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肖YANG Xiao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33)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就,那么,这个领域的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是哪些人在大洋的彼岸研究中国的现代文学?从学术史的角度看,这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本文集中探讨的问题。
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端于“汉学”。
美国“汉学”的起步是落后于欧洲的。19 世纪,当欧洲的“汉学”已成就斐然的时候,美国的汉学刚刚进入开创时期。这时主要的汉学家有裨治文、卫三畏、史密斯、丁韪良、傅兰雅、林乐知等,以上皆为传教士;其他也有美国的驻华官员,如摩斯等。
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汉学背景下产生的。一些从事汉学研究的人们,将视野逐渐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语言、古代文学等方面扩展到了中国的现代文学,这样,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便进入了发生期。具体时间是从20 世纪的20年代至50年代末,笔者将其界定为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
美国这时期的汉学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些人虽从事汉学研究,但是并未涉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二种情况是,一些人在从事汉学研究的过程中涉足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不过,从某种角度上看他们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发生了联系。
属于第一种情况的学者们,他们的汉学研究一方面成为孕育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启迪并影响了后来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属于第二种情况的学者们是在汉学研究中起步,而后步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行列的,他们是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开先河者。这一类的代表如巴特勒特、王际真、埃德加·斯诺、艾格尼斯·史沫特莱等。
20 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汉学研究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在之后的30年间,即至80年代末,都彰显了学科化的特点。步入学科化的第一个标志是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出版(耶鲁大学出版社),这体现了美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厚重;另一个标志是60年代初哥伦比亚大学最先设立了中国现代文学教授职位,这说明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进入了高校的教学系统,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
这时期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20 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朝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打开中美文化交流的大门是有利的。1974年11月,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和社会科学理事会在纽约召开了以“关于优先考虑中国研究”为主要议题的会议,针对传统汉学译介与研究的重点是中国的古典经典的学术思维的现状,强调了重视当下中国的研究问题会议明确表明:今后世界汉学译介与研究的重点将向中国的“现当代”倾斜,并一致同意“以后10年一定要继续采取以发展当代中国研究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当然有利于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断深入。
从20 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美国诸多中国现当代研究学者的研究都有了新的迹象——虽立足于研究中国的现代文学,但却与语言学、影视学、历史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挂钩;或者更进一步地涉及了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领域的研究。这就明显跨越了学科疆界,出现了取墙外之水浇墙里之花的研究态势,并以此将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跨学科时期。
促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元的。
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使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无论在视野、习俗、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打通”,这也必然影响着学术研究。而美国又是科技强国,美国学者的学术研究必然会率先显示出“打通”的特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是如此。
同时,正值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时候,西方的理论界也步入了空前的“理论爆炸”时期,于是,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就历史性地被卷入这一澎湃的理论场域中。因得风气之先,一些学者便开始了操持自己所熟悉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践,而有些理论本身就已经跳出了某个学科的藩篱。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的流动、流散所带来的跨界思考与研究等因素。
总之,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不断发展,美国学者对此所展开的研究也逐渐走向开拓性和开放性的新高度,并在海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居于了领先的地位。
[1]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宋绍香.世界鲁迅译介与研究六十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5).
[3]Braester,Yomi,Witness AgainstHistory:Literature,Film,and Public Discours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