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变局下的EBD路径

2014-11-12 10:24张燕刘子倩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产城新区重庆

张燕+刘子倩

重庆,北部新区照母山森林公园脚下,山峦、湖泊、公园错落有致。

山麓之南,仅仅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云集了几百家高科技和金融企业,其中世界五百强有十余家。

重庆EBD,作为新重庆城市运动的示范田,它的产城融合模式新颖独特。

正如二十年前很少有人听说过CBD一样,如今的EBD依旧让人陌生,但“范例”却越来越鲜活。EBD的全称为生态商务区(Ecology Business District),指的是兼顾人本与环境,以现代产业、商务为主导的生态新城区。

在国内,EBD更像是车展上的概念车,外形不落窠臼,性能卓越,留给参观者的只有憧憬。而EBD的概念虽已提出多年,但国内完备的EBD寥寥无几,而重庆EBD是一个例外。

产业园区新型城市化的新思路

作为国务院设立的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功能区,重庆北部新区在过去13年里,都被视为重庆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重庆EBD,则是重庆北部新区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

神州数码、完美世界、网龙网络、隆讯科技……6月,不到10天的时间里,数家全国知名IT企业落户重庆,而他们不约而同“相中”的都是重庆EBD。

按照重庆对城市“五大功能区”进行划分,重庆EBD所在区域属于城市的核心拓展区,它的发展是与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北部新区的三大定位,宜居城市示范区、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相互呼应的。

重庆北部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段成刚告诉记者,不同于其他的产业园区,重庆EBD向城市转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考虑园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确保了城市化与产业化的良性互动。

“重庆EBD始终把优良的发展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提,在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之上谋求现代复合高效的产业转型,并完成了从自然生态主导阶段到产业生态主导阶段的转型。”

自诞生之初, 重庆EBD生态商务区在开发理念、规划建设等各方面都是以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成功案例为蓝本,结合重庆的地域特点,对整个区域坚持规划先行,并经过历任几届领导的不懈坚持,才形成了今天融合自然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新格局。

经过十多年耕耘,重庆EBD已拥有“星系列”、“星座系列”、“总部系列”、“财富系列”、软件园等400多万平方米产业楼宇、5000亩生态公园、1000多家入驻企业、10多万商务办公人群, 汇集了软件、文化、服务外包、数字出版、高技术服务业等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形成了以电子制造、仪器仪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主的高科技制造业和以金融、软件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数码网络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并逐渐发展成为环境怡人、产业集聚、时尚舒适的企业生态家园,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商务区。

而且1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130余家高科技公司在重庆EBD形成的产业集群,已使这里成为重庆高新企业最密集的区域,占重庆高新技术企业约20%。

陆续落户的260多家金融企业,使重庆北部新区金融服务业迅速崛起,银行、保险市级机构数列重庆市第三,新型金融机构总数列全重庆第一。

“产城融合是所有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所有园区的最终目标。”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志钟告诉记者,重庆EBD在向城市转型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有机统一,是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案例。

从水泥森林到都市田园

在重庆EBD生态商务区,没有冒烟的烟囱,没有工业园区的喧嚣,更没有嘈杂的机器轰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海拔近400米高的绿色森林屏障——照母山森林公园。

事实上,EBD最大的“卖点”就是生态。在重庆EBD的区域内汇聚了百林公园、动步公园、古木峰公园等数个公园,而5000亩的照母山森林公园不仅成为EBD里绝佳的休闲之地,同时也成为“鸟类天堂”,吸引了数百种鸟类栖息。

半山腰的民俗文化村里,集存了大量本地民俗文化用具,包括一些贵重的古董瓷器、富有巴渝特色的民间大木床、博古架、藤椅等家具,甚至还有当地农民曾经使用过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共计200余套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再现了该片区开发前的民众生活,让所有来参观的人尤其是那些熟悉这块地方“前世今生”的老人顿时有一种“穿越”的惊喜。

段成刚认为,在当下,生态为新区发展之源。“北部新区130平方公里的面积,有3万多亩的绿地,大大小小的公园有40个,另外还有13个湖泊,2条河流。这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将继续沿用EBD发展模式,把这些生态资源保留好,保护好,包括原有的河流和水系,并延伸至礼嘉国际商务区形成集中连片效应。”

