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浩
摘要:一个城市要想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要确定好城市扩展的方向,只有遵循城市扩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区位优势,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济南市在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着选择扩展方向的问题,如果一直犹豫在该往哪个方向扩展的问题上,那必定会丧失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本文结合济南市城市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济南城市的扩展方向问题,并探究了向北发展的机制与原因。
关键词:北跨;济南城市发展
在我们印象中,济南市并非是沿河城市,然而,当我们用微观的视角从济南城市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就会发现,济南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在“东拓西进”的方针指导下进行的,从空间角度来看就是沿着黄河东西扩展。迟迟跨不过黄河,已经成为济南城市发展的阻碍,更已变为济南市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同为历史文化名城,也同为省会城市的南京曾经也面临相同的境遇。早在2006年,南京市就提出了“以江为轴,跨江发展”的战略部署,再到2010年浦口新城中心区建设启动、南京长江隧道建成通车,地铁三号线与地铁一号线西延过江线、纬三路过江隧道开工建设等,南京市早已进入全面和加速推进跨江发展的新时期。
然而,纵观如今济南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从外部环境来开,改革开放前,济南市无论是在军事还是在经济上,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然而,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显现,地区性竞争愈发激烈。北部的环渤海经济圈依靠自己的行政地位和地理位置优势夺走了济南市发展的北方及东北方经济腹地;大连市与烟台市的联系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又在不断削弱济南市东部的经济腹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不断发展对济南市的产业升级产生严重影响;来自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机遇又被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郑州市、临沂市和日照市所截。可以说,济南市发展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从内部环境来看,济南市没有贯通东西方向的封闭干线,仅靠一条经十路作为济南市东西主干道,导致交通拥挤和市民出行不便;南部是泉脉的水源补给区,为保证泉城地下水系的安全,南部山区是限制发展的。从政策角度来看,山东省的城市发展政策是比较偏重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从2013年的《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就可以看出济南市不被重视的现状;另外,随着济南市委市政府的整体搬迁至龙奥大厦,再一次加剧了经十路等东西干线的交通压力;此外,去年提出的“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发展思路一直在困扰济南市的发展,然而,事实却是济南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还在酝酿和讨论中。一年过去了,济南城市建设并没有按照上述“三面出击,分散开发”的思路付诸实施,而是集中开发东部,与章丘市连成一片,更加剧了东西主干道的交通拥挤程度,这一系列不利的因素导致了“东拓”道路的完结。
向东太挤,向南不行。所以只能考虑向西或者向北。
济南市的西边是聊城市以及菏泽市,再往西就是与济南市发展争夺经济腹地以及发展机会的河南省。聊城市与菏泽市,它们都属于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基础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很难承接来自济南市区以及济南西部和北部的产业转移,不能有效扩大济南市的有效腹地范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空间上的西移,也就使济南市的发展错失了与京津等北部城市的聯系。此外,济南向西的交通条件并不完善并且西部也有黄河的阻拦。
那么,济南城市向北跨河发展到底适不适合呢?这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济南城市跨河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大体有两种。一是内因与外因的联合,前文也已经分析了济南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对于外部因素,东南西方向已经无路可走,然而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产业转移与发展机遇很大程度上需要济南城区北跨来承接这些产业,另外,青岛市的快速发展对济南市经济发展空间有很大的挤压作用,济南市只有把握好来自“北方”的产业转移的机会并发挥自身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对于内部因素,济南市发展面临第二产业逐渐衰败的现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并扶持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业成为带动济南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非树型效应的作用,济南城市跨河发展需首先将某些大型职能部门先行跨河布局,或是一些从老市区疏解来的单位定点。所有这些企事业单位一旦在彼岸定点,就开辟了利用彼岸潜在优势的更大可能性和必要性,为城市跨河发展带来动力,这也正符合济南城市“中梳”的发展战略。
当前济南城市进行全面和加速跨河发展的基础条件大体有六个方面:
1.“河北”土地空间资源和区域辐射功能的极大需求;
2.“东西南”发展受阻,向北跨河发展势在必行;
3.跨河发展的交通格局正在快速完善中;
4.“河北”的济南化工产业园区等区域增长极的非树型效应的显现;
5.京津唐地区的许多产业急需向南扩展以便为产业升级以及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6.省市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具备了上述基本条件之后,济南城市跨河扩张和辐射力将不断增强,济南城市“河北”的土地潜在优势正在快速转化为现实优势,进而提高了济南城市跨河及冲破其它门槛的能力。内因与外因的联合作用愈发明显,济南化工产业园区等“河北”工业园也触发了非树型效应的持续发挥。随着最大跨黄河大桥的即将建成以及“北跨”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梳”作用也会不断显现,济南旧城区的拥挤问题也会得到缓解;京津唐等地区的产业专业不断“南下”也将带动济南市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北跨”的发展,济南市高新区的产业也将会分散到“河北”等地带,这也将会缓解济南城区东西干道的交通拥挤问题。
参考文献:
[1]2013年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2]夏非,南京城市全面跨江发展初[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20卷第2期: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