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军 汪 磊
(熊华军,汪 磊: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熊华军:博士,副教授 甘肃兰州 730070 责任编辑:张 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也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2〕可见,教师培训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其中,农村教师培训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在经济比较落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甘肃省X县为例,探讨农村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那么,当前甘肃省X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的程度如何?开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如何破解?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甘肃省X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即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来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3〕研究采用由澳大利亚QSR公司〔4〕推出的Nvivo 9.2(中文版)分析和管理软件。Nvivo9.2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电脑辅助质性资料分析软件,其分析运行的理论基础是由安塞姆·斯特劳斯和巴尼·格拉斯提出的扎根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在浩瀚的文字中快速筛选信息,同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尽可能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对甘肃省X县12个农村地区中小学的35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性别、学历、教龄、职称的教师访谈,因此这些教师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访谈前首先征得这些教师的同意,然后进行录音,最后将录音转录成文本。
将访谈资料导入到Nvivo 9.2。通过采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开放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三个阶段。〔5〕
本研究采用“三角校正”来确认研究的效度。〔6〕第一角是研究者,研究者为教育学的教师和在读研究生,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和理论基础。第二角是研究方法,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每一步程序规范合理。第三角是资料来源,研究者主要采用的是调查所得的真实资料。为了检验本研究的可信度,两位研究者同时对这些资料进行编码,通过比较两位研究者独立分析同一资料的结果是否一致来验证。从两位研究者初步编码的情况看,编码具有比较强的一致性,编码归类一致性系数达到0.713。〔7〕
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研究者从纵向和横向层面进行访谈。纵向层面基于两点量表 (效果好和效果差)进行访谈,横向层面基于培训层次 (国培、省培、市培和县培)进行访谈。
首先,参照开放编码的步骤,对35个相关文本进行逐段逐句的阅读,提取重点语句,标定概念节点。通过开放编码,共形成最终有效自由节点347个。(见表1)
对开放编码的347个自由节点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思考与分析,将本质上同属于一个性质的节点归类,同时找出每个自由节点之间的共性,并将347个自由节点归类到11个主轴之中,它们分别是:培训类型、培训机会、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软件、培训硬件、培训组织、培训评价主体、培训过程评价和培训收益评价。(见表1)
通过主轴编码后,根据编码信息,发现可以将主轴编码归纳为3个核心类别,它们分别是:培训规划、培训实施及培训评价。培训规划包括培训类型、培训机会和培训时间。培训实施包括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软件、培训硬件和培训组织。培训评价包括培训评价主体、培训过程评价和培训收益评价。(见表1)
表1 编码频次及排序
从选择编码频次看:培训实施占所有选择编码频次的比例为55.33%,位列第1;培训评价占所有选择编码频次的比例为24.49%,位列第2;培训规划占所有选择编码频次的比例为20.18%,位列第3。根据选择编码的频次排序,对选择编码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选择编码共包括192个开放编码,其中培训方式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13.55%,在整个开放编码排序中列第1位,培训软件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13.26%,列第2位,培训内容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12.68%,列第3位,培训硬件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10.38%,列第5位,培训组织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5.47%,列第9位。从它们分别所占的百分比不难看出,教师比较关注培训方式,其次分别为培训软件、培训内容、培训硬件和培训组织。
培训方式。教师感觉效果最好的培训方式依次是参与式培训(50%)、现场观摩学习(33.33%)和案例分析(16.67%);教师认为培训方式效果不好的原因依次是:培训者与教师互动性不强 (40%)、教师被动地听,讲座很枯燥 (22.85%)、没有现场观摩教学 (20%)、没有案例分析(11.43%)和没有专家指导 (5.72%)等。总体来看,高达74.47%的教师认为培训方式效果不好。简言之,要提高培训效果,必须改进培训方式。比如,要充分发挥培训者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培训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如对于教育教学技巧的培训,宜采用案例教学法,让教师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相互交流。而对于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则宜采用模拟培训法,让教师置身于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中反复操作训练,以解决实际中可能出现的类似问题。
培训软件。教师感觉效果最好的培训软件依次有:培训者教学水平高(36.33%)、培训者会调节教学气氛(33.33%)、培训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高 (25.00%)和培训教师充足 (5.34%);教师认为培训软件效果不好的原因依次有:培训者教学水平低下 (35.29%)、培训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欠缺(29.41%)、培训者不会调节教学气氛(17.65%)、培训者团队结构不合理 (10.82%)和培训者数量不足 (6.83%)等。通过比较效果好和效果差的数据可以看出,仅有26.09%的教师认为培训软件效果好,73.91%的教师认为培训软件效果不好。再次结合教师接受的培训层次分析,教师诟病最多的是市县级的培训。
培训内容。74.42%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效果不好,原因依次是: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 (37.5%)、培训内容不实用 (34.38%)、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12.5%)、培训内容陈旧 (9.38%)和培训内容重复 (6.24%)。如今,我们很多的培训无一例外地采取“满堂灌”的方法,培训者怎么讲,教师就怎么听,在培训中起主导作用的总是前者,后者的主观能动性根本无从发挥,结果是教师在完成了相应的培训后并不能把所学的软知识变成实际操作的硬功夫,这一点在今后的培训内容中应该得到重视。
培训硬件。80.56%的教师认为培训硬件效果不好,这表现为:食宿条件不好 (53.28%)、图书资料缺乏和网络资源不足 (34.82%)和没有专门的培训场地 (11.90%)等。结合教师参加的培训层次分析,我们发现,参加过国培和省培的教师普遍认为食宿条件好、图书和网络资源充足、培训场地充分,但参加过市培和县培的教师普遍对这三者感到不满意。
