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明
摘 要:该文通过实例,分析连续箱梁满堂钢管支架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支架 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031-05
1 工程概况
本桥设计桥面宽度19 m,支架围蔽范围为22 m,原旧路六车道和两侧非机动车道总宽35 m,扣除围蔽范围外两侧剩余通车宽度为6.5 m,当地交警规定两侧通行宽度不少于8 m,根据交警的要求必须对两侧人行道拓宽处理。
该桥为现浇连续箱梁鱼腹式结构,桥跨起点桩号为K26+913.105,终点桩号为K27+321.895,桥梁孔径布置为3×25+3×25+3×35+3×25+3×25 m,共5联,桥梁总长408.79 m。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下部结构为花瓶式墩台,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鱼腹式连续箱梁,箱梁均为四室式等截面。箱梁底至现有地基净高为2.5~6.5 m左右,地基比较好,除中间1.5 m绿化带外,大部分为厚度25 cm的混凝土路面,绿化带及承台基坑位置需要换填处理,并浇筑不少于20 cm厚的C25混凝土。
2 钢管支架设计方案及验算书
连续箱梁现浇支架采用Ф51×3.0 mm 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架高度为2~6.5 m。基底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立杆布置。支架立杆空心板位置按顺桥向距离按60 cm,横桥向按60 cm布设,腹板的位置按照纵向间距为60 cm,横向间距为30 cm布设。
水平杆布置。横杆按照120 cm步距设置,每一层均设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最底一层的水平杆距离地面为10 cm左右,水平杆交叉于每根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
竖向剪刀撑。纵横方向每3 m左右设立剪刀撑,两侧面及端面全部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钢管下方受力于地面,顶面延伸至模板底部,剪刀撑利用旋转扣件固定。
水平剪刀撑。在底、中、顶部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用旋转扣件固定。
钢管立杆上方用顶托螺栓进行竖向调节,顶托螺栓长度为70 cm,调节螺栓伸出长度不能大于30 cm,钢管立杆下方用100 mm×100 mm×5 mm钢板垫片,钢板垫片底面铺设2000 mm× 150 mm×50 mm的厚木板。具体详见“现浇箱梁支架布置示意图”。计算书按照荷载最不利情况计算。编制计算书按照支架高6.5 m,跨径最大35 m计算。
2.1 支架受力检算
本桥连续箱梁全部为等截面鱼腹式箱梁,两侧为弧型,梁底宽为12.9 m,梁顶宽为19 m,梁最高位置为1.9 m,腹板厚为0.5 m,空心板上下各0.25 m,根据图纸内容,对支架进行检算分为两部分:腹板位置及空心板位置(见图1)。
2.1.1 腹板位置
(1)钢管支架布置以60×30 cm布置考虑,钢筋砼重量以26 kN/m3计,腹板位置按实体计算,按照1.9 m的厚度。
则单位面积承重为:
q1=26×1×1.9=49.4(kN/m2)
由于钢管布置为60 cm×30 cm,则
单根承载力为:0.6×0.3×49.4 kN/m2=8.892 kN/根)
(2)底模及内模构造荷载。
取q2=5 kN/m2
(3)钢管支架自重(按6.5 m高度计算)。
①立杆自重(采用Ф51×3.0 mm钢管单位重量为3.55 kg/m)。
q3-1=6.5 m×0.0355 kN/m =0.2308(kN/根)
②可调托座。
q3-2=1个×0.045 kN/个=0.045 (kN/根)
③横杆自重(步距1.2 m,考虑6层计算,纵横方向)。
q3-3=(0.6×6+0.3×6)×0.0355 kN/m=0.1917(kN/根)
④扣件自重。
直角扣件:q3-4=(6×2)个×0.0132 kN/个=0.1584(kN/根)
对接扣件:q3-5=1 个×0.0184 kN/个=0.0184(kN/根)
所以扣件式钢管支架自重:
q3=q3-1+q3-2+q3-3+q3-4+q3-5
=0.2308+0.045+0.1917+0.1584+0.0184=0.6443(kN/根)
(4)施工活荷载(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4.2.2表中结构脚手架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以3 kN/m2计,基于安全考虑,取5 kN/m2)
