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能力观视角下专业服务企业成长国外研究综述

2014-11-12 11:49郑爱翔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1期
关键词:成长专业化

郑爱翔

内容摘要: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专业服务企业发展迅速,这一类型企业的成长日益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资源能力观视角,回顾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的国外相关研究,阐述和分析专业服务企业成长中的特点和规律,最后指出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研究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专业服务企业 专业化 专业服务 成长

专业服务属于知识服务企业,包括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企业类型,具有知识专业化定制、弱技术性等特征。伴随着全球咨询业蓬勃发展和大型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迅速成长,专业服务企业(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简称PSF)近年来发展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专业服务企业鲜明专业化特征对于其成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该类型企业成长的主要研究问题与传统组织形成了巨大理论分野,这成为当代国外学术界对于专业服务企业持续高度关注的重要原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转型需求,以及市场经济规则的逐步完善,为专业服务企业提供了茁壮成长的土壤,近年来我国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大量涌现并迅速成长。但是相对而言,一方面我国的专业服务企业总体而言规模仍然较小、实力相对较弱,在成长中仍然运用着源自于传统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尚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理论对其创新和变革提供指导,在与国际同类竞争的市场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对于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寥寥,还不能为我国专业服务企业成长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因此,基于资源观和能力观对当前国外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展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资源观下的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研究

资源是组织成长的基本条件。根据资源观的观点,组织在绩效的差异被认为是不同组织间资源和能力的差异,有价值的、独特的、稀缺的和难以模仿的资源能提供组织竞争性的优势。在资源方面,由于专业性特征的影响,专业服务企业与传统组织存在巨大的差异,对专业服务企业的成长轨迹影响巨大。基于资源视角研究专业服务企业成长问题,是近年来国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的热点领域。

(一)企业成长内部资源研究

以专业人员为主要构成的人力资源在专业服务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占有绝对比重,这是专业服务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

具体而言,在人力资源方面,专业服务企业通常执行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因此与其他行业的人员相比,专业人员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任职资质,例如会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从业资格等,同时在获得任职资质后,专业人员还受到行业规制严格的行为约束。这既是维护行业声誉的必要保证,也是维护专业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专业服务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专业化的人力资源,专业化人力资源则通过参与企业项目来维持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资源观的观点,组织在绩效间的差异被认为是组织资源和能力的差异,有价值的、独特的和难以模仿的资源能提供组织竞争性的优势。

作为专业服务企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具有专业性、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复制模仿的特点,因而成为企业实现竞争性优势的战略执行的基础。根据竞争优势理论,竞争性优势能够产生积极的回报。专业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其人力资源,具有专业性的人力资源既是专业服务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组织的重要指标,是专业服务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专业服务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基本工具。

鉴于此,一些学者对专业化人力资源对于专业服务企业成长作用持积极态度。从与客户关系看,Doucet(1999)认为人力资源对于专业服务企业的价值在于他与客户的联系,由于企业内专业人员与客户的紧密联系,专业服务企业的服务特点使得专业人员必须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私人关系,因此“专家”加“密友”的复合关系在专业服务客户关系管理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关键雇员能大大降低专业服务企业的客户流失率,提高了企业的估值。Hitt等人(2001)认为随着专业人力资源的聚集,组织的工作协同会提升,工作效率会提高,组织平均费用会产生下降,人力资本杠杆对绩效的正向效应得以显现,人力资源在战略和组织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

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人力资源对于组织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国外学者则对专业服务企业中过度专业人力资本聚集持谨慎态度。Biong(2011)认为专业服务企业中专业公司结构资本中过度依赖人力资本,他对外部客户与同专业服务企业内人力资源过于紧密的联系表现出一定的担忧。事实上,对于专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的这一担忧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掌握完整客户链的人力资源的流失,随时会造成对专业服务企业的致命威胁,组织在享有专业化人力资源与客户持续互动给组织带来的利益外,也要承担专业化人力资源流失后客户随之流失的巨大风险,这些风险对于组织成长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面对这一潜在风险,Biong(2011)指出通过适度的结构资本投资则能抑制专业人员的流失。以促使专业化人力资源附着于组织特定的资源之上,进而产生具有强烈组织专属性的人力资源,从而降低员工流失,减少组织成长中的风险。

(二)企业成长外部资源研究

与传统行业相比,专业服务具有显著的“客户导向”特征,专业服务传递离不开与外部客户的高度互动,服务者与客户间体现出长期协作关系。专业人员的专业独立性与客户强烈的心理纽带时常融合在一起,这使得专业服务企业的成长性研究无法回避客户及客户网络这一研究问题。

企业与客户的强联系对于服务型企业至关重要,企业和价值链上客户的交流关系有助于企业提供终端产品,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自身的专业化形象,同时利用客户关系还可以向客户提供其他的服务和产品。对于专业服务企业而言,客户数量越多,组织获得专业经验则越多,在服务过程中专业知识创造也越多,客户数量与知识创造呈正方向变化。紧密的客户关系能够促进专业服务企业的知识共享,为专业服务企业提供学习的机会。专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与客户的互动,进行双方异质专业知识的持续交换,这一过程对于促进组织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endprint

