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三读 多元解析

2014-11-11 04:25张祖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台阶考点个性化

一个高明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能同时要达成三个目标:欣赏、为了教学、为了考试。也可能要同时转换三次角色: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作为普通读者,要在初读中不受干扰地独立阅读,读出己见,实现文本解读的个性化;作为教师的文本解读是为了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点,以此作为教学的终点;作为学生的文本解读则是一种换位阅读,借此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兴奋点和阅读难点,作为教学的起点。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台阶》为例予以探讨。

基于欣赏的文本解读:忘却功利,个性化解读

立于阿尔卑斯山入山口的提示牌上有一行醒目大字:“慢慢走,欣赏啊!”

其实,作为普通读者在欣赏一篇作品时,何尝不需要这种“慢慢走,欣赏啊!”的态度。欣赏者只有忘却功利,沉潜其中,才能读出“己见”,进而读出“创见”。

作为普通读者,不受教学与考试的束缚,纯粹去欣赏描写中国农民上世纪下半叶生活与命运的短篇小说《台阶》,读完后一定会感慨唏嘘。我们既会为中国农民为了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拼命硬干、坚忍不拔,哪怕付出毕生心血也在所不辞的精神而深深感动;也会为他们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生活如此艰难困苦、付出与收获如此不成比例而深感凄楚、辛酸!在“父亲”身上,我们分明还看到了李顺大(《李顺大造屋》)、陈奂生(《陈奂生上城》)和自己的父亲、祖辈的影子。

以上感受是每个初读《台阶》的人都会产生的。如果我们继续“慢慢走”,边欣赏边思考,是不是还可以读出些不一样的感受来?

“父亲”毕其一生,就是要造一所有“高台阶”的新屋。因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据此,教参的理解是:“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由这个解读不难推出一个结论:“父亲”付出一生艰辛,直至最后“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去造一所有“高台阶”的新屋是完全值得的!

果真如此吗?看看小说前后对“低台阶”生活和“高台阶”生活的对比描写,或许会给我们不一样的阅读启示。

低台阶:一家人其乐融融。

(片段一)“父亲”:“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

(片段二)“母亲”:“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

(片段三)“我”:“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

高台阶:不习惯,不自在。人老了,人废了。

(片段一)“父亲”:“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片段二)“父亲”:“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

(片段三)“父亲”:“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在这些对比描写中,“父亲”是觉得“低台阶”生活惬意还是“高台阶”生活惬意?是觉得“低台阶”生活有成就感还是“高台阶”生活有成就感?“父亲”如老黄牛般默默辛劳一生,换来了有尊严的生活吗?他一生的付出真的值得吗?

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解读文本:人啊,谁不渴望尊严与地位?但人的尊严与地位不能完全建立在物质的拥有与他人的评价之上,否则我们将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因贫穷落魄而自卑,不因富贵腾达而自傲。不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坚信我们自己的价值。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不卑不亢,让内心拥有一份从容与镇定,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基于教学的文本解读:深挖文本,服务教学

“深挖”的标准是什么呢?一是读懂,二是读准,三是读透。

读懂的要求,一是明了文本“写了什么”(文本内容),二是明了文本“怎么写的”(思路与写法),三是明了文本“为什么写”(写作意图与主旨)。

读准的要求是忠于文本,合理解读。我们提倡个性化解读,有创意地解读,但这种“个性化”“有创意”也是有边际的,不能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一定要源于文本,体现作者和作品意义,不能过度解读而背离文本和学术界主流观点。

读透的要求就是要深入文本,多元解读,读出己见,读出创见,从广度和深度上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价值点。

作为短篇小说,《台阶》的教学价值点应该围绕小说的文体特征来确定。

本文围绕“台阶”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复述故事,把握主要内容)

理清行文的思路和结构。(小说的情节与结构)

细节欣赏与语言品味。(艺术起于至微)

把握父亲形象特征。(人物赏析)

本文的写作意图与主旨探究。(主旨探究)

从服务教学的要求出发,文本解读还应关注下列问题。

一是知人论世。本文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党的农村政策让中国农民刚刚解决温饱,但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命运依然不容乐观。作为来自农村,深刻关注中国农民命运的浙江作家李森祥,曾动情地写道:“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作者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就写不出这么生动而深刻反映中国农民可贵品质和不幸命运的作品。endprint

二是了解编者意图。编者意图除了通过教参直接呈现外,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出的问题都直指文本核心。在阅读中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就既不会“浅读”,也不会“误读”。我们还要关注编者把作品放在哪个年级、哪个单元、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文本的教学意义。

三是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如果教学的文体特征不明,把小说当记叙文上,或把散文当议论文上,试想我们的教学会是什么后果?《台阶》作为小说,当然教学就要围绕小说的文体特征展开。

基于考试的文本解读:正确解读,发现考点

基于考试的文本解读,这是命题人和教师才有的解读角度。作为语文教师,在中考和高考还没有取消前,我们的教学必然还要肩负考试的使命,文本解读兼顾考试,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基于考试的文本解读,前提是正确解读,目的是发现(文本)考点,并在教学中巧妙呈现。

不同的人,文本解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自然就会出现浅读、深度或误读的不同状况。我们提倡“深读”,反对“浅读”和“误读”,但前提是正确解读。正确解读应该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准确把握;对作品意义的合理解读;在不脱离文本的前提下的个性化解读。

从作品中发现考点,必须从课标要求和考点(考试说明)要求两方面入手,发现的考点才有考试价值。准确把握课标要求和考点要求,就成了考试解读的两个基点。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2011年版《初中语文考试说明》(各省市版)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都是我们命题的重要依据。

《台阶》一文有价值的考点有哪些呢?

㈠内容理解:本文围绕“台阶”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㈡思路结构:本文故事围绕父亲修高台阶的房屋展开,简要概括行文的思路。

提示:本文可以从多方面梳理行文的思路。

从父亲修屋的角度:

为什么要修屋——怎样修屋——修成以后

盼“高屋”——修“高屋”——失落于“高屋”

从父亲修台阶的角度:盼高台阶——修高台阶——失落于高台阶

从父亲一生情感变化的角度:渴盼——艰辛——失落

㈢细节欣赏与语言赏析。

细节一: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渴盼)

细节二: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艰辛)

细节三: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道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失落)

㈣人物形象把握: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个性化解读)

㈤探究:

1.父亲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九级台阶的新屋,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2.本文引发了你对人生价值与地位尊严怎样的思考?

一文三读,多元解析,这既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是一个教师阅读素养和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基于欣赏的阅读,让我们读出己见,读出创见,为教学准备个性化的解读内容;基于教学的阅读,又让我们找到了文本的教学价值点;基于考试的阅读,还让我们的阅读兼顾了实用性,在教学中顺手管住了考试,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张祖国,语文教师,现居重庆大渡口。责任编校:洪 鸣endprint

猜你喜欢
台阶考点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集合考点例祈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