家文选》,说明袁枚不废骈文,强调骈散融合。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对刘开的《与王子卿太守论骈体书》、《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中的骈散交融观念加以引证与评述,指出桐城派论文先后之不同;又对阮元的文笔说、以骈文与古文家争文章正统等,以其《文言说》、《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与友人论古文书》、《四六丛话后序》、《学海堂文笔策问》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指出阮元是有鉴于当时古文家之空疏,故起而与争文章之正统。建国后至今的各种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中关于乾嘉骈散之争、骈散交融的观点,受体例限制与前人影响,基本沿袭旧说,拓展很少。但在专题研究中,有些专著深化和扩展了乾嘉骈散之争、骈散交融的内容。李贵生的扬州学派文论研究颇有创获。他指出,汪中与凌廷堪文论取向不同,后来分别由焦循与阮元继承和发扬。汪中为文不专一体,从来没有说过鄙视韩愈的话;凌廷堪则以《骚》、《选》为正宗,鄙薄方苞所倡导的韩欧文统。方东树以为凌廷堪的文章正宗观念来自汪中,乃是极大的误解。又对阮元文学思想的发展定为三段,即滥觞期:尊骈而不废散;奠基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成熟期:《文笔考》与《文韵说》,清晰客观地展示了阮元推崇骈文的心路历程,深化了阮元文论研究。奚彤云《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史稿》对乾嘉骈散之争、骈散交融和乾嘉道骈文选本等有详细的梳理和分析,骈文意识明确,虽深刻性不够,但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莫山洪对六朝到近代的骈散之争、骈散交融有详细梳理,对梅曾亮的骈文、孙梅《四六丛话》的骈散融通思想、阮元的骈文正宗理论、李兆洛《骈体文钞》中的骈散交融,也有简要归纳。张作栋则对袁枚的骈文文论思想,如尊体和宗尚六朝及其地位做了详细的论述。
乾隆末孙梅编撰的《四六丛话》是乾嘉骈文理论研究的次中心。民国时代已有研究,至今已有专著问世。关于孙梅的生平、《四六丛话》出现的时代背景、编撰体例、叙论观念和文学史地位等,成果逐渐增多。钱基博《骈文通义》首先提及:“谈骈文者,莫备于乌程孙梅松友《四六丛话》,而惜其辞涉曼衍,又限于四六一体。”刘麟生《中国骈文史》稍加阐释:“一曰发凡起例,纲举目张。前二十八卷,叙文体,后五卷,论历代作家。其论文体也,每章之前,均有叙论,而以参考资料附于后。叙论之穷源溯委,精审赅备,得未曾有;至所辑参考资料,固称丰赡,亦难免支蔓之讥。二曰推阐骈文思潮,具有特识。卷首专论《诗骚》,以明系统,总论调和骈散,以示旨归。”对其评价很高,且第一次清晰地揭示了《四六丛话》的理论价值,推进了其研究。1990年代后,沉寂多时的《四六丛话》又被学者关注。莫道才较早发表专题论文,对孙梅的骈文思想、重视骈文的骚选源流、各体骈文发展历史和追寻骈文创作方法及评价标准等都有比较全面的评价。于景祥在《中国骈文通史》中对于《四六丛话》的内容,如骈散关系以及各类骈文体制的源流、作法等也有较详细的论述。陈志扬对《四六丛话》体例及以意为主、骈散合一的思想进行了具体分析;又对阮元骈散观及其历史意义进行简要的论述;刘涛则对《四六丛话》在骈文批评史上的贡献做了简要论述。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研究》以《四六丛话》为一章,对编撰体例、各类四六文叙论、作家案语、地位和局限性等,做了详细的阐释。李金松不仅点校出版了《四六丛话》,还认为《四六丛话》是一部较为系统的集大成式的骈文理论批评著作;又从以意为主的骈文本体论、建构骈文史和精辟的评论三方面论述该书的批评价值。何祥荣《四六丛话研究》则是至今唯一以之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该书对明末清初以来骈文批评与汉宋学的兴起、《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继承与开拓、分体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评价,集《四六丛话》研究之大成。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骈文思想、乾嘉骈文选本、骈文理论的个案分析、骈文尊体思潮、骈文态度等的总体观照,也是乾嘉骈文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综合文集、选集和理论专著的基础上,于景祥梳理乾嘉骈文理论特征,对骈文的创作方法、地位和骈散之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又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骈文史观、六朝文学观做了专题研究。吕双伟较早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骈文批评进行专题研究,从乾隆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出发,探讨其推崇骈文思想和对历代骈文及选本的批评观念。莫山洪则从对骈文的文体名称及渊源的探索、对骈文文体演变状况的描述、对骈文文体特征的认识、对骈文文体学作用的认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四库全书总目》中体现的骈文文体观念。对于乾嘉至道光初的骈文选本,曹虹研究较早。