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2014年4月19日,在春风送暖,绿草茵茵,迎春花盛开的时候,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武警部队主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同志和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及副省级城市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局史志机构负责人,约150余人参加会议。这是全国方志界的一次盛会,更是二轮修志以来最有规模、参加人员层次最高的一次会议,同时也是研究解决地方志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备受方志人关注和期待的重要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国家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对取得成绩的肯定,对地方志机构性质的明确极大地提振了地方志工作者的士气,对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同寻常。
一、领导重视,已成传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始了系统的新方志编修活动。国家领导人对修志工作的重视通过他们的批示讲话和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任职情况体现出来,这种重视程度也伴随着两轮修志的开展而逐渐深化。1983年4月,经中央同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立。1985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85]33号文件,转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志编纂工作领导的报告》。江泽民总书记任职期间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负责同志听取全国新编地方志工作汇报,亲自为一些新志书题写书名,还把新志书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贵宾。199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出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忍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担任副组长;在指导小组成员中增加了一些省市主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和各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新编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和关心。1996年5月,李鹏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并作了30字的重要指示。1998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试行多年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进行修订,制定出《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经国务院领导同意颁布施行。2002年,经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批准,江泽民同志1987年在上海地方志编委会成立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新发表。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发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5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负责人就地方志编纂工作答记者问。《光明日报》头版也以《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为题发布了此消息,一时间,国内主流报纸、网站都对此给予了关注。《条例》的颁布是地方志迈入法制化发展的的重要标志。2008年11月6日,全国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表重要讲话并与全体代表合影。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首都博物馆时强调在展览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的智慧告诉人们,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这次由一次考察非地方志的工作而触及到地方志重要性的讲话,在国家领导人来说还是第一次。时隔50多天,4月19日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187字的重要批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五年来,全国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执着守望、辛勤耕耘,地方志工作成绩斐然,这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存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还与部分会议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一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得到总理的批示和副总理的到会讲话,这种重视程度在方志界还是空前的。
二、肯定成绩,催人奋进
2009—2014年,首轮修志任务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出版规划内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5900多部;二轮修志广东省全面完成修志规划任务,全国规划内三级志书累计出版1400多部,累计出版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20000多部,累计出版乡镇志、村志4000多部。
五年来,各地新创刊地方综合年鉴400多种、专业年鉴200多种;上海、江苏分别出版《上海年鉴》、《江苏年鉴》英文版。全国地方志系统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1200多种,我国成为世界年鉴编纂出版大国。
五年来,整理旧志700多种,累计整理2000多种。
五年来,全国方志系统共发表方志论文60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论文集40余部。
五年来,新开通省级网站7个,市级网站80多个,县级网站470多个。目前全国省级网站26个,市级网站近200个,县级网站470多个。
五年来,全国建成国家级方志馆1个,省级馆15个,市级馆60多个,县级馆200个。
五年来,又有11个省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多个市、县颁布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或政府规范性文件。
五年来,各地方志工作机构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参与规划编制、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出版地情资料和书籍,努力将地方志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这些,是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向世人展示的地方志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无论是志书、年鉴,还是方志馆、地情网站都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我想李克强总理一定看到了这份报告,才做出了“地方志工作成绩斐然,这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批示,才有了对地方志工作者“执着守望、辛勤耕耘”的肯定和赞许,才有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感慨,
才有了“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存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的期待。刘延东副总理也一定研读了报告全文,才有了“提高认识”、“明确相关职责”、“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开发利用”的四点希望。
尽管地方志工作艰苦、清苦、辛苦,不容易出成果,每天钻在故纸堆里,坐着冷板凳,但广大方志工作者无怨无悔,苦中作乐。这次会议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事业成绩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方志工作者,更让他们感到从事这项工作的光荣和使命的神圣,也给了他们继续耕耘的坚定信念。
三、成果突出,方兴未艾
正如刘延东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的这次会议“是地方志工作的一件大事”。之所以是“大事”,除了本年度是“改革开放35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赋予了地方志工作会议的政治意义外,大会的一些新思想、新提法、新举措等更彰显它的重要性。
成果之一:实现对地方志重要性认识的飞跃。李克强总理在他的批示中将传统的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功能改为“存史、育人、资政”的功能,并将“育人”作为第二大功能,不能不令人重新定位地方志的作用。刘延东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从文化角度看,地方志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从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认识编修地方志的重要作用,以志书详实的记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对当前和今后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领导的批示和讲话,带给全国地方志工作者对地方志重要性再认识的深刻思考,也会成为全系统在多年实践基础上认识飞跃的积淀。
成果之二:由五到位拓展为八到位。1996年5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李铁映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并作了重要指示:“新编地方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要认真做好。”要坚持“一纳入”,即把修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中。要坚持“五到位”,即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这次会议将五到位发展为八到位,即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体现了与时俱进和地方志事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成果之三:明确了地方志机构的性质。在过去的机构改革中,地方志机构一直备受冲击,是每次改革必须触及的部门,是必须要经过艰苦努力、反复说明论证才能保住原有身份的部门。每一次改革都让方志工作者忧心忡忡。新一轮机构改革开始后,地方志机构划到哪一类中更是大家关注的。这次会上,我们了解到中指组积极推进地方志机构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并争取到中央编办的支持,明确中指组办公室不参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将这作为中指组本次工作报告“地方志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取得的新成绩”之一。可以说地方志机构性质的明确,对全国地方志工作者来说是重大利好,是一颗定心丸,是稳定地方志队伍的上上策。
两天的会议结束了,它带给方志人太多的启示,太多的激励、太多的期盼,对地方志事业未来的发展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作为方志人更要以此为契机,为开创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