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才录
30年前的一个秋日。八岁的李永和第一次踏进学校的大门——他是河南省平顶山市联盟路小学一(2)班的一名小学生了。小小的李永和爬楼梯时,看到一个与他年龄相仿、四肢却明显瘦弱的男孩背着一个大书包,手抓着楼梯扶手,吃力地向上走着,消瘦的脸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不时掉落在台阶上。这个男孩就是窦(dòu)晓伟。
看出男孩的吃力,热心开朗的李永和连忙伸出双手搀扶着窦晓伟爬楼梯,一问,两人竟是同班同学。后来,他们又被班主任安排为同桌。下课之后,李永和了解到和他同龄的窦晓伟由于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必须依靠外力支撑才能勉强行走……窦晓伟的不幸让李永和心里充满了同情,他拍着小胸脯向窦晓伟保证:“别怕,以后我帮你!”
李永和一诺千金。最初,李永和对窦晓伟的帮助只是上课帮他挪一下椅子,下课扶着他到教室外面转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窦晓伟的身体开始发育,逐渐增加的身高和体重让病情不断加重,走路更加艰难吃力了。终于有一天,李永和扶着窦晓伟上楼梯,窦晓伟一只手扶着楼梯扶手,李永和架着他的另一只胳膊,窦晓伟使出全身力气,反复试了几次,也没能跨上台阶。看着大汗淋漓的窦晓伟,李永和想都没想就蹲下身子,一把抄起窦晓伟的双手,背起窦晓伟“噔噔噔”上了楼。从那天开始,李永和的一双脚便成了他和窦晓伟共用的一双脚。在学校里,同学们每天都会看到李永和背着窦晓伟上下楼梯和去厕所的身影。
小学毕业后,窦晓伟和李永和又进入到同一所中学的同一个班级。为了方便照顾窦晓伟,李永和主动向老师提出和窦晓伟同桌。初中二年级时,窦晓伟的哥哥考到外地上大学了,接送窦晓伟上下课成了家里的一大难题。窦父窦母如果要接送照顾窦晓伟,就必须有一个人辞职,但窘迫的家境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本来对患病的儿子的学业就不抱太大希望的父母艰难地做出一个决定:不让窦晓伟继续读书了。
窦晓伟三天没来学校上学,李永和放心不下,就在放学后跑去窦晓伟家。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李永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窦晓伟很想上学,已经没有了健康的身体,难道唯一能给他希望的学校也要失去吗?思量再三,李永和对窦晓伟的父母说:“叔叔阿姨,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就让我接送晓伟,他不能不去上学。”看着眼前这个已有些小男子汉模样的少年,窦晓伟的父亲流下了眼泪,无言地搂住了李永和……
就这样,每天李永和一大早起来,便绕道去窦家接窦晓伟上学。一个冬天的早晨,李永和感冒了,发着烧,本想请一天假,但想到窦晓伟还在等他,怕窦晓伟担心,李永和强撑着对妈妈说:“我没事,不用休息。”校园里,背着窦晓伟的李永和,头昏昏沉沉的,突然脚下一滑,重心不稳就要向前摔去,但为了保护背上的窦晓伟,他硬是稳住上身,让自己的膝盖狠狠地跪在雪地上,背上的窦晓伟滑了下来,却没受什么伤。看着李永和被冻土划伤的手掌,窦晓伟想要扶起李永和,却怎么都用不上力。窦晓伟流着泪用手砸自己的腿,李永和一把抓住他,认真、坚定地看着窦晓伟,说:“晓伟,我们兄弟间要这样?”四周的同学无不动容。
初中毕业后,窦晓伟和李永和相约一起考入平顶山一中高中部。高三那年,市一中搬到了市郊的九里山。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必须住校。窦晓伟的父母无论如何不想再麻烦李永和,但李永和执拗(niù)地再一次说服了他们:“叔、婶,什么都别说了,晓伟就交给我,你们放心吧!”从那以后,李永和真的成为了窦晓伟的双脚:背他去教室上课,背他去食堂吃饭,背他回宿舍睡觉……那年冬天,平顶山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那天正是他和窦晓伟周末返校的日子。由于雪大路滑,公交车都中断了,李永和便用自行车推着窦晓伟往学校走。去学校的路上有一个大大的陡坡。上坡时,李永和先把窦晓伟背上坡顶。小心安顿他坐到书包上,然后回过头把自行车推上坡来;下坡时,李永和先把窦晓伟背下坡去,依旧是坐在书包上,自己再折回去推自行车……就这样,从市区到学校,他们整整“走”了三个小时。
因为从小就有病,窦晓伟很早就立志学医。高考填志愿,与窦晓伟像亲兄弟一样的李永和与他报考了同一所大学,也许是上天眷顾,两人竟如愿一起考进了洛阳医专平顶山分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的大学生活,李永和与窦晓伟都成了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永和一如既往地接送窦晓伟去教室、去食堂、去图书馆和回宿舍。窦晓伟对李永和也不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总是充满愧疚(jiù)——他知道,有些感情挂在嘴上就淡了。
从洛阳医专毕业后,李永和与窦晓伟共同在平顶山市开源路与湛南路交叉口处开了一家“伟和疼痛门诊部”,每天李永和依然带着窦晓伟坐公交上下班。在两人的不断努力下,他们的门诊部业务不断拓(tuò)展,名气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有了一些积蓄后,他们共同买了一辆轿车,从此李永和驾着“专车”接送窦晓伟上下班。
如今,李永和与窦晓伟已经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30年,也各自成了家。窦晓伟的妻子也是李永和的爱人帮忙介绍的。两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家庭,亲如一家;两人不是亲兄弟,却比亲兄弟还亲。说起这30年来的往事,李永和带着温暖与平静的笑容:“这么多年了,我早已把晓伟当成了家人,我们连过年走亲戚都一起走了。”作为接受恩惠的一方,窦晓伟很少说谢。他这样告诉别人:“这些年,我没给过永和什么。他为我做的,我还他什么都还不起。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生活,不辜负我们一起走过的这30年,他是我的亲人。”
一双脚,两兄弟,30年,让一段兄弟情熠(yì)熠生辉,无比动人。
(选自《品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