她将《骈体文钞》和《古文辞类纂》的选文对比,从乾嘉文化背景出发,结合当时的文集序跋,揭示了《骈体文钞》融通骈散的主旨;又从文学思想史的角度评价嘉道以后不拘骈散的文学史意义,认为骈散兼容有突破正统框架的倾向,为散文由古典终结期向近代过渡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立论清晰,断制明确。孟伟结合乾嘉骈文复兴的时代思潮,从《南北朝文钞》和其他相关材料入手,对彭兆荪的骈文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其在选本编纂、理论阐发和创作实绩等方面为乾嘉骈文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陈曙雯对乾嘉骈文鼎盛和嘉道以降的骈文尊体思潮做了简要梳理,认为,在乾嘉骈文兴盛的背景下,从嘉、道至晚清,骈文的尊体意识日趋明晰;主要有确立骈散同源、骈散相通观念,并在创作中融通骈散;确立骈文的批评标准,强调骈文的立意、风骨、结构开阖等,表现出向古文标准靠拢的倾向;又逐步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批评话语等。吕双伟对乾嘉骈文理论做了整体观照,较为丰富深刻地论述了其总体特征,如“沉博绝丽”、“于绮藻丰缛之中,存简质清刚之制”以及主题、思想、载体、地位、文体、风格等,姚鼐、刘开对骈文的态度等。乾嘉骈文评点兴起,有蒋士铨的《评选四六法海》、许梿的《六朝文絜》、李兆洛的《骈体文钞》等选本评点问世。对此,还缺乏相应的成果。只有徐国华对蒋士铨的《评选四六法海》,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做了介绍与归纳。
乾嘉骈文理论丰富,研究虽已富有成效,但至少有几个方面还需开拓。一是以古文名世的桐城派后学对骈文的态度值得关注。乾嘉年间,姚门弟子多擅长骈文,这点很少被研究者注意。彭国忠对梅曾亮的骈文态度和创作,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梅曾亮并不是一般所说的那样接受管同的影响弃骈从古,一生都在创作骈文;其骈文种类较多,功能齐全,不少类只有一篇两篇作品,这是他有意展示骈文的多种功能;他的骈体文说理议论深入透辟,景物、场面、情景描写优美、生动、逼真。艺术上援散入骈,包括以疏宕萧散之气驰行于骈句中,增加散句数量,大量使用虚词斡旋。桐城后学方东树、刘开、梅曾亮等都留有骈文作品和理论,桐城派并非简单地反对骈文。二是骈文理论资料亟待整理出版。乾嘉骈文理论载体多样,别集、总集中的序跋、书信和评点、日记、笔记中的评论、目录书、理论著作中的直接探究,等等,都包含了丰富的理论或批评内容。因此,整理别集和总集中的序跋、书信材料,编成《乾嘉骈文理论资料汇编》;对孙梅的《四六丛话》加以校注;对《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骈文批评资料加以专门梳理、注释,对何焯《义门读书记》、钱泳《履园丛话》等日记、笔记中的骈文批评,加以汇编整理,等等,是乾嘉骈文研究亟待进行的文献工作。三是建立学者比较认同的骈文理论话语。对骈文地位、骈文文体特征和骈文风格方面等的研究,虽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对骈文批评话语和术语的整理和建构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各自为政,众说纷纭,没有确定一套相对稳定和明确的骈文理论体系,缺乏理论的积累和提升,就难以深入研究乾嘉骈文。
从地域上说,乾嘉骈文作家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江浙皖赣一带,特别是江苏的常州、扬州地区和浙江的杭州、湖州地区。从地域流派的角度来研究骈文,自民初就有学者提出,但一直缺乏仔细、深入的研究。民初刘麟生《中国骈文史》把清代骈文分为博丽、自然、常州、六朝和宋四六五派,谢鸿轩《骈文衡论》又加上仪征派,他们的分类标准不一致,但肯定常州、仪征骈文为派则相同。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综合诸家观点而分清代骈文为六朝、三唐、两宋和常州、仪征五派,莫道才也将常州派列位其十大骈文流派之一,且云“这一派人主张打破骈散严格的界限,为文尚格调纤清、笔致轻倩。他们虽取法前人,但不拘一格,或以六朝为旨归,或以唐人为风范,或学宋人之活脱,均能融会贯通,自铸伟辞。”吴兴华(1921-1966)的遗作《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录>》重点在分析骈文的形式特征与乾嘉时常州骈文作品的具体特点,对常州地域文化与常州骈文兴盛的关系,着墨不多。
乾嘉时常州骈文的兴盛,离不开乾嘉骈文复兴的推动,离不开作者自身的爱好,也离不开常州特殊的地域文化、学术思潮、家族交往和师友交游等。最近几年,曹虹、杨旭辉、路海洋等从地域角度研究乾嘉骈文,使得此主题研究走向深入。杨旭辉在论述清代经学与文学时,有专章论述乾嘉时常州代表作家洪亮吉、孙星衍、董基诚、董祐诚的骈文特征,篇幅较多,内容丰富,在作品分析和理论引证方面把握较好,但常州地域文化与骈文的关系,没有得到有效揭示,总体上逻辑不清、结构紊乱,给人沙里淘金的感觉。路海洋以常州古文与骈文为题做博士学位论文,对乾嘉道时常州骈文兴盛的地理人文背景、家族文化助力及代表作家,如洪亮吉、孙星衍、刘嗣绾、方履篯、董基诚、董祐诚的骈文内容与艺术特征等做了逐一探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常州骈文代表作家的不同风貌,也比较细致地分析了常州家族、地域文化特征与骈文创作繁荣的关系;他又和罗时进合作撰文,以“阳湖骈文兴盛局面的形成”、“清代阳湖骈文兴盛的外部语境”和“阳湖骈文兴盛的地域、家族文化助力”为纲,从清代骈文创作和理论的繁荣、常州多高材的地域文化优势、阳湖宗亲及婚姻网络形成的血缘、姻缘关系、阳湖诸子的师友交游等方面论述了阳湖骈文兴盛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基础。