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王庆金
摘要: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是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多集中于外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及其创新活动,而往往忽视企业内部协同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和内部协同创新体系,系统探讨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笔者认为企业应发挥目标契合的序参数的聚合效应,综合协同创新应综合内外创新驱动力来提高协同创新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协同创新;内部协同;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7010606
一、文献梳理与评述
1协同创新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1]的协同学分析了协同机理,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了复杂系统的子系统间的协调合作关系。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2]构建创新了新的生产函数。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3]发展了创新概念,提出技术创新。弗里曼和苏特[4]强调创新成果的应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Wikipedia[5]较早地提出了协同创新理论,指出协同创新理论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意愿,借助网络交流思想、信息及工作状态,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胡恩华和刘洪 [6]认为协同创新是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调受益。协同创新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分散风险,获得规模经济等。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协同。从网络层次来看,是指创新网络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其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协同创新网络是由两个以上的主体构成的,主体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在技术联盟中,企业合作契约有利于维系企业合作关系。
协同创新的主体由企业、高校和科技机构,逐渐发展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用户、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产生了 “产学研”、“政产学”、“政产学研用”以及“政产学研介”等协同创新模式。
(1)产学研模式。产学研模式是由产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组成的三位一体模式,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
(2)政产学模式。政产学模式也称官产学模式,最著名的是“政府—产业—大学”构成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协同”模式,强调了政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3)政产学研用模式。是在政产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由“政府—高校、科技机构—企业—用户”五个方面组成五位一体的模式。
(4)政产学研介模式。近些年来,政产学研介等多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为了应对危机,美国特别提出了“协同创新”,提倡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社区以及科技园区等科技中介组织的协同创新,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欧洲等国家也非常重视协同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创新发展。
2企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概念源自生态学,首先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出现,其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逐渐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研究领域。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上,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7]。2004年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提出了“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思想提供了基础。
刘力刚[8]是我国较早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学者,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使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实现长盛不衰的战略目标。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确定;发展新的主导业务领域;管理(战略、人力、基础管理)和创新(技术、管理、制度、市场和组织创新)。钟陆文[9]从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快速消亡的代价和现代企业发展理论的进步四个方面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将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一种超越企业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可持续发展状态。肖海林和王芳华[10]从现代企业管理学入手,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时间性(投资回报时间和企业持续时间)、空间性(资本回报率和对资源的配置)和动态性(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三个维度分析,形成创新为导向、做强重于做大、核心理念的真实性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等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范式。蔡维灿[11]从财务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财务能力包括融资、投资管理、资金分配、财务决策、控制、协调、财务盈利和账务偿还等方面。只有不断强化财务能力的培养,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吴东晟 [12]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和控制能力、新业务的拓展、企业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关键因素,并分析五个因素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宋荆等[13]主要从企业的财务、客户、内部运作流程、员工学习成长、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视角,研究六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六因素之间的平衡,综合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卢俊 [14]认为企业文化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阶段均起到关键作用。在初创期起到凝集作用;在成长期起到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排他性和约束性;在成熟期起到牵引作用,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在衰退期企业文化需要变革,顺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沈亚军和王宁[15]从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析。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企业成长酶(战略与决策酶、组织酶、领导酶和控制酶)和企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超额利润能力);外部因素包括社会伦理、产业内外竞争、法律法规和价格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且指出内部因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刘宝泉[16]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基,在现代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强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管人等环节,可以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endprint
尽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协同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模型,分析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基于协同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模型
协同创新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甚至引导外部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协同创新契合了企业的这种需求,将各个主体之间紧密结合,形成创新—成果转化—再创新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现有的研究和协同创新的内涵,企业协同创新结构模型应从企业内、外两个层面进行构建。
1外部层面: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
现在对外部层面的协同创新研究和关注较多,在国外也有一些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去借鉴。早在1945年布什[17]在向美国政府提交的《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首次提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技术创新”的创新线性模式。2011年11月30日,欧盟提出“地平线2020”,通过协同创新的模式,重点支持卓越科学、工业领袖和社会挑战三大战略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如德国为维持其强国地位,建立一套“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明确各协同创新主体的定位、作用和关系,共同促进科技的发展。政府是协同创新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07年德国政府通过的《思路—创新—增长,德国高技术战略》,明确了德国科技发展的方向,确定了研究的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关键是形成以企业为核心,以客户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以政府、高校、科技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多主体协同网络的创新。
