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晖
主持人语
◆苏 晖
新加坡华文文学和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简称新马华文文学)作为发生在中国文学境外的华文文学现象,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内涵与风貌,它反映和记录了马来西亚华人以及新加坡华人百年来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新马华文文学是在中国“五四”新文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抗日战争时期,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出现了繁荣,加上中国作家相继南来,与本地华文作家共同推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战后十余年间,随着反殖反帝、争取独立斗争的蓬勃开展,整个东南亚华文文学进入黄金时代,而新马华文文学作为其先锋,创作中的国家意识和本土意识明显得到增强。当然,其中蕴涵的中国文化传统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中华文化传统是所有华人的共同遗产,也是所有华人的共同创造。包括新马华文文学作家在内的所有海外华人作家,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而且是中华文化的光大者。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应该被看作是中华文化中富有独特意义与世界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马来西亚、新加坡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新马华文文学界与中国文学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不少新马华文文学作家前往中国考察访问,并在中国出版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和学者也开始接触和研究新马华文文学,从最初的介绍和研究作家作品阶段,发展到梳理新马华文文学史的阶段,到90年代之后,则开始将新马华文文学纳入海外华文文学的研讨视野之中。
就海外华文文学这一领域来讲,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欧美澳华人文学构成了其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创作和研究近二十年来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当然与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全球范围的中国热和汉语热不断升温有密切关联。2012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第四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题为“多元视野中的马华文学”,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34位海内外学者参与了盛会。
此次约稿的三位作者,便是“第四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与者。三位作者分别对马华作家辛金顺、方北方以及新华文学作家柯思仁进行了研究。通过阅读三篇论文,我们发现,虽然三篇文章所研究的作家作品不同,研究视角各异,但都关涉到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王松林教授的文章从《读者》杂志将辛金顺的《鳖迹》改名为《旧时的池塘》谈起,认为《鳖迹》可能在三个方面给中国大陆普通读者带来审美偏差:一是“鳖”作为统领作品的意象可能在读者的文化心理上产生负面联想;二是有关阿嬷“杀鳖”的血腥语言可能产生的视觉暴力甚至阅读伦理问题;三是以“鳖迹”作为标题可能产生的乡愁书写的审美损耗。因此,王松林教授认为,将《鳖迹》改名为《旧时的池塘》更符合现代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
蒋天平教授的文章研究视角也十分独特,他从方北方50年代的作品《医生与病人》对于中医的态度入手,考察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文章认为,《医生与病人》通过对中医态度从信任到信任减弱,再到失望的过程,隐含着作家对中国主体身份认同所产生的迷惑,这其实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马来亚华人对国家认同的转向,即从对中国的认同逐渐转向对马来西亚本土的认同。
金进博士参加“第四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已经发表,所以他此次提交的是另一篇研究新华作家柯思仁的创作经历与心理的论文。该文认为柯思仁对华文传统的爱护和坚持有着很强的意志,在新加坡的华文传统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的年代,柯思仁一直思考着新加坡文化和文学的现实处境,思考着新加坡文学和知识分子的未来之路。
总的来讲,此栏目中的三篇文章对于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探讨非常有意义,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