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评论——民生新闻主流化的必由之路

2014-11-12 19:33刘薇
记者摇篮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抚顺民生栏目

刘薇

到今年5月13日,抚顺广播电视台的《今日播报》栏目开播整整一年。这一档日播30分钟的民生新闻节目从开播第一天起,收视率在抚顺地面频道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势头,栏目开播的当年即被评为辽宁省名牌栏目。但节目的发展中,我们也和同行们一样,有着诸多的困惑亟待破解。

从2003年推出首档民生新闻栏目《浑河晨讯》,到2007年底集结优势兵力组建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抚顺》,到去年《今日播报》的推出,电视民生新闻在抚顺已走过了整整十一个年头。综观这三档民生新闻栏目,时间一个比一个长,组合拳的劲道一个比一个大,节目影响力一个比一个强,但“天花板”现象始终存在:栏目开播之初都有着高收视率,但收视率达到一个高点之后开始进入平台期,同类题材重复出现……在受众逐渐习惯最初的新鲜感之后,民生新闻琐碎零乱、余味不足的弊病急剧凸显。民生新闻要想寻求突围,获得良性发展和持久的生命力,主流化势在必行。总结来路,特别是《今日播报》开播一年多来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做大做强电视评论是实现民生新闻主流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新闻评论是民生新闻栏目受众的心理需求

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生态,作为主流媒体既要给出更完整的信息,更要给出更深刻的思想——这是《今日播报》开播以来新闻探索的心得。不出思想,不出观念,不出见解,就很难赢得核心竞争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栏目重点打造电视评论,把它作为民生新闻品格的提升、体现主流媒体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应该说民生新闻是最契合民众心理的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它真正的创新与突破正在于实现了“让民做主”、“让民说话”。作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理应搭建一个言论的平台,满足民众对话语权的渴求。同时也使媒体的责任感得到强化,批评监督有了用武之地。这些从根本上代表公众意愿的意见和评论,可以实现其他新闻类节目无法达到的一些深度,给民众带去了切实的利益。

《丧葬费久拖不报为哪般》是《今日播报》播发的一篇报道,反映的是市民李先生在报销母亲丧葬费时遇到的难题。因区划调整,李先生在胜利开发区和新抚区的两个区、多个部门间奔波了七个多月,跑了无数趟,也跑丢了工作,可母亲的丧葬费能否报销还是个未知数。新闻后面我们配发了这样的评论:“七个月过去了,李先生还没从丧母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又陷入办理母亲丧葬费的烦恼之中。他想不明白,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区划调整,竟然打乱了丧葬费正常的办理程序,也打乱了他生活中的所有节奏。总说有事找组织,这咋真有事,找到哪个区的哪个组织都不好使了呢?推来挡去,难不成这区划调整,倒成了调理人、整人玩吗?”评论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准确而生动,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也隐藏其中——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送群众所需。节目播发后,相关领导到李先生家登门道歉并送去了万余元的丧葬费报销款。

二、新闻评论是民生新闻优势和魅力的体现

民生新闻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新闻节目,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新闻前后的串联部分不是生硬的衔接,都有编辑、记者、主持人以个人身份发表的意见和评论。好的民生新闻评论能让从业者赞不绝口,让普通受众津津乐道。更因其代表着群众群体的意见和声音,这必然会吸引整个群体的关注。另外,民生新闻的评论绝大部分是舆论监督的内容,好的新闻评论更容易得到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双重认可。

三个月前,抚顺刚刚进行了一场全市范围内的犬害整治行动。一时间,风生水起,市内犬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可整治容易保持难,行动过去刚刚三个月,犬害卷土重来,屡有市民被咬伤。播发新闻的同时,《今日播报》配发了这样的评论:“大伙说的在理,咱说养狗行,但您得养得文明养得规矩。狗患难除,透露出在整治手段上的失败和无能。在这场人狗较量中,我们屡屡败北,偶尔获得的一点胜出也在随后的反弹中被新一轮狗患猖獗所湮灭,赢得胜利的几率越来越小,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真的找不到一条文明养狗的路吗?”这样的评论反映的是民声、民心、民意,对政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设性,从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功能来看,这样的新闻评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如新闻《高尔山停车场缘何“易进难出”》后配发的评论:“出巨资改造的高尔山风景区,已经考虑到了会游人如织,而且还新建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但是却在细节问题上卡了壳,出现了尴尬局面。这几天的节目中,我们也连续报道了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细节失误,这些看似不大的小问题却是对城市管理的考量。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考虑是否周全,体现的是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不敷衍、不对付,要自觉用挑剔的眼光,把所有细节做到位,这才是城市管理的成功。”类似的新闻评论体现着媒体的职责,体现了媒介的态度和情怀,彰显了民生新闻的魅力,使之风采卓立,别具韵味。

三、新闻评论是民生新闻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媒体自己的声音,对同一新闻现象或新闻事件评析、解读,这不仅是主持人、编导的事情,而且代表着栏目的品位、素养和思想。况且作为媒介,光是发现民生问题还只是表层次的,进而去培育民众的参与意识,监督帮助民众解决问题,引导民众释放情绪,才是更深层次的任务,因为媒介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其实就是一种引导。在信息社会里,“独家新闻”越来越少,独特的报道角度和独特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以舆论监督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新闻评论应是民生新闻高举的一面大旗,非但如此,不仅媒体的公信力难以形成,政府的威信也难以确立。做好新闻评论可以使电视民生新闻收获足够的底气——“我们的选题不怕琐碎,关键是看怎样从琐碎的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的感悟,关键是看能给予人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新闻《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报道的是我市一名高考考生在收到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不幸殒命野浴的事例,多家媒体对这一新闻事件都进行了报道。新闻播出时,我们做出了这样的评论:“一次野浴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一次野浴让一名前途光明的学生花季不再,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这幕悲剧,留给了我们太多的伤感,太多的惋惜。透过这幕悲剧,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学生们众多的课业中,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课。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谈不上任何教育。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唯有这样才能远离危险,类似的悲剧才不会重演。”鲜明提出了“生命教育对学生成长无比重要”的观点。这样的评论使这则新闻跳出了一般的视角,在诸多同类报道中凭借深度和角度脱颖而出,广受好评。

应该说在电视评论方面,《今日播报》还是一个新兵,评论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状态,多由栏目内部“高手”完成。如何利用好新闻评论这一优势资源为民生新闻添色增彩,我们打算三条腿走路,一是引入评论员,二是提炼纸媒体信息,三是挖掘内部评论员队伍。总之民生新闻进入平稳期以后,不能满足于事件的堆积和感官的刺激,必须向观众的精神需求做深度掘进,为受众提供具有含金量的思维方法。只有重视新闻评论,民生新闻才能走得更远,浸透得更深。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抚顺民生栏目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图说抚顺琥珀(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