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 春,许 铭,杨丽梅,肖红婕,李绍荣
(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0)
食盐加碘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策略,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应碘盐监测方案。方案对监测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和批发企业;第二层次为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全面、准确了解碘盐生产、销售和居民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具有重要意义。
某县疾控中心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居民户碘盐样品若干,通过检测发现部分样品碘含量达不到该地区规定食盐标准碘含量要求,为不合格碘盐。通过随机抽取上述4组样品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分析检测人员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精密度较差,甚至超过误差允许范围。
通过以上试验,初步断定样品受到其他杂质污染,干扰了样品的分析结果。为了保证样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找到影响样品检测结果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盐碘含量测定均按照国标GB/T 13025.7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
1)随机抽取居民户碘盐4个,编号分别为0237、0238、0240、0252,分别由某疾控中心、昆明盐矿、普洱制盐分公司进行碘含量检测比对试验;
2)编号分别为GBW 10 006m、GBW 10 008m的“食用盐中碘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的碘含量标准值分别为12.0 mg/kg(不确定度2.0 mg/kg)、28.5 mg/kg(不确定度3.0 mg/kg))。分别采用不同碘酸钾基准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某疾控中心和昆明盐矿的碘酸钾基准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和不同的分析人员对两种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分析;
3)随机抽取未开袋的食用盐样品,由昆明盐矿、乔后盐矿、普洱制盐分公司采用不同的分析人员进行碘含量检测比对试验;
4)模拟居民户食盐碘含量检测试验:分别在未被污染的食用盐中加入白糖、鸡精、味精、生姜、大蒜、辣椒、酱油、食醋、小粉、花椒等物质,模拟居民户厨房、餐桌、灶台用盐过程,分别由乔后盐矿、普洱制盐分公司进行碘含量检测比对试验。
居民户食盐碘含量检验结果见表1。
通过表1结果可以看出,样品的检测结果精密度较差,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有杂质干扰滴定终点的判断。
食用盐中碘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比对试验结果见表2。
表1 食盐碘含量检验结果Table 1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salt
表2 食用盐中碘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比对试验结果Table 2 Comparison test results of analysis standard materials of iodine ingredients in salts
表2数据表明,分别采用不同碘酸钾基准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和不同的分析人员对两种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分析,分析结果均在相应的不确定度范围内,证明在样品没有污染或者没有被其它物质干扰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标准溶液和由不同的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批号为 20130120K3、20130120L3、20130129X2、20130208E1的未开袋的食用盐样品,由昆明盐矿、乔后盐矿、普洱制盐分公司采用不同的分析人员进行比对试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未开袋食用盐碘含量比对试验结果Table 3 Comparison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unopened bagged salt
由表3结果看出,在样品没有污染或者没有被其它物质干扰的情况下,不同的标准溶液和不同的分析人员的分析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且精密度很高。
模拟居民户用盐过程,分别在未被污染的食用盐中加入白糖、鸡精、等物质,分别由乔后盐矿、普洱制盐分公司进行碘含量分析比对试验,结果见表4,表5。
表4,表5结果显示,居民户在厨房、餐桌、灶台使用碘盐的过程中,由于厨房、餐桌、灶台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食盐中的碘非常容易升华而流失,导致碘含量偏低;第二方面在食盐使用过程中,常用的佐料、食品添加剂很容易带入,例如白糖、鸡精、味精、生姜、大蒜、辣椒、酱油、食醋、小粉、花椒等物质。特别在农村,因使用习惯和方便,经常所有的调味料只用一把勺子,导致盐样中可能带入其它物质,从而影响居民户碘盐碘含量监测结果。
表4 普洱制盐分公司模拟居民户碘含量检测结果Table 4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simulated household salt from Pu'er branches company
表5 乔后盐矿模拟居民户碘含量检测结果Table 5 Test results of iodine content in simulated household salt from Qiaohou salt mine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IDD)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食盐加碘是目前消除IDD唯一具有长期性和生活化的防治方法,是我国消除IDD长期坚持的主导措施,是最为经济的补碘方式。而定期动态的居民户碘盐监测是全面、准确了解碘盐生产、销售和居民食用情况的重要依据,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判断,所以居民户碘盐监测工作非常重要。对居民户碘盐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的样品,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影响结果不稳定的因素。对找不出原因偏差较大样品建议不列入统计分析,从而确保整体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加大食用碘盐贮藏、使用的宣传:碘盐应密闭储存,尽可能放置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小的环境,防止碘盐中碘的升华流失;碘盐使用时应采用单独的工具(例如勺子)进行盛放,避免带入其他物质,一方面影响碘盐的稳定性,第二方面对碘盐中碘离子的监测也会有影响,导致结果偏差,从而影响消除碘缺乏病的效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16006-2008.碘缺乏病消除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1.
[3]陈祖培.中国2004年碘盐监测行动在碘缺乏病监测中的意义和评价[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0):733-734.
[4]Pandav CS,Rao AR.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livestock·Ecology and economics[J].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7:1-228.
[5]邹艳,水黎明,韩仕哲,等.影响海岛成年居民尿碘水平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5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