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汉唐
1924年,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并即将席卷全国。在此社会背景下,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苏联及中共的帮助下创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位于广州东南的黄埔长洲岛,故又称黄埔军校。该校初期规定学制3年,后缩为6个月。从1925年起,还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设立分校。以后学校多次更名,校址迁往多地,最终于1949年迁往台湾高雄凤山。在大陆,黄埔军校共开办23期。
黄埔军校建立以后,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培养出大批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以武装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该校堪称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学校,其学员毕业后大多数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其中有许多人逐步成为高级将领,如宋希濂、黄维、张灵甫等。共产党的许多革命领导者,如周恩来、李富春、陈毅、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萧楚女等都曾在黄埔军校担任学校领导和教员。也有许多共产党员在该校学习后,在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中成为骨干力量。徐向前、陈赓、左权、李之龙、周士弟、徐继慎等为第1期学员;周逸群、卢德铭、李劳工、陈恭等为第2期学员;朱云卿、吴光浩、唐天际、李逸民等为第3期学员;林彪、刘志丹、曾希圣、赵尚志、倪志亮等为第4期学员;陶铸、宋时轮、程子华、许光达等为第5期学员;罗瑞卿、谭希林、赵一曼、郭天民等为第6期学员。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等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第7期学员中不再有共产党人。
黄埔军校第1~18期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会得到1把装饰佩剑,它就是中正剑。而从第19期开始,中正剑停发。停发的原因是,抗日战争及其以前,国民党官佐都系宽边双排孔腰带,可在该腰带上佩挂中正剑,到了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采用美式军服,军服的改变导致宽边双排孔腰带被淘汰,中正剑无处佩挂,从此成为历史。
中正剑不仅是蒋介石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时赠给毕业生的装饰佩剑,而且也被赠给其得力部将以及雄踞一方的各派军阀首领,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在黄埔军校,向毕业生颁发中正剑时举行的仪式非常隆重,以此作为对全体师生进行军人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颁剑仪式上,先由校领导讲话,对毕业生提出勉励,继而由毕业生学生代表领剑,进行慷慨激昂的宣誓。整个会场庄严肃穆,未毕业的在校学生也在这一场景中深受感染,期待着毕业领剑那一刻的到来。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中正剑因剑柄上刻有“校长蒋中正赠”或“校长蒋中正授”字样而得名中正剑。黄埔军校1~16期毕业生得到的中正剑,其铭文为“校长蒋中正赠”,而17~18期毕业生得到的中正剑,其铭文改为“校长蒋中正授”。“赠”与“授”二字虽近义,但二者的内涵有所差异,凡是将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都可用“赠”来表示,而“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赠送场合。
早期的中正剑剑柄铭文曾刻有“亲爱精诚”字样。黄埔军校开办之初,首任校长蒋介石以“亲爱精诚”为校训,经过孙中山先生核定后使用。“亲爱”之意是希望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亲相爱”,“精”之意是“精益求精”,“诚”之意是“诚心诚意”。中正剑也称为成仁剑、军人魂短剑。成仁剑的来历是,中正剑刀身上曾刻有“成功成仁”字样。在土地革命时期,蒋介石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军训团团长陈诚发给每一位毕业学员一把刻有“成功成仁”的中正剑。陈诚在向受训弟子们颁发成仁剑时说,要“做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志士”。军人魂短剑的来历是,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训练的目的和方针》训词中提到:这次训练“其唯一的目的,是要先寻着我们军人的灵魂,再来挽回我们整个国家的灵魂!”。当时在训练团团址海会寺前面约200m处,专门建有一座木牌坊,其上高悬蒋介石手书“军人魂”三个大字。而军人魂短剑,即是这一主旨的衍生物。不过至今,尚未见到刻有“军人魂”字样的中正剑。