曹虹对乾嘉时常州书院影响文人集群或文学流派形成的作用十分重视,认为常州派骈文的兴盛也颇得益于地方书院的教育氛围,邵齐焘、卢文弨、李兆洛等山长的引领,适时地对学术与文学加以开拓,直接或间接地诱发了陶成骈文英才的气氛,从而使常州文风得以推激变动;书院内师生或学子间的同游共处,也有助于催生群体性的风格成就,从而促使文学门派的成立。她还对“常州派”骈文成立的基础——常州学术文化圈内骈文人才的聚生辈出做了深入分析,指出地域机缘一方面带来天然遇合的同济共勉,尤其是血缘地脉上的同宗、同邑之情,促成了一些骈文家族和乡邦群落的涌现;另一方面也铺展开择友励志、同气相求的舞台,形成骈文发展风格上的有心追求,从而持续地表现出整派依源、扬葩振秀的活力。这就是文学经典与地域传统相资相生的范例。又对阳湖派“文体不甚宗韩、欧”的文章学渊源,即融合古文和骈文的创作实践,既参与常州地域传统的型塑,亦预示文坛向近代的过渡等做了合理阐释。整个论述视野宏通,立论新颖,极大地促进了乾嘉骈文的地域研究。其与陈曙文、倪惠颖合著《清代常州骈文研究》更是大陆第一部清代骈文研究专著,也是从地域视野来观照骈文的唯一专著。其中,对常州骈文兴盛的时代条件与区域因素、对洪亮吉、孙星衍、邵齐焘、刘星炜、杨芳灿、张惠言、李兆洛、方履籛、董祐诚等常州骈文家的成就都做了简要阐释,代表了目前研究常州骈文的最高水平。
在“家家许郑,人人贾马”的乾嘉学风下,汉学家宗奉汉代古文经学的治学宗旨,以经学为核心,并旁及文字、校勘、辑佚、辨伪、史地、典制等;重视无征不信、“不以孤证自足,必取之甚博”的治学方式。这种治学态度体现在文章创作中,自然与崇尚典故的骈文,而不是去典尚散的古文相适应,因此,乾嘉汉学家多是骈文家。考据学的兴盛,对于讲究用典和遣词造句的骈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乾嘉骈文复兴与学术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自然是水到渠成。裴世俊指出“踵事增华、编织俪词美语和具有匀称错综的形式之美的骈文,在浓重的学术文化氛围里,重又得到肯定和利用。汉、宋学之争,又使骈文的兴起,带上和桐城派对峙的色彩。汉学重学问,重考据、训诂和音韵之学,对桐城派尊奉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学所造成的空疏浮薄,是有力的冲击,风气所及,饱学之士喜爱重典实、讲音律的骈体文,借以铺排遣使满腹的书卷知识,从而刺激了骈文的写作和运用。”也指出了乾嘉汉学与骈文的近缘关系。从学术角度来研究乾嘉骈文,在民国诸人的骈文著作中,多一笔带过,没有深入研究。
马积高最早专门详细探讨两者的关系,指出考据学对骈文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骈文与博学相联系,考据学的兴起,正与之相应,因而助长其发展,并为其特点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二是骈文本与理学无缘,清代考据学兴起后所形成的汉、宋学术之争和汉学家的高张旗帜,更促使骈文家与理学分离,故清代骈文较少道学的酸腐气。刘衍也认为乾嘉考据学家喜作骈文,主张骈散并重,是因为“他们采用汉朝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重证据、重音韵之学,因而对六朝骈文的使事用典、讲究声律也就偏爱”。陈文新则探讨了乾嘉年间的汉学派、史学派、桐城派、骈文派争论文章正宗的过程,特别是将乾嘉时期袁枚、李兆洛、阮元等人的骈文理论放在当时的学术思想、文化环境下,和其他流派理论对比,从中归纳不同派别对文章审美特征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文化观点差异,较为全面地指出了汉学派与骈文派的关系。曹虹以阮元为例,以学术与文学的共生为主线,论述了阮元在嘉庆朝倡为“文言说”,表彰《选》学,汲取扬州《文选》学积淀与汉学经诂成就,推阐文之义界,以独特方法为骈文争正统,并凭借其士林“山斗”身份,以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为依托,推广其独特的骈文观,重拾六朝文笔之辨,弘扬骈文正脉的过程与影响。其《清代常州骈文研究》以“常州学术与骈文”为一节,对之加以深刻论述。在“学风丕变与文尚闳丽的大环境”中,著者对清初以来批评理学、走向以朴学考证经学的思想作了概述,又指出乾嘉朴学思潮对文章学有两个显著影响:一是横扫理学的道统和空疏,为骈文复兴作了学问上的准备;二是跨域理学道统,疏离唐宋古文传统,发掘和确立汉魏六朝骈文地位,推崇《文选》学。在“经术与文学‘渐合为一’的常州特色”中,《研究》论述了常州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及尚文传统对常州文学的影响,认为“在乾隆中后期朴学风靡之际,这种缘于地域的尚文传统并没有消退,它以一种更高、更新的形式继续存在着,或被融入对经学的阐释中,或以经术为根柢,建立起标领风尚的融经术与文学为一体的文学流派,包括常州词派、阳湖古文派、毗陵诗派和常州骈文派”,肯定乾隆时期常州骈文派力矫形式弊端,重塑骈文情志功能,“风骨始邃”的特点,全面深化了学术和乾嘉骈文关系研究。刘奕对乾嘉经学家的文学思想做了深入研究,对乾嘉骈文尚徵典与汉学家知识渊博的契合关系、凌廷堪、汪中和阮元重提文笔说的内涵等,都有详细深入的研究。虽然有过度阐释之嫌,但紧扣汉学家的文学思想来研究其骈文,仍不失为创新之作。