q4=5 kN/m2
(5)单根钢管设计轴向力。
荷载组合:
施工恒载:
NGK=(q1+q2)×0.6×0.3+q3
=(49.4+5)×0.6×0.3+0.6443
=10.4363(kN/根)
活荷载:NQK=q4×0.6×0.3= 5×0.6×0.3=0.9(kN/根)
轴向力:N=1.2 NGK+1.4 NQK
=1.2×10.4363+1.4×0.9
=13.7834(kN/根)<29.2(参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89表8-34)
根据计算结果,安全系数为2.12,立杆轴向力满足要求。
(6)钢管支架的稳定性检算。
单根钢管截面面积:A=452.0 mm2;回转半径:i=1.70 cm(取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P50页,(JGJ130-2001)附录B表B)endprint
由于λ=l0/i=(h+2a)/i=(120+ 2×25)/1.70=100
查得φ=0.537(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录C表C)
Nj=NGK+NQK=10.4363+0.9=11.3363 kN
Nj/(φ×A)=11.3363/(0.588×452)
=42.7 MPa≤205 Mpa(其中,Q235 钢管容许应力为205 Mpa)(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1.6表5.1.6)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钢管立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安全系数205/42.7=4.8,其中未计算剪刀撑重量。
(7)扣件受力分析。
对于底板及腹板位置钢管均采用搭接控制标高,主要依靠扣件进行受力,现我部施工的搭接全部采用三扣件搭接,现对扣件抗滑力进行验算:
从整体验算结果可知:
单根钢管承载力为:13.7834 kN/根
单个扣件受力为:
13.7834/3=4.594 kN/个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1.7中知: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为8.0 kN,所以扣件抗滑符合要求。
本项目支架高度6.5 m左右,扣除底部木垫板及顶部顶托螺栓和双层木方大约不足6 m高,一根钢管为6 m,所以不需要驳接。
2.1.2 空心板位置
(1)支架布置以60×60 cm布置考虑,钢筋砼重量以26 kN/m3计,空心板上下各0.25 m厚,则单位面积承重为:q1=26×.5×1=13(kN/m2)
由于钢管布置为60 cm×60 cm,则
单根承载力为:
0.6×0.6×13 kN/m2=4.68(kN/根)
(2)底模及内模构造荷载。
取q2=5 kN/m2
(3)钢管支架自重(按6.5 m高度计算)。
①立杆自重(采用Ф51×3.0 mm钢管单位重量为3.55 kg/m)
q3-1=6.5 m×0.0355 kN/m=0.2308(kN/根)
②可调托座。
q3-2=1个×0.045 kN/个=0.045 (kN/根)
③横杆自重(步距1.2 m,考虑6层计算,纵横方向)。
q3-3=(0.6×6+0.6×6)×0.0355 kN/m=0.2556(kN/根)
④扣件自重。
直角扣件:q3-4=(6×2)个×0.0132 kN/个=0.1584(kN/根)
对接扣件: q3-5=1 个×0.0184kN/个=0.0184(kN/根)
所以扣件式钢管支架自重:q3=q3-1+ q3-2+q3-3+q3-4+q3-5
=0.2308+0.045+0.2556+0.1584+0.0184
=0.7082(kN/根)
(4)施工活荷载(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4.2.2表中结构脚手架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以3 kN/m2计,基于安全考虑,取5 kN/m2)
q4=5 kN/m2
(5)单根钢管设计轴向力。
荷载组合:
施工恒载:
NGK=(q1+q2)×0.6×0.6+q3
=(13+5)×0.6×0.6+0.7082
=7.1882(kN/根)
活荷载:NQK=q4×0.6×0.6=5×0.6 ×0.6=1.8(kN/根)
轴向力:N=1.2 NGK+1.4 NQK
=1.2×7.1882+1.4×1.8
=11.1458(kN/根)<29.2(参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89表8-34)
