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呼唤文本情感的内化

2014-11-11 08:49刘倩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内化感情文本

有些小学语文课堂中,感情朗读只是一种摆设,由于在朗读时学生并未真正走进文本,文本情感没有真正得到内化,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得到内化呢?

一、外显文本语言,以可感形象促发情感内化

1.心灵勾画,将文本语言外显为真实画面促发情感内化。

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中“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若仅凭借音像片断的欣赏来激发情感进行感情朗读,学生的朗读往往是比较“木”的。所以在具体展开教学时,我抓住天和海的颜色,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外显这真实而又美丽的画面。“海是一块翡翠,当海风吹起,波浪起伏,这‘翡翠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如果我们将海天合璧胜景看成一个人的话,你会怎么形容?”“看到‘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如果你是一个远方的客人,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什么?”在这样的启发下,一幅栩栩如生的南沙群岛海域的迷人画卷就显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心房,学生对南沙“翡翠和蓝玉合璧”的美以及热情认识清晰了、丰满了,此时的赞美之情自然是油然而生的。

外显的画面,促发了学生的情感内化,他们想用一种方式来表达这份激情,感情朗读就承载了这份意愿。

2.再现情境,将文本语言外显为真实情境促发情感内化。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散文,让国人阅读的确颇耐人寻味。如何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品味,走进这充满异国风情和独特文化的境界里,接受人文熏陶,发展语文能力呢?在教学文章第三自然段时,有教师围绕“花团紧簇”,借助演示的方式展开教学:开始理解“簇”时,双手合拢做出花绽开形状,询问学生这样的花能算是簇吗?当然不算,这只是一朵花,接着就招呼学生上来,一个,两个,三个……学生们踊跃上去,双手也做出花绽开形状,一下子挨挨挤挤的。然后引导道:如果这些都是花,那这就叫——花团紧簇。很好,请大家闭上眼睛,摆在你面前的是那样一簇簇娇艳欲滴的花,我们完全可以用心去触摸。

这时,再面对“花团紧簇”,学生眼前出现的是一大簇一大簇挤碰在一起的鲜花,学生心头涌动起的是对鲜花的追捧,对鲜活生命的追捧,对盎然生机的追捧。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读出了“赞美、喜爱”的语气,将感知与感情交融在一起,把自己的体验推向高潮。

二、变换习惯方式,以新颖感受促发情感内化

1.角色置换,促发情感内化。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需要用自身的感官去接受,并通过大脑的加工和储存,缺少了这个内化的过程,任何的影响都是徒劳。让学生适当的置换角色,会更好地促使情感的内化。

有老师在教学《秦兵马俑》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兵马俑军阵的威武雄壮、布局精密,设计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感情朗读环节。他首先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把全班同学看作一个浓缩了的军阵,那同学们应该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武士。接着他就按军阵中的安排,找坐在前面的学生读描写前锋的句子,要他们冲锋陷阵。请坐在两侧的学生读描写侧翼的句子,防止敌人截击和包抄。坐在后排的学生读描写后卫的句子,防止敌人从后面袭击。坐在中间的学生就读描写步兵和骑兵的句子,并且按照文本的描写调整各自的朝向,读侧翼部分的学生朝向两边,读后卫部分的学生脸朝后边。一下子,全体学生成了一支威武雄壮的秦军。这时,学生的身份已被置换,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军阵中的一员,情感上完全进入了老师所营造的氛围中,需要的是各站其位,各司其职,一句“那还等什么,各就各位,一起来读整段话”,学生的朗读群情激昂,气势磅礴。这样的读,读得投人,吐出了应有韵味。

是角色的转换,使学生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支点,情感得以内化,感情朗读就有了应有的基础。

2.变换形式,促发情感内化。

改变原有的句式,把各种内容形式的朗读加以对比,促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表层过渡到深层,逐渐领悟到句子蕴含的情感与深意。

特级教师盛新凤教学《古诗四首》的实例,可以说是相当的经典。为了引导学生将经典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诗的情意,盛老师一反常态,把这两个陈述句改变成感叹句,尔后又改成反问句,一组新颖的句子诞生了: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瞧,一枝红色的杏花已经伸出墙来了!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看,那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来了吗?简单的变换,学生脸上的表情也起了变化,紧接着的朗读,语气也起了变化。回过头来再读原来的诗句,感觉也截然不同了。

刘倩,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内化感情文本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