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涛 吴丹 吴清华 徐劲松 陈静 程晓曙 吴延庆 洪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昼夜血压节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及血管超声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照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145例与非高血压组155例,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脉压(PP)分别进行检测,随访半年,观察并记录患者再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高血压组24 h SBP、24 h DBP、24 h PP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高血压组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昼夜血压节律对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以利于临床预防、治疗。
【关键词】 昼夜血压节律;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 再发心脑血管事件; 血管内超声特征
近些年研究发现,人体血压昼夜节律(英简BPCR)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不管患者血压水平高低,夜间血压减小程度降低或没有显著减少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明显增多。同时,夜间/日间收缩压的比值越高,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就越大。而血管内超声检查是现阶段诊断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预测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针对昼夜血压节律的变化情况及血管内超声特征情况进行深入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符合我国2005年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即在非同日至少测血压≥3次,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按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指标分为高血压组145例和非高血压组15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血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x±s)
组别 年龄
(岁) 空腹血糖(mmol/L) 总胆固醇(mmol/L)
非高血压组(n=155) 58.36±6.41 5.78±1.33 4.67±0.79
高血压组(n=145) 57.64±7.35 5.72±1.68 4.79±1.07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存在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症状;(2)心电图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动态演变图形;(3)CK-MB或cTnT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并呈现动态变化。患者必须同时具备上述标准中的2条或2条以上方能入选。
1.3 血压昼夜节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Centry 3000型动脉血压检测仪检测24 h血压,白天20 min 1次,夜间30 min 1次[2-3]。检测仪对数据自动分析白昼、夜间的平均血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分为四型,其中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低<10%;杓型血压:10%≤夜间血压下降率<20%;超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白昼血压为反杓型血压。
1.4 观察指标 检测各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24 h脉压(PP)、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血糖、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时间半年,观察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5 血管内超声检测 血管内超声仪患者血管病变情况,肝素抗凝和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将3.2 F的血管内超声导管通过导引钢丝越过罪犯病变至血管远端,回拉超声导管时根据观察需要注射造影剂。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血管内超声采集、测量和报告标准,分析病变处斑块的形态特点,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大小(斑块内无回声区域的面积),脂核负荷,斑块破裂情况(纤维帽连续性中断,或者纤维帽无断但是注射造影剂时可见造影剂进入斑块内)[4-7]。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动态监测情况 高血压组24 h SBP、24 h DBP、24 h PP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再发心血管事件情况 随访半年,高血压组42例再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97%;非高血压组14例再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03%。高血压组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明显大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管内超声特征 高血压组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测: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大小,脂核负荷,斑块破裂。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是近年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8-9]。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患病率最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而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不但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有关,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靶器官的损害[10-13]。血压的昼夜节律性异常不论在高血压患者或者血压正常者当中均普遍存在[14-15]。一般认为夜间血压的均值要较白天均值下降10%~20%,即为正常的血压杓型昼夜模式,血压的昼夜节律紊乱以及夜间血压负荷增高为导致患者肾脏损害、脑卒中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Castelpoggi等[5]人研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异常与反应动脉硬化指标脉搏传导速度密切相关。血管内超声(IVUS)能精确显示斑块的具体形态如斑块破裂与否,脂核大小等,离体和在体研究均表明IVUS在评价斑块组成成分与病理学高度一致。研究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寻找新的途径。昼夜血压节律对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以利于临床预防、治疗。endprint
参考文献
[1]王家声,徐新,于秋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7):501-503.
[2]吴毅琴,岳晓军.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动脉硬化度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7(5):364-365.
[3]石蓓,秦瑶,赵静,等.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的脂质过氧化水平[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9(3):249-250.
[4]舒孝春,江势军,徐少勇.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23):541-542.
[5] Castelpoggi C H,Pereira V S,Fiszman R,et al.A blunted decrease in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ortic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J].Hypertens Res,2011:32(7):591-596.
[6]李江科,陈少军,陈艳俏,等.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337-338.
[7]汪锦丹.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9):258-259.
[8]叶建全,李妍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8):544-545.
[9]黄艳晶,晋学庆,林志鸿,等.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24):547-548.
[10]岳聪聪,王权,杜宇征,等.血压昼夜节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指导[J].河北中医,2014,36(4):618-620.
[11]宋涛,陈悦,霍阳,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GFR的相关性[J].西部医学,2014,26(6):775-777.
[12]付敏敏,周炳凤,高斐,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血压昼夜节律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5):347-351.
[13]李艳玲.调整用药时间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及昼夜节律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8):53-54.
[14]黄荣杰,郑云香,何美霖.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89-92.
[15]白梅,李学文,彭瑞华,等.心率减速力与心率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2):53-55.
(收稿日期:2014-05-20)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
参考文献
[1]王家声,徐新,于秋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7):501-503.
[2]吴毅琴,岳晓军.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动脉硬化度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7(5):364-365.
[3]石蓓,秦瑶,赵静,等.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的脂质过氧化水平[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9(3):249-250.
[4]舒孝春,江势军,徐少勇.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23):541-542.
[5] Castelpoggi C H,Pereira V S,Fiszman R,et al.A blunted decrease in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ortic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J].Hypertens Res,2011:32(7):591-596.
[6]李江科,陈少军,陈艳俏,等.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337-338.
[7]汪锦丹.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9):258-259.
[8]叶建全,李妍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8):544-545.
[9]黄艳晶,晋学庆,林志鸿,等.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24):547-548.
[10]岳聪聪,王权,杜宇征,等.血压昼夜节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指导[J].河北中医,2014,36(4):618-620.
[11]宋涛,陈悦,霍阳,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GFR的相关性[J].西部医学,2014,26(6):775-777.
[12]付敏敏,周炳凤,高斐,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血压昼夜节律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5):347-351.
[13]李艳玲.调整用药时间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及昼夜节律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8):53-54.
[14]黄荣杰,郑云香,何美霖.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89-92.
[15]白梅,李学文,彭瑞华,等.心率减速力与心率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2):53-55.
(收稿日期:2014-05-20)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
参考文献
[1]王家声,徐新,于秋辉.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7):501-503.
[2]吴毅琴,岳晓军.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动脉硬化度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7(5):364-365.
[3]石蓓,秦瑶,赵静,等.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的脂质过氧化水平[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9(3):249-250.
[4]舒孝春,江势军,徐少勇.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23):541-542.
[5] Castelpoggi C H,Pereira V S,Fiszman R,et al.A blunted decrease in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ortic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J].Hypertens Res,2011:32(7):591-596.
[6]李江科,陈少军,陈艳俏,等.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337-338.
[7]汪锦丹.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9):258-259.
[8]叶建全,李妍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8):544-545.
[9]黄艳晶,晋学庆,林志鸿,等.血压波动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24):547-548.
[10]岳聪聪,王权,杜宇征,等.血压昼夜节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指导[J].河北中医,2014,36(4):618-620.
[11]宋涛,陈悦,霍阳,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GFR的相关性[J].西部医学,2014,26(6):775-777.
[12]付敏敏,周炳凤,高斐,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血压昼夜节律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5):347-351.
[13]李艳玲.调整用药时间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及昼夜节律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8):53-54.
[14]黄荣杰,郑云香,何美霖.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89-92.
[15]白梅,李学文,彭瑞华,等.心率减速力与心率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2):53-55.
(收稿日期:2014-05-20) (本文编辑:蔡元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