根据计算结果,安全系数为2.62,立杆轴向力满足要求。
(6)钢管支架的稳定性检算。
单根钢管截面面积:A=452.0 mm2;回转半径:i=1.70 cm(取值参照人民交通出版社《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438页,表13-4)
由于λ=l0/i=(h+2a)/i=(120+2× 25)/1.70=100
查得φ=0.588(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录C表C)
Nj=NGK+NQK=7.1882+1.8= 8.9882 kN
Nj/(φ×A)=8.9882/(0.588×452)
=33.8 MPa≤205 Mpa(其中,Q235 钢管容许应力为205 Mpa)(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1.6表5.1.6)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钢管的稳定系数为6.06,钢管立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其中未计算剪刀撑重量。
(7)扣件受力分析。
对于底板及腹板位置钢管均采用搭接控制标高,主要依靠扣件进行受力,现我部施工的搭接全部采用三扣件搭接,现对扣件抗滑力进行验算:
从整体验算结果可知:
单根钢管承载力为:11.1458 kN/根
单个扣件受力为:11.1458/3=3.72 kN/个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1.7中知: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为8.0 kN,所以扣件抗滑符合要求。endprint
本项目支架高度6.5 m左右,扣除底部木垫板及顶部顶托螺栓和双层木方大约不足6 m高,一根钢管为6 m,所以不需要驳接。
2.2 纵横木楞力学验算
纵横向木楞采用10×10 cm方木,材质为松木,按较低强度等级TC13取职,抗弯允许应力fm=13(N/mm2),顺纹抗剪fv=1.4(N/mm2),横纹局部承压fc90=2.9(N/mm2),弹性模量E=10000(N/mm2),露天折减系数为0.9,在生产性高温影响下,木材表面温度达40~50 ℃折减系数为0.8。A=100 cm2,I=833 cm4,Wa =167 cm3。(以上取值参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76表8-6)
按最不利荷载位置计算。
2.2.1 箱梁混凝土荷载
支架布置以60×60 cm布置考虑,钢筋砼重量以26 kN/m3计
每延米重量为:36.1×1×26=938.6 (kN)
则单位面积承重为:q1=938.6 kN/(19×1)=49.4(kN/m2)
2.2.2 施工荷载
(1)底模及内模构造荷载。
取q2=5 kN/m2
(2)其他活荷载。
取 q4=5 kN/m2
2.2.3 荷载组合
由于钢管布置为60 cm×60 cm,则
q=q1+q2+q4=(49.4+5+5)×0.6×0.6=21.384(kN/m)
即q=21.384×1000
=2.1384×104(N/m)
2.2.4 木楞跨中弯矩
Mmax=ql2/8=2.1384×104×0.62/8=962(N·m)
2.2.5 弯应力
σm=M/Wa=962/(167/1000000)= 5.76×106 (N/m2)
即σm =5.76×106/1000000
=5.76(N/mm2)﹤fm=9.36(N/mm2)
其中:fm=13×0.9×0.8=9.36 (Nmm2)
安全系数为:9.36/5.76=1.63,满足要求
2.2.6 局部承压力
荷载:q×0.6/2=2.1384×104× 0.6/2=6415(N)
承压应力:6415/(100×100)=0.6415(N/mm2)﹤fc90=2.088(N/mm2)
其中:fc90=2.9×0.8×0.9=2.088(N/mm2)
安全系数:2.088/0.6415=3.25,满足要求
2.2.7 剪应力验算
荷载:6415(N)
剪应力:6415/(100×100)=0.6415 (N/mm2)﹤ fv=1.008 (N/mm2)
其中:fv=1.4×0.8×0.9=1.008 (N/mm2)
安全系数:1.008/0.6415=1.57,满足要求
2.3 地基承载力计算
按最不利位置计算荷载组合,单根钢管轴向力为:
荷载组合:N=1.2 NGK+1.4 NQK
=1.2×10.4363+1.4×0.9
=13.7834(kN/根)
由于钢管底下垫10×10 cm的钢板垫片,单位面积荷载为:
13.7834×1000/(100×100)=1.378 (N/mm2)
原有地基大部分均为混凝土路面,厚度为25 cm,老路面都经过大型车辆的长期行使,稳定性比较强,不需要重新换填处理,只有承台基坑周围和中央绿化带需要处理,处理方法是(见图2)。
