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文本解读主要是针对“标准答案”、“答案唯一”这一对阅读主体个性的忽视与泯灭的阅读教学现状而提出的,它强调阅读主体的背景、经验、能力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作用。
“解读”是什么意思?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样解释:“通过分析来理解。”那么,“文本解读”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这样解释过于笼统,说具体点,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建构,是物我同化、相融互生的,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是主体生命意义的投射。阅读主体凭借自己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披文入情,不仅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品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破解文本的文字“密码”,准确理解文本和感悟文本,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碰撞,并最终形成对文本的理解。
那么,文本解读到底要“解读什么”?探讨这个问题有点冒险,因为这是个难以说清的问题,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们知道,“文本”是一种编织体。作为术语的“文本”,指的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能指”有多种,不同的“文本”由完全不同的“能指系统”构成,我们所探讨的文本是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层次性”是理解“文本”内涵的关键词,也就是说,文本的能指系统一定是立体的,其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内容、形象物象、意蕴意味等。
文本层次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中外文论史上,都曾有人把文学文本的构成,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各层次间的内容、特点、意蕴是不一样的。
三国时的玄学家王弼对“言象意”的关系进行了阐发,认为象是表达意(思想)的工具,是“意”的负载体,语言是明象的工具。达意要通过象,明象要通过言。这样“言—象—意”就构成了一个“三层次文本”理论,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典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
波兰哲学家和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把文本分为五个层次:1.声音层:字音及语音组合;2.意义单元层:由字音及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层次;3.图式层: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大略图影;4.再现层:再现客体及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5.行而上层:指文本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某些精神内涵。它对西方文论界和现代文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主流的文学理论教材一般采用下面的三层次描述:1.文学言语层:指文学文本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2.文学形象层:指的是文学文本呈现出的人物形象、社会生活、故事以及其他内容;3.文学意蕴层:指文学作品形象内含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深层内容。
曹明海、赵宏亮在《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文中,借鉴和运用了上述的文学文本层次理论,将教材文本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形式层、再现层和表现层。
以上,我们罗列了人们对文本的层次结构的不同认识,其目的是让教师认清文本的内部结构。而这既关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其实也关乎教师“解读文本”所要解读的重要内容。
就文本解读着重点在文学类文本这点而言,我还是比较认同和接受目前我国主流的文学理论教材采用的“三层次”观点,那么,也就意味着,文本解读“解读”的内容应该是:1.解“言”,解读文本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具体言语系统;2.解“文”,解读文本呈现出的人物形象、社会生活、故事以及其他内容;3.解“意”,解读文本形象内含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深层内容。
类似的提法不少,这里略举一例说明。
有一个观点认为,文本是外在物象与内在意象的统一,是文、道、质和谐的统一体。按照这个观点,文本的文即为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本之道是连接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的,是文本之构成法则;文本的质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物象之内的思想,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那么,解读文本,就应解读文本之文、文本之质、文本之道。文本之文为语言文字,文本之质为思想内容,文本之道为成文法则,解读文本着眼于这三个不同层面,解读才算完全。
文本解读,是教师语文素养、鉴赏水平、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一个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决定着课上到什么程度;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
理想的文本解读,要求做到“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特级教师史绍典在《交流沟通对话》中,对此做了详细的论述。他指出,正确的解读(诵读文本、读准字音、弄清词义、了解大意)是文本解读的第一步要求;准确的解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段不离篇)建立在“正确的解读”的基础之上,是文本解读的第二个层级;有创意的解读(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情感体验、迁移启迪)是对文本的一种整体的贯通的解读,是有主体性的有个性的解读,体现出来的是阅读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有创意的解读是最高层级的解读,在这一层级,学生自觉、自主、自由地调动自己的语用行为,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修改文本的文、道、质,从中找到自我的影子,并创造出新的“自我”。
就当前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文本解读”上普遍存在着“泛读”、“浅读”、“窄读”、“偏读”、“错读”及“散读”等现象。因此,文本解读,教师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当然,文本解读从语言始,但又不仅仅限于语言,而是要不断地深入到文本的深处,最后还需要依赖于建立起的阐释框架来支持一个有效的解读。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整体关照,也要局部深究;既要情感的渗入,又需要理性的支持;还需要认识到对文本的科学而系统的分析,有赖于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解读的范式。否则,文本解读因无法操作而难以为继,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参考文献:
①曹明海,赵宏亮.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建设.2008.10.
②史绍典.交流沟通对话——史绍典语文教学案例选[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③李作芳.文本解读的方法与策略——影响语文教学实效的原因探析之一[J].湖北教育.2009.01.
张斗和,语文特级教师,现居安徽怀宁。责任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