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君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现代“国家观”的历史形成过程,认为中国现代“国家观”有别于西方“民族国家观”,是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调研,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国家观”的界定,及其“国家观”主要内容,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观”与中国现代“国家观”总体相符,也有创新,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已经对既有的族群身份、国家意识与文化认同形成了不小的挑战,这使得大学生的“国家观”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对近代历史文化与中国国情的介绍,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才能帮助大学生升华“国家观”,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 国家观 全球化时代 国情教育 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国家未来息息相关。尤其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已经对既有的国家观念与文化认同形成了不小的挑战,这就决定了高校通识教育必须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中国历史变迁中的“国家观”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国家起源、国家形态也具自身的特色。①在先秦文献中屡所见“国家”概念,如《周礼·春官宗伯》所言:
“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爲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
这里的国家是指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社会共同体。这也是先秦文献中“国家”观念的通行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皇帝”称号,以后帝制时代的“国家”观念常包括以下内容:皇帝本身、政府、社稷江山。如《后汉书·李固传》:“使权去外戚,政归国家。”这里的“国家”是指皇帝本人。《汉书·匈奴传下》:“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这里指的是政府。《汉书·诸葛丰传》:“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这是将“国家”指代社稷江山。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国家”之上还有“天下”,所以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顾炎武《日知录·正始》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所谓“国家”是存在于“仁义充塞”的“天下”之中的,对于“天下”,匹夫有责。
1840年开始,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声中,近代中国的国门被轰开,中国的国家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尚未认识到这是一场近代国家与国家间的战争,仍在天朝上国与夷狄关系的思路中处理中英关系。直到1895年甲午战败后签署《马关条约》时,清朝正式使用“大清帝国”的印玺。晚清的最后十余年,是中国快速向西方国家体制靠拢的阶段,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符号被创造与阐释。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民众开始由“臣民”转变为“国民”,国家主体意识开始成长,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运动,再到辛亥革命,从士大夫到农民,各个阶层都参与到新的国家建构之中。最终创建“中华民国”的共和国体制。
然而,这一过程并不值得欢欣鼓舞。近代中国是被动地被塞入西方的“民族国家”体制中的。中国古代“仁义充塞”的“天下”,被基于主权、领土等原则的西方世界体系所取代。这就使中国的近代国家建构是在断裂中进行的:国家体制的古今断裂;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体制间的断裂。应该说,因为这种断裂性与自上而下的观念传播,使得中国的近代国家体制被创建出来的同时,社会意识层面却是充满了对“国家”多种多样的观念。
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列文森在其著作《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中最早提出“国家认同”一词:“国家认同是处于国家决策范围内的人们的态度取向”。这一界定是符合晚清向近代国家转变的事实的。换句话说,这时统治阶层的“国家观”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前景。中国国家观念的古今转变首先是从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开始的。这与西方的国家认同是从近代市民社会的民族主义开始有别。郑永年认为,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最直接的政治产物就是民族国家,而国家认同则是国民对民族国家产生的一种依恋式的情感。②正如许纪霖所言,近代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国家认同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认可之后而产生的归属感。符懋濂在其《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中进一步提出族群认同、文化认同是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基石。族群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基石,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胶合剂,而国家认同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是属于高层次的认同感。总而言之,近代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包括了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
以此关照中国,在近代国家建构中,所出现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并非如西方民族国家一样处于内在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这种内在的“国家观念”的冲突是晚清至民国中国不断动荡的影响因素之一。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人开始对“国家”有了新的理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中写到:“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③列宁在《论国家》中进一步提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新的国家建构。将国家看作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阶段性产物,以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的胸怀建构中国的国家。所以说,建国后,中国的爱国主义与西方的民族主义在本质上是不同。
2 调研所见当前大学生的国家观
如上文所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国家观念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当前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媒体,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内,既影响我们对本国历史的看法,也影响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同时也对我们的国家观念形成挑战,歪曲着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人民共和国的合理性。为了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本文作者在上海大学2010级、2011级、2012级本科生进行调研,希望能管中窥豹,对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有所了解。
参与此次调研学生人数2500余人,其中访谈500余人,问卷调查1500余人,参与课堂讨论500余人。本次调查中,来自城镇的学生占71.1%,农村学生占28.9%;男生占46%,女生占54%。理工科学生1200余人,文科类学生1300余人。被调研学生中1990年以后出生占99%以上。围绕着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观,本调研在以下三个面向上展开:
2.1 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社会历史动力
44%的同学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外国先进技术的传入。首先是在器物层面变革,其次才有精神变革(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些同学认为,如果没有外国技术,中国很有可能仍处于封建专制的状态。只有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打破封建意识,现代中国才能形成。中国的爱国与奋斗精神也仍主要表现在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学习上。
31%的同学认为,自强、自尊、自爱的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正是无数中国人的抗争与牺牲,中国的近代化才一点点被推进。中国人爱国与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