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黄强告诉记者,该行2012年8月进入重庆EBD后,第一年便实现盈利近1亿元,去年盈利4.8亿元,人均利润在重庆金融机构排名第3。

最近一项调研结果显示,重庆EBD的写字楼平均租金已经超过了解放碑。十年前重庆人去解放碑还叫“进城”,现在却有很多企业纷纷“出城”,都市田园的吸引力已远胜于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

“二次创业”加速转型升级

产业园区的发展,可归结为两种较为典型的模式:“产城分离”与“产城融合”。戴志钟认为,“产城分离”模式初期主要以产业经济为目标,较少考虑与城市其他功能的互动,往往在前期发展中会取得较快的注入式增长,但在后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人居空间发展滞后、土地资源紧张、产业退二进三调整困难”等弊端。“产城融合”模式则是以城市综合经济为终极目标,是具有复合功能的城市新区,重庆EBD实现了。

在北部新区掀起“二次创业”大潮的新形势下,谋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庆EBD正加速从产业生态理念主导阶段向社会生态理念主导阶段转型升级。

随着大量企业的入驻,目前EBD已成为重庆主城白领、小资、外籍人士聚集度比较高的区域。EBD正在大幅提升商业配套功能,一方面引入像SEVEN-ELEVEN、罗森这样的国际连锁品牌,一方面改造原来的“火星”产业楼宇,将在今年年底推出一个全新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现在,H.M、优衣库、麦当劳、星巴克、韩国城、漫咖啡等一批著名服务、餐饮、酒吧等商业形态都在财富中心、星汇两江陆续开业。

与星汇两江相隔不到2公里,还坐落着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该中心占地36.58亩,由北部新区和市财政共同投资4500万建造,拥有666个座位的主剧院、150个座位的旅游剧场以及文化展示厅和博物馆等综合设施,在中国地方戏剧院团中首屈一指,堪称“最高档的戏剧剧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在这里为年轻人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的精粹。

作为重庆EBD的主要参建和运营企业,重庆高科集团董事长李宁介绍,除早期引进汉象当代艺术中心外,星汇两江艺术商业中心、尚潮美术馆、TMG音乐剧场、海王星智慧岛等一批商业、艺术、文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其中,尚潮美术馆,面积达4000平方米,将成为持续性、常态性、公益性的艺术展示平台。

在今年刚刚举办的一场2014中国·重庆“美丽EBD”主题摄影大赛活动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著名摄影家贺延光、李少白、程玉杨等国内摄影界大腕集体亮相。其间,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签名作品展也同场展出,受到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不仅如此,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重庆EBD已先后举办韩国电影周、左岸右梦人文艺术展等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活动十余场。这里已逐渐成为重庆人文艺术圈层活动的新高地。

世界著名桥梁大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不仅将著名设计咨询机构林同棪中国总部带到EBD,还将达尔集团“引”来;“来参观交流的合作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有的本来只是来看看,一来却把生意谈成了。”林同棪国际中国副总裁任国雷说,优美的环境成为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诱因之一。林同棪吸引了大量海归以及北京、上海等地人才,其中有海外经历的占20%,外地员工占60%~70%。归国博士们感叹,这里优越的环境可与美国“硅谷”媲美。

“EBD还需不断完善”,段成刚称,“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智慧型生态城市为目标,重点扶持软件、设计、创意、数字出版、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等高新技术、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赋予EBD更丰富、更充实的产业内涵。同时还要突出科技总部、新型金融总部、大型集团总部的理念,让EBD的产业在重庆立起来,走在前沿,做生态产业的领先者。”

未来,EBD将突出国际理念配套、人文配套、国际化的科技创新配套和国际化的文化体育配套,既有地方传统的生态环境,又有国际化的新型产业,真正成为新的历史时期重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亮点,重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猜你喜欢
产城新区重庆
对六师五家渠市产城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浅谈华夏幸福产城融合恰逢其时,资本运作格局分析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推进产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