总之,乾嘉骈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论的阐释上,地域与学术研究还需要全面深入。总体上看来,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不多,学术积淀不厚,可资参考的成果有限,留下的空间较大,期待有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成果问世。乾嘉骈文的文献整理和出版工作也远远落后于研究,亟待全面加强。
〔注释〕
①参吕双伟:《洪亮吉骈文情感论》,《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杨保红:《洪亮吉骈文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路海洋:《论洪亮吉骈文的创作艺术》,《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清代骈林巨子,常州文派宗匠——洪亮吉骈文创作艺术与文学史地位探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林聪:《洪亮吉骈文风格特点及特点成因分析》,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等。
②参王勉:《论汪中的文与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田汉云、刘瑾辉:《论汪中的骈文与散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苟莹莹:《汪中骈文研究》,兰州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参昝亮:《清代骈文研究》,杭州大学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昝亮:《袁枚骈文试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颜建华:《清代乾嘉骈文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④参路海洋:《“江左文学之冠”常州骈体名家——孙星衍及其骈文创作考论》,《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论方履篯骈文的风格渊源及艺术成就》,《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二董”<合刻栘华馆骈体文>艺术成就探论——兼论“二董”骈文的风格渊源与文学史地位》,《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有正有变,文质并胜——论杭世骏骈文的创作特色与艺术成就》,《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⑤参靳建明:《杨芳灿骈文的艺术风貌》,《美与时代(下)》2012年06期。
⑥参吴兴海《袁枚骈体文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参李瑞豪:《曾燠幕府与清中期的骈文复兴》,《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第3期。
⑧参王翚:《论乾嘉骈文发展的文章学价值》,《学术交流》2010年第10期。
⑨参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614~618页;赵义山、李修生:《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43~448页;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545~549页。
⑩参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47页、第348页、第362页。
11参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6~348页,第371~374页。
12参李贵生:《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39页、第123~147页。
13参莫山洪:《论中唐骈散相争与韩愈的“破骈为散”》,《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骈散的对立与互融》,山东:齐鲁书社,2010年,第391~445页。
14参张作栋:《论袁枚骈文文论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5参莫道才:《论<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和骈文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6参陈志扬:《<四六丛话>:乾嘉骈散之争格局下的骈文研究》,《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阮元骈文观嬗变及历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刘涛:《论<四六丛话>在骈文批评上的贡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7参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73~209页。
18参李金松:《论孙梅<四六丛话>中的骈文批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9参何祥荣:《四六丛话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