如图1所示,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企业为主体,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要为导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政府、资金和中介机构的联合支持为辅助,形成企业、客户、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资金和中介七位一体的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依据市场动态、竞争动态提出创新需求,需求信息流进协同创新网络的所有相关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金融企业和中介机构,各创新主体通过综合运用人才、资金和技术及知识等各种创新资源,经过协同,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初试、中试,最终投放市场。在这个协同创新过程中,各主体依据自身的优势产生不同类型的分工协作和创新活动,从而在体系中产生协同创新。
(1)企业。
企业是创新的需求者和发起者,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及商品化的主体,也是创新活动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组织的互动沟通,能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金、介之间的紧密结合,形成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再创新的良性循环,能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德国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和企业,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体,德国科技经费的2/3来自企业,70%的科技人员在企业工作,很多企业有高水平的实验室,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22]。
(2)产业环境。
主要包括目标客户、竞争者、潜在竞争者和供应商。只有不断满足目标客户的应用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而目标客户和竞争者构成了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目标客户是企业生产产品的应用者,对创新成果给予最客观和最准确的评价,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与客户、高校和科技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鉴别客户的真正需求,判断市场需求,生产符合客户的产品。企业与顾客、竞争者、供应商等相关方组成产业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这种关系能够促使企业及时和正确获取产品需求信息和市场信息,降低创新的市场风险,获取技术创新的关键信息、技术创新标准、关键技术诀窍和进行资源共享。
(3)政府。
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资金引导,促进协同创新网络主体间的联结。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重点支持的方式,引导协同创新的方向,为人才政策、资金政策、激励政策、协调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融资贷款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引导,鼓励协同创新,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性氛围和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创新网路的建设。如美国,在《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案》、《贝多法案》以及《联邦技术转移法》等诸多创新政策的驱动下,形成了多种协同创新模式: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在高校周边形成的“科技工业园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模式。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为了应对危机,美国科技园区协会等发布了《空间力量20:创新力量》《空间力量:建设美国创新共同体体系的国家战略》等,科技园区、企业、大学和联邦实验室等共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4)高校和科研机构。
高校及科研机构是人才培养、新知识、新技术创造和传播的主要基地,在协同创新模式中起到引领作用。在以企业为主体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创新网络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新知识、新技术要服务于企业,科技成果需要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最终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满足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企业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和设备,满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需求。在多数国家里,高校及科研机构一直是科研的中坚力量。如德国大学长期奉行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非盈利研究机构是协同创新的专业力量,如马普协会(MPG),拥有80个研究所和700多位科学家从事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研究,赫尔姆霍茨协会(HGF)拥有16个研究中心和1 000多名科学家[17][18]。
(5)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发挥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作用,就是在以企业为核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为企业找成果,为高校、科研机构找方向,提供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和转让的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作为科技和经济结合的中间环节,中介服务机构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知识整合、鉴定评估、孵化和商业化等作用。endprint
(6)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对促进政、产、学、研、用、金、介之间协同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内部层面:创新目标下的内部协同创新体系
随着协同创新的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单纯考虑外部协同网络的构建,同时考虑企业内部要素、职能、组织以及制度问题对于协同创新的影响,即内部协同创新,而这是企业在协同创新往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过去的研究主要强调技术的集成和创新,但是随着大量新技术的涌现,应更注重组织方面的集成。技术创新不是独立地进行,它处于一定的情境,受到企业组织结构、文化和资源要素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企业这些要素。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平衡协调是企业创新制胜的关键,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应相互促进。因此协同创新网络不应单纯考虑外部协同网络的构建问题,而同时应考虑企业自身,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协同创新网络,外部协同与内部协同相辅相成。如图2所示,综合现有的研究,企业内部协同创新包括四个方面:创新目标协同、资源协同、职能协同和文化协同。
(1)创新目标协同。
或者战略协同,是指企业在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时,企业内部应建立统一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协同创新目标应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一致,即企业有针对性地对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和技术瓶颈来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二是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对于创新目标具有一致性,各个部门在既定目标下,应对未来的创新活动有一致的看法。
(2)资源协同。
即企业所投入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应该与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相互协同,各种资源整合利益和总体效率最大化。协同网络建设在创新活动中,应注重发挥企业不同技术和管理人员各自的优势,同时及时弥补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人力短板;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应从总体上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分配,科学预算,充分利用资金;每个企业都有相应的技术诀窍,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储备和技术诀窍,应科学设计技术路线,而非完全摒弃;与企业原有技术进行协同,沿着技术革新的科学路径,一步步深入,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3)职能协同。
即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在协同创新中发挥各自的职能,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摒弃自身短期利益。研究显示,随着组织规模的增长,研发和营销职能必然向更加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从提高企业新产品推出效率的需求出发,加大研发和营销间的整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部门间的矛盾和分割,会严重影响营销协同创新绩效和效果,因此在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应明确企业创新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利用目标引导和约束来加强部门协同,同时在创新活动中,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