除了与客户的线性关系之外,专业服务企业还身处于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中。这一网络以专业服务企业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纽带、不同类型企业参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专业知识网络。

从社会网络对专业服务企业的成长的作用看,Awuah(2006)、Macpherson(2007)、Janet(2008)等学者认为社会联系一方面提高主体间的知识,另一方促进合作、理解和信任,增强组织间的各种联结,对促进组织的学习和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社会网络促进专业服务企业能力提升的机理看,Gummesson(2002)指出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伴随着与客户的正式和非正式交往逐步提升,组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市场上与其他重要角色处理好交换/交易关系。Sarvary(1999)通过对咨询行业的研究发现,咨询师和很多行业相联结,身处网络的中心地位,咨询师掌握大量的商业问题和解决方案,拥有促进提升组织能力的丰富资源。可见专业服务企业在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和链接使得他们能够与各类异质组织进行联系和互动,从而具有进行复杂情境问题识别和应对能力。所以,专业服务企业网络资源越多,实现多维度的知识嵌入和自身的创新所获得经验越多,知识创造也就越多。专业服务企业成长中无法脱离它所在的网络而独立生存,它与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者在网络中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专业服务企业通过与网络中主体的积极互动来实现各类组织资源的交换,以满足组织的成长需要。

简而言之,客户资源是专业服务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源,一方面专业服务企业通过向外部客户提供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专业服务企业也从与跨行业客户的交往中进行异质知识的习得,这客观上也是专业服务企业获得专业能力提升的不竭源泉。

能力观下的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研究

为了挖掘和洞悉企业成长的动力之源,能力研究一直是企业成长研究中学者关注的领域。根据能力观的界定,企业能力代表了企业运用、转换和整合内外部资源,发挥其生产、服务以及竞争作用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在为完成任务或者实现组织目标的资源整合活动中的有效性和效率。Hamel等人(1990)指出,为了与竞争者竞争或者超越竞争者,企业需要通过内部战略发展它的核心能力。Lei等人(1996)认为通常有强能力的企业更能够利用战略机会,这类企业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帮助组织创造价值。能力研究一直是企业成长研究中学者关注的领域,早期对于组织能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生产实体产品的企业上,近年来随着对服务业研究热度的提升,对于服务企业能力的研究也逐步增多。

从目前国外的研究看,对于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界定与传统组织的研究几乎是一致的,顾客满意的基本目标也是相近的;但是从影响能力的因素看,传统组织和专业服务企业的研究却存在一定的分歧。传统组织对于能力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组织内部的内生能力来源。当前专业服务企业研究中,基于专业服务企业自身专业性特征通过外部客户网络视角进行企业能力提升的研究是一大特色。Awuah(2008)通过对专业服务企业与客户之间互动机理的分析,指出对于专业服务企业而言,重要客户既接受企业提供的专业服务产品,也为专业服务企业提供高频度的支持,这些促使企业通过创新来提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除此之外,Awuah还认为组织的能力还与交易网络中的第三方紧密有关,企业的内在能力、活动和资源与这些主体密切相连。Snehota(1990)持相近观点,认为组织的专业能力通过与网络中其他主体间的双向学习和经验获得,组织的内在能力、活动和资源与关系网络中主体密切相连,他们和客户互相学习,互相适应。组织能力发展受到组织外部互动、组织间共同学习以及组织间相互适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组织间互动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输入输出,另一方面可以相互利用其他主体的能力并籍此提升自身能力。组织间的共同学习,则有助促进组织发现和利用机会,并强化各自的能力。网络中的组织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源于组织间网络中任何一端的变化,都会促使其他主体及时适应和改变进行能力提升以应对新变化。

当然,除了外部因素对于组织能力的影响之外,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组织内部因素对能力的影响,尤其关注专业服务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对于能力的作用影响。合伙制是专业服务企业的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Maister(1993)关注这一制度形式下合作人本身对于组织能力的影响,认为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合伙人具有一定的联系,合伙人自身拥有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同时通过对于新员工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促进组织的内在能力不断累积和提升,直接提升组织的声誉,从而促使组织外在能力的增强。Greenwood(1990)则更关注于合伙制的研究,他指出专业服务企业多采用合伙制的形式,具有相对平等地位的合作人在决策过程中“谈判、商议、妥协”,执行战略方向的重心依赖于广泛的接受和对于专业性的维护,而不是企业在资源上的控制,因而专业服务企业的治理结构能够更有效地维护专业性和实现组织承诺,但是这一治理结构对于促进市场渗透、客户增长等外在能力提升上则效果不大。这一观点的提出,事实上是洞察到了合作制中民主化决策的特征。在效率和公平两者取舍之中,专业服务企业合伙人间独特的决策形式更倾向于对公平的恪守,因而从流程和结果上可以尽可能兼顾到各合伙人的利益和诉求,但是这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组织的决策效率。