基坑处理分底层、中层、或面层。
底层采用基坑所开挖时比较好的河砂回填,不足部分从外面购进,回填采用灌水密实法施工。
中层采用石渣或混凝土碎块回填,石屑嵌缝,厚度不少于60 cm,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面层利用厚20 cm以上的C25混凝土浇筑。
地基通过混凝土处理后,混凝土的承载力取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附表5-1岩石承载力标准值的最低值计算,按强风化软质岩层为200 Kpa。
P≤fg
P=N/A=13.7834×1000/(100×100)=1.378(N/mm2)
fg=kg·fgk=1×200=200 Kpa
=200×1000/(100×100)=20(N/mm2)
P≤fg=1.378≤20
承载力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2.4 支架地面排水
本桥支架位置的地面大部分为原来的旧混凝土路面,横坡度为2%,可以满足地面排水的要求,在承台和绿化带修补位置利用换填处理,表面浇筑混凝土,并按照2%的横坡度进行找平修复,整个支架范围的地面全部为混凝土硬化,利用道路两侧的雨水口排泄,地表面不会有积水出现,完全满足地面排水要求。
2.5 钢管支架验收
组织相关部门在支架搭设完善后对所有的钢管、扣件及顶托螺丝进行外观检查,仔细检查立杆、纵横水平杆等间距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扣件的扭力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扣件扭力应控制在40~65 N/m之间;外观抽查结果应保证钢管及其配件等无锈蚀及变形;发现有问题的钢管及扣件等及时更换,对检查合格的支架进行验收和明示。
支架整体验收表格:(1)支架验收明示牌(表格省略)。(2)满堂支架搭设检查验收表(表格省略)。endprint
2.6 支架预压
考虑梁体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按设计要求对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采用砂袋预压,预压重量按现浇箱梁自重的1.15倍,预压时间根据地质情况、梁体重量、支架类型等确定。
支架预压目的:为消除支架在搭设时接缝处的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非弹性沉陷后而获得稳定的支架,应逐孔进行预压。通过进行沉降观测来获得支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数据,确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使箱梁在拆卸支架后获得符合设计的标高和外形。
预压:支架预压时因考虑到堆载的物品和施工过程中工人的操作误差等因素,则取1.1的不均匀系数。用编织袋装砂作预压材料,砂袋的堆积高度按梁体自重分布曲线图变化取值布置,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布与梁体荷载的分布相吻合,堆载施工要均衡,码放要规范,杜绝过多超载。
监测点布设:在堆载区设置系统测量点,测量点根据箱梁的重量最大的位置布设,横向每个断面在底板左右距中心线5.4米处、底板中线处共布置三个监测点,纵向布设于跨中、1/4处、1/8处、每跨两端,同时在模板布点相应的支架基础上设置相同的监测点(见图3)。
同时在距离墩台1.5 m及跨中的位置设置地面观测点,每个位置分布左中右三个观测点,每跨地面为九个观测点,每次与支架观测点同时观测。
观测点示意。
监测方法:为了找出支架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弹性变形,观测时间为满载测一次,满载后6 h测一次,满载后12 h测一次,满载后24 h测一次,满载后36 h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卸载后,根据所观测的标高数据计算出塑性沉降和弹性沉降。一般弹性变形会随着卸载逐步恢复到原位。根据弹性变形预留预拱度以消除弹性变形引起的结构物变形。在监测过程中要报监理全程跟踪联测。
控制预压时间最主要的因素是沉降速度。只有当沉降稳定后,才能停止预压。一般认定连续24 h内累计沉降不超过1.5 mm,即沉降已稳定,方可浇筑箱梁混凝土。
沉降观测一直持续到整个箱梁浇注完毕,特别要注意砼浇注时支架的沉降。浇注时,若支架沉降超过预压沉降观测时预留沉降量时,应立即停止浇注,进行技术分析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事故的发生!
