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一、电视新闻播音语言个性化的内涵
随着新闻以传者为主向以受众为主的转变,个性化播音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闻生活化的具体表现。
(一)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一般特点
播音语言的一般特点可以归纳为“三性”、“三感”,即“规范性”、“庄重性”和“鼓动性”以及“时代感”、“分寸感”和“亲切感”。播音语言的“三性”、“三感”适用于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因此,电视新闻播音语言也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1.规范性
语言要有章法,尤其是播音语言。作为广播电视的应用语言,本应有其语音、词汇、语法不可或缺的普通话规范性,至少是趋于,或者说是追求标准的普通话。
2.庄重性
播音要有气势,播音员的随意含糊,会“稀释”信息的准确可靠,所以播音员要培养自己的气势。这种气势包括厚实的语言功力、心理松弛的素质和外在自信、冷静、理性的气质。
3.鼓动性
今天,广播电视仍是绝对主流强势媒体。作为大众传媒,不仅要上情下达,也要下情上达;不仅要跟党走,而且要让观众易于接受,符合观众的口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鼓动性,体现在重音、停连等播音技术上,以及语气、态度的拿捏;或许最终的形式,体现在这些表象上面,但最具鼓动性的播报,是播音员思考编辑、记者的意图以及所播报新闻的内容。
4.时代感
媒介与社会变迁是可见可感的,从最初的口口相传,到纸媒的出现,到无线电广播的出现,到电视广播的出现,再到以互联网广播为主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作为一个大概念,播音员作为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新职业,无不体现着时代的特征。
5.分寸感
有声语言的难点,同时也是魅力点,就是其分寸感,多一点少一点,强一点弱一点,浓一点淡一点,快一点慢一点,都是很讲究的。基调、节奏和语气都体现出分寸把握的艺术。
6.亲切感
播音员是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是广大受众的播音员,播音员和受众是平等的,所以要有亲切感。
(二)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新特点
电视新闻播音语言在呈现新特点的同时,并没有摒弃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这些优良的传统,反而,新特点与这些优良传统相得益彰,融会贯通,既保证了电视新闻的质量,又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视听。目前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口语化的播报方式增多
播音语言具有庄重性的特点,要求播音员在使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时候,必须保持端庄、郑重的气质和态度,在语流中充满庄重、可信的意味,“庄重而不呆板,活泼而不轻浮。”
2.大量应用新词语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的发展和更新,汉语词汇也出现新的变化,大量反映新事物、新观念的新词语涌现出来,流行起来,波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地方台方言播音增多
播音语言的规范性,主要是指语音、词汇、语法、语流都要符合普通话的要求,遵从普通话的规范。
(三)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个性化与多样性
长期以来,人们谈到电视新闻播音的风格,就认为是:端庄、大方、严肃、认真;播音员口齿清楚、语音准确。
二、电视新闻播音语言个性化的必要性
随着新闻以传者为主向以受众为主的转变,个性化播音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闻生活化的具体表现。
(一)节目个性化的需要
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仅使播音朝着更深的层次发展,也朝着更广的方面发展。节目类型不断细分,根据不同的节目内容,设定不同的节目受体,从而选用不同的节目主持,营造不同的节目风格。只有播音员很好地适应了节目本身的个性化特点,才能让受众很好地接受。
(二)广大观众的要求
播音工作就像一个桥梁,它将发生的新闻事件等内容传递给受众。受众虽然有自己的能动性,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自我认知,但当受众在接收这些信息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受到主持人的影响。
(三)播音员自身修养的需要
播音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这就要求作为创作主体的播音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
三、电视新闻播音语言个性化形成的因素
对于具体的电视节目来说,“个性化”就是节目的风格;而对于具体的电视从业者来说,“个性化”就是个人的创作风格——编辑有编辑的风格,导演有导演的风格,而播音员尤其是新闻播音员,也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
(一)主观原因
首先,不同的性格特点,影响着语言表达的方式,播音员的性格不同,也直接体现着不同的风格。比如虹云的性格较为活泼,其播音显得开朗、洒脱;张悦的性格较为温柔,其播音显得甜美、细腻。
(二)客观因素
其一,任何艺术风格的形成,都同时代密切相关。任何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都带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都“没有能超出他们自己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