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情感积淀,有效体验文本

2014-11-11 01:59方丽
科教导刊 2014年28期

方丽

摘 要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阅读体会以及新课程,提出语文文本阅读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笔者在提出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积淀,有效体验文本的意义后,针对课堂现状进行思索,提出该如何激发学生已有积淀的情感的方法,让学生有效地体验文本。

关键词 激发情感积淀 深入文本 有效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相近或相似的经历,能引起人的共鸣,引发人们探究的热情。在新课程提出语文文本阅读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时,笔者认为如何激发学生已有积淀的情感,深入有效地感悟文本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内心积淀情感的意义

(1)《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沟通,与实践的沟通,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产生共鸣,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读书亦须多阅历”。“文革”期间,俞平伯经历了茅屋被风卷的事后,他写道“昔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卷我屋上三重茅,今日方有真切之感,而老杜之襟怀真挚旷达,古贤真不可及。”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刻的人生体验原本是阅读体验的“根”。①

“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因为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也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生命,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这一切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在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语言中的。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因而,从根本上来说,也就谈不上可分析性。”②因此将学生记忆深处的宝藏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同身受,更能深入地挖掘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 当下课堂教学的现状

平日里,我们往往以一种固有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着教师自己解读的观点。遇到解读的难点时,教师往往引用课外的资料作为自己解读的凭借,来证明自己解读的合理性。这样往往会架空文本,一厢情愿地帮学生理解文本,让学生缺乏深入思考。有时即使提出了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也往往带有强迫性,让学生不喜欢。弗莱雷说“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师不能替学生思考,也不能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③

教师帮着思考,学生就会对文本麻木,总认为文章与自己有距离,懒于思考。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会越来越差,对语文也会越来越缺乏阅读兴趣。

而事实是毕业的学生在社会沉浮几年后,普遍认为高中时期的语文课文很不错。尤其是经过生活的历练,产生了共鸣,那些文本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引导启发作用。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觉得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内心积淀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力。

3 如何激发学生内心积淀的情感

“教师的设计聚焦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不断唤醒他们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努力使他们亲自体而验之,在此基础上探究作品的意义,即具‘本色又能‘合用”。④

3.1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从感情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

3.1.1 探寻学生的经历,“于我心有戚戚焉”

《项脊轩志》简单地说就是围绕一个阁子,写了三位平凡而伟大的女子——祖母、母亲、妻子。它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要挖掘作者对三位女子的不同感情并体会这种感情就不容易了。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祖母和外婆,如果能激发学生记忆中长辈对自己的爱与期待,能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感动的祖母情,就容易理解朴实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归有光怎样刻骨的情感。再补充作者求学不易的经历,学生又能体会出作者的那份愧疚。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再从写法入手,学生就会发现用朴实的,毫无雕饰的语言来写细节,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涉及到归有光母亲的爱时,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在谈到庭中的枇杷树时,也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身边珍惜的物品。体会东西犹存,长辈或朋友却天隔一方甚至生死相离,让人无限感伤。如果能适时激发学生记忆深处的那份情感,他们就不会对《项脊轩志》显得不屑了。

阅读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它始终与人类生存状态密不可分。可以说激发记忆深处的那份情感,学生就能抓住文本中所要表达的瞬间的感受。学生就有了初步的也是最本质的体验,就能懂得生活本身,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1.2 阅读学生关注的书籍,作为解读文章的铺垫

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表现,多数学生表示不理解:她吃得好,穿得好,为什么还要整天哭哭啼啼。他们总觉得林黛玉是没事找事,有些自寻烦恼。“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受到重视,教学也就由教师控制课堂的预设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过程,原来的线性模式也变成了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⑤这时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小住亲戚家的体会。经过交流讨论,大家普遍发现各家有各家的生活习惯,住在别人家里是极其不自在甚至是不自由的。这样学生就能理解“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的说法。甚至可以从《哈里波特》一书中哈里波特住在姨妈家的悲惨遭遇进一步了解寄人篱下的痛苦感受。林黛玉没有地方逃脱,没有长辈帮她说话,她的孤独苦闷和痛苦无奈就容易理解,也更能理解她进贾府的那份自尊与小心了。