(4)文化协同。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全体成员长期的接触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习惯以及由此衍生出企业一切活动和行为,对外显示为企业成员在意识和行为上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而文化协同就是企业不同部门、不同节点和不同成员在价值观、意识形态、习惯和行为间的默契和无缝连接。相对于其他协同,文化协同多为隐性,当然也有规章制度等显性的文化要素协同,因此文化协同对于其他协同影响则更为隐性,并会产生巨大的作用。由于每个企业中,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间的文化并不一致,往往存在矛盾和冲突,就会大大减弱了企业各部门的合力。因此,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和创新活动中,应注意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文化差异,逐渐培养企业的创新文化,培育企业创新活动的价值观、意识行为、关键行为和习惯等,最终表现为行为的一致性,这样对于其他方面的协同以及协同创新网络的建设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综合视角:基于协同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模型
协同理论中的有序态,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和整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呈现的、和混乱状态相对应的一种状态。所以,基于协同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是企业内外相互协同的系统模型。
企业外部是由各个创新主体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这些主体是由企业、顾客和竞争者构成的产业环境,决定了创新的基本需求,同时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等主体构成创新网络,为了统一的创新目标,各取所需,各尽其能而进行相互协同的创新活动,这是企业创新的外在驱动力量,弥补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或者创新资源有限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企业进行创新活动,需要保证企业的创新活动与企业的战略发展保持一致,需要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各尽所能,同时投入相应的人力、资金和技术来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这是企业的内在驱动力量。
一个有效的协同创新网络,需要内外驱动力量间的协同。企业由于自身创新力量不足或者创新资源有限,现有创新知识和创新活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而无法满足顾客需求或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信息通过协同网络进行扩散、组织和融合,来促使企业与协同创新网络其他主体对此目标具有一致性而进行创新活动。当企业的协同网络创新目标与企业内部创新目标一致时,内外驱动力量就会形成合力,而内外目标的契合程度,就是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序参量。当序参量不断加强时,即内外目标契合程度越来越高,序参量就会产生巨大聚合作用,企业无序创新活动就会在内外驱动力下进而逐渐变为有序自组织创新活动,最终达到创新活动的完成,产生巨大的创新绩效。内外创新目标的契合度,就是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序参量。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创新目标的序参量作用
在协同网络建设和协同创新活动中,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与顾客最紧密的,也是对顾客需求和产业发展最能准确把握的主体,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需求,明确创新的目标,才能将外部创新驱动力和内部创新驱动力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创新的有效协同。一方面,吸引各个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中,汇集政府、企业、高校、科技机构、金融和科技中介等各方面的力量,集体攻关产业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另一方面,有效发挥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endprint
2加强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强化外部驱动力
发挥政府引导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政府应为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协同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政策落实,统一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建立有效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服务和宏观管理的作用,完善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应科学定位自身及其他协同创新系统组成部分在创新链上的功能及作用,积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化服务,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起面向企业需求的研发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积极进行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方法创新,提升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水平。除此之外,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满足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的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强化内部驱动力
企业在强化外部协同创新网络的同时,进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创新的价值观、思维意识、行为习惯以及规章制度等;强化各部门间沟通,形成创新内在合力;有效利用创新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分配,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哈肯·H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57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孔伟艳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20
[3]华尔特·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5
[4]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5]Wikipedi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B/OL]http://enwikipediaorg /wiki/ Colla- 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6]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6):23-26
[7]王小迪,徐岩,任思儒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13,(6):117-120
[8]Freeman,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邓延陆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6
[8]刘力刚企业持续发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1-35
[9]钟陆文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14
[10]肖海林,王芳华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论[J]当代财经,2004,(7):69-71
[11]蔡维灿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3):71-74
[12]吴东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5):82-83
[13]宋荆,顾平,席娜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12):70-73
[14]卢俊文化要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09,(12):110-112
[15]沈亚军,王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成长机制研究[J]东岳论丛,2013,(10):176-180
[16]刘宝泉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玻璃,2010,(1):32-39
[17]万尼瓦尔·布什科学:无尽的前沿[N]李正风译,科技日报,2000-08-02
[18]刘力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45-49
[19]李建民,叶继涛德国科研机构布局体系研究及启示[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5,(11):27-30
[22]李鹏,刘彦德国科研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11,(2):55-56
[23]王进富,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1-6
[24]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10,(8):51-64
[25]Twigg,D,Voss,CAManaging Integration:CAD/CAM and Simulation Engineering:A Work-Book [M]UK:Chapman&Hall,199126
[26]辛冲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7-42
[27]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J] 科学学研究,2006,(8):629-634
(责任编辑:于振荣)endprint
2加强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强化外部驱动力