流传至今的中正剑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黄埔军校军官制式佩剑,即“三朵梅花”型,因其剑柄一侧设有三朵梅花而得名,梅花是当时国民政府的国花。此剑为标准制式,各大博物馆所藏中正剑,大多是这一类型。第二类是黄埔分校剑,包括各黄埔分校、军官训练团佩剑。此剑在抗战之前颁授量较少,抗战时黄埔军校大办分校,剑数激增。黄埔本校所颁中正剑的特点是剑身没有佩者姓名,只有编号,而分校剑则不少可见剑主之名,有的剑有编号,有的则无编号。第三种是所谓“亚中正剑”。“亚中正剑”光怪陆离,品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由于当时国民党并没有强制不允许普通军人、民众佩带和仿造中正剑,于是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大量仿制品。这类剑数量多,种类也五花八门。
各地仿制的中正剑,大多数是手工制品。其中虽有些精品,甚至算是艺术品,但绝大多数质量粗劣,外形也各种各样。有的开刃且极为锋利,有的根本没开刃;有的剑柄包有黄金、白银,甚至镶嵌宝石,有的则是由粗劣的竹木制成。此外,这些剑上的铭文也五花八门,有题赠、有名号、有勉语甚至还有诗词。endprint
在黄埔军校时期所赠授的中正剑,根据当时所面临的情势不同,短剑的品质也有所不同。黄埔军校建校初期经费不足,物质条件较差,校址所在地广州商业比较发达,但仅仅是进出口的港口而已,工业生产水平比不上南京、武汉等传统工业基地,短剑的制造工艺水平也比较落后,所以早期的中正剑品质、档次不高。国民政府在取得北伐胜利以后,在南方各省执政,财力大增,中正剑的制造开始变得精美,所选钢材也更加坚固。黄埔军校在南京、武汉、南昌和长沙设有分校,这些省会城市尤其是武汉的工业基础在当时已有较高水平,其钢铁冶炼和兵工生产发达,故中正剑材质和工艺水平较高,其外观也在此时有所改变,更为精致美观。抗日战争打响后,由于物资匮乏和黄埔军校战时扩充,中正剑的质量又大幅下降。
中正剑当前拍卖的最低成交价达到几十万元人民币。2011年5月,黄埔军校第15期毕业生中正剑在北京保利拍卖行以25万元人民币成交;2012年11月,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生中正剑在上海瑀博国际拍卖行以40.95万元人民币成交。
中正剑的标准式样,在规格方面有着明确规定:全长39cm,剑刃长26cm,剑柄长11.2cm,护手厚0.3cm,剑柄宽3cm,剑鞘长27.5cm,鞘口宽3cm,鞘尾宽2.2cm。剑柄由玳瑁制成,剑柄的两侧及柄首均包铜镀金,上镌梅花纹,玳瑁剑柄上箍以斜形金属线。护手也经过铜制镀金处理,不镌刻花纹。鞘身镀镍,外观呈白色。鞘口及鞘尾均包铜并镌刻花纹,鞘口包铜部分长3.2cm,鞘尾包铜长6cm。剑柄前端设有鞘锁,与剑鞘口部的凹槽配合,以使剑鞘与剑柄牢固锁定。中正剑剑鞘上设有两根挂带,通过挂带将剑佩带在军官腰带上,置于左腰部位。
在国民党军队中,除陆军外,空军和海军都有自己订制的中正剑。其中以空军的中正剑质量最精良,除了钢材和外饰较好以外,空军中正剑的剑柄上设有一只由铜雕刻成的鹰,精美且威武。
大连汉威金属公司制作出现代版中正剑,其以黄埔军校时期的军官制式中正剑为模板,忠实再现出该剑的原貌。
现代版中正剑由剑身、剑柄、剑鞘及挂带组成。全剑质量为0.48kg(含剑鞘及挂带),剑身及剑柄的质量为0.26kg,全剑长39cm,剑刃长27cm,剑柄长11cm,规格尺寸与标准原型剑相当。
剑身
剑身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硬度为HRC54-56,表面经高度抛光处理,熠熠生辉。剑身两侧加工有剑刃,两侧中部均加工有血槽,刃尖部圆润而厚实。
剑柄
剑柄前部设有铜制护手,护手的两端呈球形。剑柄由仿玳瑁材料制成,仿玳瑁材料外部缠绕有螺旋状镀金金属丝。剑柄的两面加装有较宽的镀金金属板,一侧的金属板上设有黄埔军校“亲爱精诚”四字校训及三朵梅花图案,另一侧的金属板上设有六朵梅花图案。
剑柄前部设有按钮式鞘锁装置,鞘锁装置由鞘锁、按钮及弹簧等组成。剑鞘口部设有凹槽,当短剑插入剑鞘内到位时,鞘锁即卡入剑鞘的凹槽内,使短剑牢固地与剑鞘结合在一起。按下按钮后,鞘锁从剑鞘的凹槽内解脱,此时可拔出短剑。
剑鞘
剑鞘的内芯由木材制成,木材外部包覆抛光钢片,鞘口及鞘尾则包覆有镀金装饰件,装饰件表面均制有梅花图案。
挂带
挂带由真皮制成,下部设有鞘套,剑鞘插入其中,剑鞘不能从挂带上取下。从挂带鞘套两侧伸出两根皮带,用于佩挂在使用者的腰间皮带上。挂带皮带上设有带钩的金属环,且皮带上有若干孔眼。佩挂时,将挂带皮带穿过佩用者腰间皮带,并将挂带皮带一端穿入金属环,用金属环上的钩穿过合适孔眼即可。挂带皮带上还设有皮制挂环,为防止佩剑时挂带一端晃动,可将其插入挂环中。
现代版中正剑力图忠实再现原型标准版中正剑,以作为那个时代的记录符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