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明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中挑起矛盾的冲突,促进孩子的深度思维,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下面,笔者将以刘禹锡的《陋室铭》为例,剖析如何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其弦外之音,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从词语矛盾处发现文本
文章中作者非常惬意地说“可以调素琴”,又略带些清高地说“无丝竹之乱耳”,这儿就有矛盾了:琴不也是“丝竹”中的“丝”——弦乐器的一种吗?如果按照江苏教育出版社书下的注释,素琴是指不加装饰的琴,丝竹是指奏乐的声音,学生仍然是疑点重重,不能领会其意。关于丝竹,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商君书·画策》中写道:“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丝竹在古代一般是歌女表演给达官贵人看的,代表的是荣华富贵,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低俗的享乐。
《宋书·陶潜传》记载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唐代诗人多用“素琴”一词来表示无弦。可见刘禹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弹的是一份心情,一种情调,而不是贪图“丝竹”的享受。
文章中作者又说“无案牍之劳形”,按照苏教版书下的解释是“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古人崇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么刘禹锡是不想为君分忧,为民造福吗?这样又有矛盾了,刘禹锡出生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儒家思想要求人有进取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刘禹锡也一直抱着“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的政治理想,奋斗不已,积极参与王叔文、王伾等人发起的政治革新运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是想关心政治,他所不屑的是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种斗争更使人劳累,而且是心累。这样就能从矛盾处发现文本的秘密,发现作者的情感。
二、从句式矛盾处探究构思
文本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如果从语势来看,最后两小句应该改为“室不在陋,有德则馨”才更流畅。那作者为什么要突然中断这种意脉的连续性?这里就有了可分析性。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构思的匠心。笔者引导学生揣摩“德馨”应该重读还是轻读,为什么?
有的学生说应该轻读,有的学生说应该重读,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笔者继续引导学生,那你们每个人竖起大拇指指着自己大声说两遍“惟吾德馨”。学生又有新的发现了:刘禹锡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学中的“仁”强调的是忍让、宽恕、谦和,从文章结尾“何陋之有”中也可以看出,刘禹锡是以君子自居的,即使刘禹锡天性有傲骨,但这儿也显得太自负了,所以应该轻读。我再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谈一谈,作者这儿为什么这样写?学生继续讨论后得出结论,这是刘禹锡在向刁难他的知县宣战,是对知县的挑衅有力的还击,应该读得掷地有声,所以还是重读好。
至此,学生终于懂得了作者之所以要突然改变句式的原因:句式要服从于情感的需要。当然,如果改成“室不在陋,有德则馨”,一连三句,读起来也有单调累赘之嫌。
三、从情感矛盾处理解主旨
笔者在理解作者情感这个环节,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语境。知县想通过陋室来刁难刘禹锡,让刘禹锡生气。(激昂)你们看,那个知县老爷又来了,我们要为刘禹锡出一口气啊!请大家拿起课文,把文章大声地再朗读一遍,读给那个知县老爷听。我提议,最后的“何陋之有”读三遍,一遍比一遍读得响。读最后一遍时拍一下桌子。
读完后,我抛出一句:我们是拍了桌子,帮刘禹锡出了一口气,那么刘禹锡当时会不会拍桌子?这样矛盾又出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讨论异常激烈。
会不会拍桌子,只能从《陋室铭》文本内部去寻找。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我们可以探寻到作者情感的脉络。“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一番自我肯定应该是情感的一个小高潮,之后,作者的情感已趋向于舒缓,表现出一种闲适旷达的小资情调。刘禹锡对物质的贫乏是不以为意的,他重视的是精神生活。他还有什么值得大动肝火的呢?由此分析,刘禹锡拍桌子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那么在读时就应该读得意味深长一些。
语文课堂中学习,有矛盾师生互动才会更精彩,有矛盾学生思维才会更积极,有矛盾学生情感才会更投入,所以笔者认为挑起矛盾的冲突,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领悟到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彬,教师,现居江苏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