发挥政府引导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政府应为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协同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政策落实,统一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建立有效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服务和宏观管理的作用,完善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应科学定位自身及其他协同创新系统组成部分在创新链上的功能及作用,积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化服务,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起面向企业需求的研发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积极进行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方法创新,提升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水平。除此之外,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满足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的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强化内部驱动力
企业在强化外部协同创新网络的同时,进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创新的价值观、思维意识、行为习惯以及规章制度等;强化各部门间沟通,形成创新内在合力;有效利用创新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分配,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哈肯·H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57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孔伟艳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20
[3]华尔特·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5
[4]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5]Wikipedi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B/OL]http://enwikipediaorg /wiki/ Colla- 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6]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6):23-26
[7]王小迪,徐岩,任思儒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13,(6):117-120
[8]Freeman,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邓延陆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6
[8]刘力刚企业持续发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1-35
[9]钟陆文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14
[10]肖海林,王芳华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论[J]当代财经,2004,(7):69-71
[11]蔡维灿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3):71-74
[12]吴东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5):82-83
[13]宋荆,顾平,席娜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12):70-73
[14]卢俊文化要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09,(12):110-112
[15]沈亚军,王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成长机制研究[J]东岳论丛,2013,(10):176-180
[16]刘宝泉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玻璃,2010,(1):32-39
[17]万尼瓦尔·布什科学:无尽的前沿[N]李正风译,科技日报,2000-08-02
[18]刘力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45-49
[19]李建民,叶继涛德国科研机构布局体系研究及启示[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5,(11):27-30
[22]李鹏,刘彦德国科研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11,(2):55-56
[23]王进富,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1-6
[24]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10,(8):51-64
[25]Twigg,D,Voss,CAManaging Integration:CAD/CAM and Simulation Engineering:A Work-Book [M]UK:Chapman&Hall,199126
[26]辛冲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7-42
[27]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J] 科学学研究,2006,(8):629-634
(责任编辑:于振荣)endprint
2加强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强化外部驱动力
发挥政府引导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政府应为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协同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政策落实,统一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建立有效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服务和宏观管理的作用,完善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应科学定位自身及其他协同创新系统组成部分在创新链上的功能及作用,积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化服务,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起面向企业需求的研发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积极进行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方法创新,提升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水平。除此之外,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满足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的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强化内部驱动力
企业在强化外部协同创新网络的同时,进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创新的价值观、思维意识、行为习惯以及规章制度等;强化各部门间沟通,形成创新内在合力;有效利用创新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分配,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哈肯·H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57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孔伟艳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20
[3]华尔特·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5
[4]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5]Wikipedi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B/OL]http://enwikipediaorg /wiki/ Colla- 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6]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6):23-26
[7]王小迪,徐岩,任思儒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13,(6):117-120
[8]Freeman,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邓延陆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6
[8]刘力刚企业持续发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1-35
[9]钟陆文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14
[10]肖海林,王芳华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论[J]当代财经,2004,(7):69-71
[11]蔡维灿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能力培养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3):71-74
[12]吴东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5):82-83
[13]宋荆,顾平,席娜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12):70-73
[14]卢俊文化要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09,(12):110-112
[15]沈亚军,王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成长机制研究[J]东岳论丛,2013,(10):176-180
[16]刘宝泉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玻璃,2010,(1):32-39
[17]万尼瓦尔·布什科学:无尽的前沿[N]李正风译,科技日报,2000-08-02
[18]刘力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45-49
[19]李建民,叶继涛德国科研机构布局体系研究及启示[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5,(11):27-30
[22]李鹏,刘彦德国科研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11,(2):55-56
[23]王进富,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1-6
[24]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10,(8):51-64
[25]Twigg,D,Voss,CAManaging Integration:CAD/CAM and Simulation Engineering:A Work-Book [M]UK:Chapman&Hall,199126
[26]辛冲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7-42
[27]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J] 科学学研究,2006,(8):629-634
(责任编辑:于振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