预压注意事项:整孔范围内分层堆码直至整孔支架预压重量满足要求,且不得分块小范围集中堆码,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降;机械堆码时应整齐,不乱堆放。
3 现浇箱梁施工危险源分析、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见图4)
对本工程危险源进行危险源辨析,本工程重大危险源有四个:触电事故,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交通事故。
3.1 应急方案处理领导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危险点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做到及时、迅速、有效地进行抢险,将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应急事件处理小组。
3.2 触电事故危险性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所在地方的天气潮湿,给电气设备防漏电,施工人员的防触电工作带来较高的要求;同时,电气作业贯穿施工过程的各个角落,给防止触电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加上电的特殊性,防触电工作将是本工程的一大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涉及电气作业的施工活动主要包括:现场通电、操作、维修机电设备、支塔临设施工,焊接作业等。涉及人员包括专业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
3.2.1 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1)安全用电组织保证措施。成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的管理制度,电气检修安全操作监护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宿舍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交底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上、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并注明交底日期。
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检测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可靠,并作好记录。
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巡视和定期维修工作,每周检查一次漏电开关的动作情况,并做检查记录。
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护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用电的意识,做到不私接电气设备,不乱动开关设备,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电工处理。
(2)安全用电技术保证措施。本工程采用三相五线制TN-S供电系统,采用接零与漏电保护同时做到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工作面使用的机械设备不小于三级漏电保护,并有保护接零保护。
设备安装前后必须进行绝缘遥测,遥测合格才能允许投入使用,而且必须定期对设备和线路进行绝缘遥测检查,风雨过后增加一次测试,并作好记录。
保护零线严禁通过任何开关和熔断器,保护零线,除了在工作接地线或总配电箱电源侧从零线引出,在任何地方不得与工作零线有电气联接。特别注意在配电箱中的接线,防止通过铁质箱形成电气连接。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线。
重复接地必须接在保护零线上,工作零线上不能重复接地。振动设备上保护接零线不少于两处。
照明和动力电缆安装在线路同一侧,分层架设,电缆悬挂高度距地面不小于2 m。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使用36 V和36 V以下安全电压变压器设置于安全、干燥处,并作好保护接零。endprint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防止“一闸多用”带来误动作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开关箱内除应设过负荷及短路保护装置外,还必须设置隔离开关及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装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一般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 s),并具有合理的分级配合。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严禁用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救援人员严禁用手直接解除触电人员,应先断电或采取防护措施后救援,防止二次伤害。
3.2.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揪、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版、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触电的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
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平放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
抢救过程中尽快将事故情况向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汇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根据事故情况大小想上级主管部门、安检、公安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
(2)触点事故应急救援注意事项。A 未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B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C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在地摔伤或摔死造成二次伤害。D夜间发生触电时,应考虑切断电后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3.3 物体打击事故危险性分析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业常见的事故伤害之一,物别是在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现象严重,作业场地狭小的作业环境中时常出现。这就是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3.3.1 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上行走。
安全通道周围应搭设网棚,上部设防护棚。
吊装作业时,下方施工人员必须躲避至安全范围之内方可进行吊装。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堆放杂物。
高处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下方不得有人员通过或逗留,要注意部件落下伤人。
散装物料必须捆扎牢固或放在可靠的容器中,方可起吊。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做好机械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防止机械安全性能失效造成的物体打击事故发生。
3.3.2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响应
放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在移动颅脑损伤的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状态,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现颇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包扎创口。
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送医院救冶,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误吸。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3.4 高空坠落事故危险性分析
高空坠落是五大伤害之一,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常见为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位置坠落,也有从地面踏空坠入洞、坑、沟等伤害。
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1)高处施工应系好安全带,并挂好固定在高处稳固的地方。(2)设施必须牢固,物件必须放稳。(3)不违章攀缘、不违章作业和不高空抛物。(4)按要求设置做好临边防护。
3.5 交通事故危险性分析
由于本工程位中心区,既有道路车流量大,交通导改后,施工人员进出场地均需通过既有道路,防止过往车辆及施工车辆撞伤是另一危险源。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进入工地。
(2)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进行防护,要求着装统一,不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人员行走只能在围蔽范围内活动,防护人员要防止车辆逆行。
(4)围蔽以外严禁堆放材料,防止影响行车交通。
(5)测量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反光衣。endprint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防止“一闸多用”带来误动作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开关箱内除应设过负荷及短路保护装置外,还必须设置隔离开关及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装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一般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 s),并具有合理的分级配合。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严禁用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救援人员严禁用手直接解除触电人员,应先断电或采取防护措施后救援,防止二次伤害。