20参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02~922页;《<四库全书总目>中的骈文史论》,《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四库全书总目>对六朝骈文的公正态度》,《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6期;吕双伟:《论<四库全书总目>的骈文批评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莫山洪:《从<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看清代中叶的骈文文体观念》,《东方丛刊》2007年第2期。
21参曹虹:《谈谈<骈体文钞>的选编宗旨》,《文史知识》1991年第3期;《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22参孟伟:《论彭兆荪的骈文理论及其时代意义》,《福建论坛》2008年第12期。
23参陈曙雯:《清嘉道以降骈文尊体思潮探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4参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中的风格论》,《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乾嘉骈文理论中的复古思想论》,《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乾嘉骈文理论中的地位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清代骈文三论》,《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论桐城派对骈文的态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等。
25参徐国华:《清代骈文评点大家——蒋士铨》,《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6期。
26参彭国忠:《从重古轻骈到援散入骈——古文大家梅曾亮的骈文创作》,《文学遗产》2012年第2期。
27参吴兴华:《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录>》,《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
28参杨旭辉:《清代经学与文学——以常州文人群体为典范的研究》,江苏: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188~245页。
29参路海洋:《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以阳湖、武进为中心》,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路海洋、罗时进:《清代阳湖骈文之兴盛及其原因》,《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30参曹虹:《清代常州书院与骈文流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清代常州骈文集群形成的地域机缘——以家族与交友为视角》,《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在清代骈散并兴的接点上——再谈阳湖派的性质与风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1参马积高:《清代骈体文的复兴与考据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5期。
32刘衍:《中国古代散文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83页。
33参陈文新:《论乾嘉年间的文章正宗之争》,《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34参曹虹:《学术与文学的共生——论仪征派“文言说”的推阐与实践》,《文史哲》2012年第2期。
35参曹虹、陈曙文、倪惠颖:《清代常州骈文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2页。
36参刘奕:《乾嘉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33~162页。
〔1〕蒋寅.清代文学论稿〔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谢无量.谢无量文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钱基博.骈文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陈耀南.清代骈文通义〔M〕.台湾:学生书局,1977.
〔6〕金秬香.骈文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7〕刘麟生.中国骈文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陈子展.中国文学史讲话〔M〕.上海:北新书局,1937.
〔9〕莫道才.骈文通论(修订本)〔M〕.山东:齐鲁书社,2010.
〔10〕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