结论和展望

资源和能力是组织战略成长的基础。从资源来看,有内部和外部资源之分。以专业人员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是专业服务企业最重要的内部资源,具有专业性、稀缺性和难以复制性等特征。毋庸置疑,专业人员与客户面对面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客户对于企业的信赖,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客户源,对于提升组织绩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也有学者对于由于这种过于紧密的组织人员与客户联系表现出担忧,担心组织专业人员流失后引起客户流失连锁反应,因此有学者提出非人力资源来实现人力资源的专业化以增强人力资源对于特定专业服务企业依附度的对策。从外部资源看,外部客户和社会网络对于专业服务企业影响尤为重要。企业与价值链上客户的频繁交流可以促进知识共享,为专业服务企业提供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机会,对于专业服务企业赢得和维持客户意义重大。从社会网络视角的资源研究将专业服务企业放置于一个更大的空间,广泛的社会联系可以增强组织间的各种联结,促进社会主体间的知识分享。对于提供知识服务的专业服务企业而言,网络资源越丰富,专业服务企业获得经验和知识则越多,知识创造和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endprint

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可以通过与社会网络中其他主体间的双向学习和经验共享获得,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受到企业外部互动、不同组织间的共同学习以及相互适应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促进组织能力的提升。专业服务企业嵌入特定的处于发展的特定网络中,组织所处网络中微弱的变化,通过网络中组织间的传递都会成为专业服务企业能力提升以应对新变化的动力。除此以外,包括治理结构和合伙人在内的一些内部因素也会对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提升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专业服务企业合伙制形式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合伙制对于组织专业性维护和实现组织承诺等组织内在能力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市场开发和拓展等外向能力的提升,则由于合作制本身相对缓慢的民主决策流程而受到一定的诟病。

综上所述,目前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已经日趋完善,成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基本实现了构建。为了进一步强化和促进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未来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索:一是社会网络对于组织成长的作用机理研究方面。目前社会网络对于组织成长的研究多见于作用功能影响方面,作用机理方面虽有一定研究,但是总体研究尚不深入,尤其社会网络在创新和组织学习中对于专业服务企业作用的方向和路径、不同主体对于专业服务企业的作用影响大小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涉足不深,这是当前专业服务企业成长研究中存在的理论短板。二是资源和能力研究方面。目前对于专业服务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研究还不够丰富,特别是针对专业服务企业能力的研究方面,对于专业性对组织能力的影响、专业服务企业能力构成、专业服务企业资源和能力对于战略的作用和影响机理等方面还不够明晰。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研究对于专业服务企业战略形成意义重大,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三是战略创新方面 。目前对于包括专业服务企业在内的服务企业多沿用制造业的传统战略范式进行企业战略成长的研究,这显然忽视了服务企业自身的企业特质,这对于制定科学的、具有一定适应性的专业服务企业发展战略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要紧扣专业服务企业的企业特质,发掘专业服务企业所独具的企业特征,并据此建立适应专业服务企业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Doucet, Thomas A., Russell M. Barefield. 1999. Client Base Valuation: The Case of a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44(2)

2.Michael A. Hitt, Leonard Biermant, Katsuhiko Shimizu, Rahul Kochhar, 2001.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4(1)

3.Biong, Harald, Arne M. Ulvnes.2011.If the Supplier's Human Capital Walks Away, Where Would the Customer Go? [J]. 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18(3)

4.Natti, S., Ojasalo, J. Loose .2008.coupling as an inhibitor of intenal customer knowledge transfer: findings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in B-to-B professional services [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23(3)

5.Comer J M, Zirger B J. 1997.Building a supplier-customer relationship using joi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6(2)

6.Lichtenthaler U. Open innovation in practice:An analysis of strategic approaches to technology transactions[R].Paper presented at 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8

7.Prahalad, C. K., & Ramaswamy, V. 2000. Co-opting customer compete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

8.Lundkvist A, Yakhlef A. 2004.Customer involvement in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A conversational approach[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14(2/3)

9.Miklos Sarvary. 1999.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in the consulting industry[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1(2)

10.Gummesson, E. Total relationship marketing: Marketing management,relationship strategy andCRMapproaches for the network economy (2nd ed.) [M].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2002endprint

11.Awuah, Gabriel Baffour .2008.Analyzing Customer-Orientation Practices of Firms from a Wider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15(1)

12.Gabriel Baffour Awuah. 2007. A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s competence development[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6)

13.Prahalad C K, Hamel G. 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1(3)

14.Lei. D.. Hitt. M. A., & Bettis. R. 1996. Dynamic core competence through meta-learning and strategic contex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2

15.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97

16.Snehota, I. [D].Notes on a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Uppsal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Business Studies. 1990

17.Maister, D. H. Managing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3.16

18.Greenwood, R., Hinings, C. R., & Brown, J. 1990. “P2-Form”strategic management: Corporate practices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长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