3.2.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揪、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版、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触电的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
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平放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
抢救过程中尽快将事故情况向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汇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根据事故情况大小想上级主管部门、安检、公安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
(2)触点事故应急救援注意事项。A 未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B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C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在地摔伤或摔死造成二次伤害。D夜间发生触电时,应考虑切断电后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3.3 物体打击事故危险性分析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业常见的事故伤害之一,物别是在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现象严重,作业场地狭小的作业环境中时常出现。这就是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3.3.1 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上行走。
安全通道周围应搭设网棚,上部设防护棚。
吊装作业时,下方施工人员必须躲避至安全范围之内方可进行吊装。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堆放杂物。
高处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下方不得有人员通过或逗留,要注意部件落下伤人。
散装物料必须捆扎牢固或放在可靠的容器中,方可起吊。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做好机械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防止机械安全性能失效造成的物体打击事故发生。
3.3.2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响应
放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在移动颅脑损伤的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状态,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现颇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包扎创口。
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送医院救冶,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误吸。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3.4 高空坠落事故危险性分析
高空坠落是五大伤害之一,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常见为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位置坠落,也有从地面踏空坠入洞、坑、沟等伤害。
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1)高处施工应系好安全带,并挂好固定在高处稳固的地方。(2)设施必须牢固,物件必须放稳。(3)不违章攀缘、不违章作业和不高空抛物。(4)按要求设置做好临边防护。
3.5 交通事故危险性分析
由于本工程位中心区,既有道路车流量大,交通导改后,施工人员进出场地均需通过既有道路,防止过往车辆及施工车辆撞伤是另一危险源。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进入工地。
(2)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进行防护,要求着装统一,不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人员行走只能在围蔽范围内活动,防护人员要防止车辆逆行。
(4)围蔽以外严禁堆放材料,防止影响行车交通。
(5)测量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反光衣。endprint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防止“一闸多用”带来误动作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开关箱内除应设过负荷及短路保护装置外,还必须设置隔离开关及漏电保护器,且漏电保护器装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一般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 s),并具有合理的分级配合。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严禁用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救援人员严禁用手直接解除触电人员,应先断电或采取防护措施后救援,防止二次伤害。
3.2.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揪、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版、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触电的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
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平放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
抢救过程中尽快将事故情况向项目部应急处理小组汇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根据事故情况大小想上级主管部门、安检、公安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
(2)触点事故应急救援注意事项。A 未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B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C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在地摔伤或摔死造成二次伤害。D夜间发生触电时,应考虑切断电后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3.3 物体打击事故危险性分析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业常见的事故伤害之一,物别是在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现象严重,作业场地狭小的作业环境中时常出现。这就是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3.3.1 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上行走。
安全通道周围应搭设网棚,上部设防护棚。
吊装作业时,下方施工人员必须躲避至安全范围之内方可进行吊装。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堆放杂物。
高处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下方不得有人员通过或逗留,要注意部件落下伤人。
散装物料必须捆扎牢固或放在可靠的容器中,方可起吊。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做好机械设施的日常检查工作,防止机械安全性能失效造成的物体打击事故发生。
3.3.2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响应
放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在移动颅脑损伤的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状态,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现颇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包扎创口。
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送医院救冶,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误吸。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3.4 高空坠落事故危险性分析
高空坠落是五大伤害之一,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常见为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位置坠落,也有从地面踏空坠入洞、坑、沟等伤害。
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1)高处施工应系好安全带,并挂好固定在高处稳固的地方。(2)设施必须牢固,物件必须放稳。(3)不违章攀缘、不违章作业和不高空抛物。(4)按要求设置做好临边防护。
3.5 交通事故危险性分析
由于本工程位中心区,既有道路车流量大,交通导改后,施工人员进出场地均需通过既有道路,防止过往车辆及施工车辆撞伤是另一危险源。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进入工地。
(2)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进行防护,要求着装统一,不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人员行走只能在围蔽范围内活动,防护人员要防止车辆逆行。
(4)围蔽以外严禁堆放材料,防止影响行车交通。
(5)测量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反光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