18%的同学认为现代中国的形成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入侵、国家主权部分丧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政体、小农经济的相互碰撞中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7%的同学认为现代中国的形成得益于精英阶层。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理想鞭策着中国知识分子舍生取义,为拯救中国而奋斗。从最初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到改变政治制度而尝试的资产阶级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思想变革,这是一条不断探索的过程。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主要线索是思想的变革。
以上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关注到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取决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但对其动因则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几乎是一半的同学将现代中国理解为西方化的中国,认为来自西方的技术、制度、思想是主要因素。另一半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与抗争是现代中国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其对“现代国家”外延的理解还是以西方为样本。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的国家精神
52%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活的、在实践中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培养本国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赋予中国创新的国家精神。创新成为国民的潜在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追求。
13%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树立实事求是的国家精神,这种信念能帮助国家自我净化,消除不良风气的影响。
27%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国民一种正确的思考方法。故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既关系到国民个人今后自身的全面发展,还关系今后国家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6%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国家的价值体系,对国家与国民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的国家精神之间的关联问题,除了2%的其他答案,一半的同学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带来创新、带来发展。这是从实践中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表现出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解路径。三分之一的同学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体系,这也表现出青年一代在价值观的选择与认同上对老一代价值观的继承性。
2.3 社会主义的选择与现代中国的国家道路
38%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但是中国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
25%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的国家道路在现实中带来社会稳定,民族和谐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果。
34%的同学提出,中国的国家道路必须有中国特色。“特色”二字表明对现代国家形式的创新与探索。
除了3%的其他看法,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现代中国的形成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现代中国形成的过程。
3 近代历史文化教育——升华当前大学生“国家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能够感受到尽管是在全球化时代,但是“国家”仍然在大学生的思想世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从上述国家观的具体内容来看,在这些大学生身上并未体现出令人担心的民族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一方面,他们继承了上代人的价值观,认同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他们也赋予了“国家观”以时代内容,比如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这便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分工格局下,对中国未来道路的积极探索。再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在寻求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发展的开创性路向。
与此同时,调研也显示,大学生们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对国家情感认同的困惑,这主要来自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就国内而言,改革开放后因经济发展所出现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等现实问题。就国外而言,一方面苏联东欧的剧变,让他们难以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秩序中的强势地位,以及发达的生产力、高福利的社会,让他们也容易滋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这一问题从理念上挖掘的话,如上所述,他们对“现代国家”概念外延的理解是以西方为样本。而对“现代国家”内涵的理解上,有13%的学生还提出了“普世的国家”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国际化进程,市场主义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现在中国的国家观念虽然同时包括传统的古代中国思想和现代西方思想价值,但是最重要的则是被全球广大地区所接受的一种普世思想。
如本文第一节所述,中国的“国家观”从古代到近代都不相同,尤其是近代的国家观受到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但在这种观念下建构中国,却是出现了古今断裂、文化与政治的断裂。因而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中国的国家形态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是与马克思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密切相联的。因而,我们对“现代国家”的理解并非是以西方为样本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近代历史文化教育,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有非常清楚的表述:“国情教育要放在整个世界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要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及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并从中国和世界其他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国情教育要同省情、市情、县情的教育结合进行。”⑤这便是我们以加强近代历史文化与国情教育解决大学生对国家情感认同困惑的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正确的办法。
诚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⑥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历史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宣讲,它更多是对实践传统的传承。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青年的传统便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知行合一”。近代历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实践传统、积极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担负社会责任。我们看到已经有学生自发地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教育、践行其价值观。如在不法商贩以地沟油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之时,大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在深夜拦截运送泔水的车辆,就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这类实践活动,必将对参与者正确国家观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
注释
① [日]尾行勇.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② 郑永年.当下中国反腐是在重建合法性和政治结构[N].环球时报,2004-08-0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2.
④ 列宁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2.
⑤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1994-09-06.
⑥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