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效东
摘 要: 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持续提高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学校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
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教职工都应当有较强的教学质量意识。如何构建科学而可操作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监控,从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已成为办学中一个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
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指导思想
1.全面质量管理。
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已是教学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然。
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管理。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原理,结合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形成科学规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施行全过程管理,也就是对教学全过程的一切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二是全员性管理,即质量管理人人有责,人人为自己担负的工作和工作质量负责;三是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的管理,通过提高各项工作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四是综合性质量管理,即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管理。
2.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它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将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完全引入教学管理中,能使教学评价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管理制度就是让本校教职工参加制定工作目标,实行“自我管理”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通过检查评价,判断实现工作目标的程度,学校根据完成情况给予职工相应的奖励,借以激励教职工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3.以人为本。
五年制高职校的教职员工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有强烈的要求被认可的意识。在教学工作中,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教师队伍管理,可使得教职工的情感、需求得到充分尊重,最大限度地培养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学校在建立和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时,指标的遴选与主要观测点都要经过科学的论证与检验,杜绝随意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避免人为因素,控制无关因素,使教学质量的评价达到科学化、客观化。
2.独立性原则。
这也是对评价体系建立的科学性追求,即从事物的某一个分类基准出发,分解要素项目,各项指标之间互不相容,每个指标都独立地提供信息,不能有重叠关系,避免冗余指标的干扰,保证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3.可测性原则。
评价是通过指标体系判断既定目标的达到度,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其表述语言具有可操作性,评价项目和要素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定、可评价的,语言要简洁、准确、便于操作。
4.全面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需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指标体系涉及教学运行和教学基本建设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实施全面监控。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开发和构成
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框架。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估的系统,它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容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原理是戴明循环(PDCA),是由目标和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质量监控PDCA循环,螺旋的顶部就是监控的终极目标——教学质量“零缺陷”。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学质量信息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及奖惩系统组成。
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由校、系、室三级构成。校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由教学副校长领导下的教务处、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和评估专家组组成。系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由系主任领导下的办公室、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组成。
2.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改造和发展方向等。
(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
(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毕业率、就业率、就业层次、用人单位评价等。
3.教学质量标准化。
制定各教学环节规范化的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规定教学质量管理的记录载体及形式,明确归档要求,达到教学质量监控简捷化、常规化的要求。
4.确定监控形式,完善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形式主要有查、看、听、评、测、研。查即查阅与教育教学质量相关的制度、文件、教學资料、学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等;看即查看教学秩序、学生学习风气、教学条件准备情况;听主要是指听课和师生对教学情况的反映;评是指通过督导听课、公开课、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方式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程序文件进行客观评价;测是指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生对服务部门满意度调查等数据分析教学质量、学生质量和服务质量;研是指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新生素质调研活动,不断完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总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形成从制定质量标准到设定工作流程,再到确立评价办法,最后到建立奖惩保障“一条龙”过程,涉及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做到客观、合理。
参考文献:
[1]《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
[2]易连双.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179.
[3]张建杰,贾丽霞,王韬,吴涛,何雪菁,塔依尔·玉努斯.构建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及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探索—以新疆大学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例[J].新西部,2010(1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