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秀
余映潮老师认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高层次的教学境界,是语文教师近乎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余老师一语中的,设置充分有序的课堂活动,的确可以提高学生身心投入的程度,降低课堂精力的流失率,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要在课堂学习中组织开展充分有效的生生、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必须要将语文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化,即将课程中的文字教学内容、图片等和问题形成有机“链接”,以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讨论、合作等激起问题意识,并从中探索求解。那语文教师应该设计怎样的问题来创设有序的课堂活动呢?
一、找准文本与生活的连接点
课堂问题的设计尽可能地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连接,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新的阐述和定位:注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世界。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而生活本身就是“大语文”,课堂并非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向生活,并以生活为发散点,拓展文本,给学生创设一个张扬个性,享受生活乐趣的空间。语文教学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为解决课文学习的难点就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去设计问题,从自己的生活体会上去明白作者的选材,从而很轻易地解决了学习的难点。
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笔者组织的课堂活动之一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切入,学生都有话说,而且可以从这样的话题中帮助学生提升生活的意义,接受语文的历练。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
二、找准文本的动情点
以情动人是许多文章的亮点。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围绕课文的动情点设计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体验者,体验是可以由多方面构成的,音乐也是其中之一。
在学习王实甫的《长亭送别》这一折戏时,为了更好地体会莺莺面对别离时的悲愁之情,要求学生为《四煞》谱上曲,可以选择其中的几句唱词,用熟悉的、喜欢的、符合《四煞》意境的曲子去配它。学生本来就很喜欢唱歌,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学生很踊跃地开始谱曲。当其中一个女生用《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开始演唱时,全班非常安静。唱完后掌声响亮。
王实甫将离愁别绪用华丽秀美的语句表达了,我们在理解时如用语言解读语言,一般会因过于理性而显得苍白,而曲词本身又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用直接的音乐演绎抽象的文字中蕴含的情感,音乐与文字相得益彰,更能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
对于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必须有激情,因为教师的投入程度决定学生的投入程度。教师只要把握好课文的动情点,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去,课堂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好。
三、找准文本的延伸点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对课文进行延伸,创设课堂活动,更易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笔者先提问导入:“岁月已逝,人生短暂。面对有限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磨难,你有哪些感想?”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学习完课文后,笔者呼应开头又一次提问:“学习了苏轼的《赤壁赋》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东坡?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以此问题进行拓展,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意识。
当然拓展也可以把课内和课外连接,形成大语文学习观。比如在学习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笔者布置了一道课后拓展作业:请你选一位忠义人物,古今中外皆可,搜集他的生平事迹,选取其中的典型事例,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写一则评传。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学进行延伸拓展,教师备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生活特点,抓住课文的延伸点去设计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活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才会更高,课堂学习才会高效。
总而言之,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设计问题要找准课文与生活的连接点,捕捉到课文的动情点,抓住课文的延伸点,只有这样才能组织语文课堂的有序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的课堂才会高效,学生才会学而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