有了以上的铺垫,尤其在解读一些思乡类的散文时,学生也就能理解那些有家不能回,不得不漂流在外的游子孤独悲伤无奈的心声。

阅读学生关注的书,容易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尊重学生的感受。这样在解读文本时,也容易从高处引导学生把握文本。

3.2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从系列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

3.2.1 运用同类对比

“通常的解读有一个缺点,就是孤立地、单独地分析一篇作品,作品深刻的内涵仍然很难充分显示出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笔者以为,作品解读,应该是成系列的,将同类题材风格不同的作品放在一处解读为上。这种方法叫:同类比较。”⑥

杨绛的《老王》中,文本最后有这样一句,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对这句话中的“愧怍”学生不是很能理解。这时可将《老王》中的老王与《故乡》的人物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美者更美,恶者更恶。面对可怕的岁月,艰难的日子,同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故乡》中有的被生活压迫变成麻木不仁的人,更可怕的,有的变成了欺弱怕强,见利忘义,甚至落井下石,爱看别人笑话的市侩。老王虽然没有文化,但他始终对文化充满崇敬和渴望。他至死都觉得有文化的作者应该要生活得比他好,在临死前他还记挂作者一家,给作者送东西。在对比中,大家更能感受老王那颗朴实而纯正的心。这时学生也能理解为什么作者对老王充满“愧怍”。因为作者没有用老王对待他们的心来对待老王,从某种道理上说是对老王的不公平。在理解这点后,学生也更能明白在具体塑造老王这个形象时,也蕴含作者对当时那种不合理社会的抨击,也用老王这个普通人衬托出某些人的卑微和无耻。

3.2.2 从专题上入手体会情感

教师不应为教一课而教,应该有个系统,提倡专题教学。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就告诉我们要把语言和作者的精神生命结合在一起来解读。对于故乡情的感受,让学生交流一下住校后回家的感受或者出去旅游后回家的感受。学生基本都讲到自己归心似箭,对家乡、对家里人、事物有一种亲切感。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展开联想,将自己遇到挫折时,长期离开家乡亲人,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家乡正经历战争的这种感受写出来。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学生对家乡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栖息地这个观点,就容易理解、体会了。因此在教《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时,学生倍感亲切,对其中的情感也很容易把握。

3.3 “于细微处见精神”——从细微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

“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一般读者,常常视而不见,解读的功夫就在这些地方,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⑦要在学生忽视的、认为平淡无奇的地方,把玄妙揭示出来。

对林语堂先生的《动人的北平》,就可以抓住文章开头那句总结全文的比喻句。“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紧紧抓住喻体的定语,问“魁梧”和“老成”能不能分别用“清瘦干练”和“包容、深沉等词语”替换,让学生讨论,并找出理由。对林语堂先生说“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籍之得畅茂。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又可以紧紧抓住了喻体。“古木老树”表现了北平的古老而富有生机。然而能不能将林语堂先生用了的“昆虫”改成“小鸟”呢?有数百万小鸟,是不是可爱很多呢?请同学联系上下文寻找理由。“昆虫”比作人,北平有怎样的人呢。学生能够从文章的后两段找出答案。昆虫更多样,等级更低,更依附自己的生存环境,尤其是林语堂先生对社会底层人力车夫的描写,那么学生对“昆虫”的理解就会更深入,也更能理解林语堂先生的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闲适、优雅)。

“课堂上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分析,以及在看来平淡的地方分析出深刻的人文内涵来,是需要真功夫的。要从字里行间揭示出来才算到位,要从作品中、从文本中分析出来,这样才是活生生的。”⑧当然“于细微处见精神”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文学感悟力。

优秀的文章有如百花园中的鲜花,是表达经过作者提升的,刻意诗化的感情。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著名文艺理论家乔治·布莱说:“阅读的全过程是一个主体经由客体(作品)达至另一个主体。”课堂教学应以人生体验印证、融入、丰富阅读体验。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内心积淀的情感,让学生的人生经验与文本世界进行对话,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师者如庖丁,教材如一只只常读常新的“牛”,教学过程恰似解牛。善于激发学生积淀的情感,课堂教学或许将会一步一步地达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自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