培训组织。该维度的满意率仅为21.05%,不满意率为78.95%。通过访谈得知,教师存在被迫培训 (51.43%)、顶替培训 (32.44%)和盲目培训 (16.13%)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培训效果不好。
该选择编码共包括85个开放编码,其中培训收益评价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12.39%,在整个开放编码排序中列第4位,培训过程评价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10.09%,列第6位,培训评价主体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2.02%,列第11位。从百分比可以看出,教师比较关注培训收益评价,其次分别为培训过程评价和培训评价主体。
培训收益评价。教师感觉效果最好的培训收益评价依次是:教学理念的更新 (42.86%)、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35.71%)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21.43%);教师认为培训收益评价效果不好原因是新理念难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调查表明,32.56%的教师认为培训收益评价效果好,67.44%的教师认为培训收益评价效果不好。
培训过程评价。教师感觉效果最好的培训过程评价依次是:培训前期需求调研 (45.54%)、细节管理 (36.36%)、前期论证 (9.09%)和培训方案设计 (9.01%);教师认为培训过程评价效果不好的原因依次是:缺乏培训前期需求调研 (62.5%)、缺乏监管机制 (25%)和前期论证不科学,没有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培训培训方案(12.5%)等。调查表明,31.43%的教师认为培训过程评价效果好,68.57%的教师认为培训过程评价效果不好。
培训评价主体。85.71%的教师对此维度不太满意,不满意原因通过访谈得知,教师很少参与到培训效果评估中。可见,培训评估体系也亟待规范。评估包括对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估和对教师的考核,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没有建立培训跟踪系统,没有严格的效果评估体系,对培训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培训计划是否可行,培训内容是否实用,培训成果转化得怎样即教师对所学内容应用得如何等等,一概不得而知,而我们所了解的仅仅是受训教师获得了一份结业证书。可以说,这种没有评估的教师培训是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的培训。
该选择编码共包括70个开放编码,其中培训类型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9.22%,列第7位,培训时间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6.63%,第8位,培训机会占所有频次的比例为4.33%,列第10位。从百分比可以看出,教师比较关注培训类型,其次分别为培训时间和培训机会。
培训类型。教师感觉效果最好的培训类型依次是顶岗置换培训 (60%)、集中培训 (33.33%)和远程网络培训(6.67%);教师认为培训类型效果不好的原因依次是:网络培训效果差 (82.35%)和置换培训量小 (17.65%)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认为顶岗置换培训效果好,远程网络培训效果差。
培训时间。高达78.26%的教师认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合理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于培训时间太短,感觉没有学到系统的知识;其次是培训时间和教学时间冲突,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往往对培训敷衍塞责。
培训机会。86.67%的教师认为培训机会过少,尤其是没有机会参加国培和省培。
1.培训实施。①越是发挥教师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训方式如参与式培训等,教师越满意;越是枯燥的理论讲解的培训方式,教师越不满意。②层次越低的培训,培训软件和硬件越不好。③越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越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培训内容,教师越满意。④存在被培训、盲目培训和顶替培训的问题。
2.培训评价。①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会学以致用,因此接受的理念与实践的教学环境不相匹配。②当前培训缺乏前期需求调研、前期论证,并且细节管理和监督不完善。③评价主体大部分是培训承办单位和培训委托单位,教师几乎没有参与评价,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培训规划。①越是校外脱产学习培训,教师越满意。②教师对时间在一周内的培训不满意,一周的培训很难让教师学有所获。③教师培训机会过少,尤其是没有机会参加国培和省培。
1.培训实施。①“参与式教师培训有不同于其他培训方式的优势和独特的培训策略。培训过程体现参与性、开放性、合作性、主体性、针对性的特点。”〔8〕因此,“参与式培训在改变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等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9〕。因此培训可以采取参与式培训为主、其他培训方式为辅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能够调动教师的兴趣,保障培训的效果。从访谈得知,教师比较喜欢参与式培训。参与式培训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员与专家、学员与学员之间进行交流研讨,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体验,这样既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培训效果。②“培训者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培训效果。”〔10〕因此要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和课题研究等方式,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并实行一定的考评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的培训者进行奖励。③“培训不能讲空道理,也不能纠缠概念,重要的是要务实,从培训的针对性入手,突出围绕解决一线教师最容易碰到、最困惑的问题,共同研讨解决的出路。”〔11〕因此,应以满足农村地区教师的需要为导向,增加有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内容 (如教学方法运用、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师生心理健康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从而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政府应加大对于市县的培训场地、多媒体设备、图书资源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培训条件。⑤甘肃省X县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教师外出培训特别是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常常让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师参加培训,他们成了培训的主力军,这不利于骨干教师进一步成长。根据访谈得知,很多校长欢迎专家进校培训,因此“送培进校”是当前要落实的一类培训模式。
2.培训评价。①培训课程应克服只重理论指导而忽视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将理念培训为主转变为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主的培训。通过访谈得知,在甘肃省X县地区,由于有的培训者自身素质不高,认识不到位,把教师培训与传统的授课相混淆,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教师技能的训练,只是一味的说教,枯燥乏味,解决不了教师实际问题,因此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大大影响了培训效果。②“教师培训缺乏有效性的原因之一在于忽视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机构自作主张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常常致使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脱节。”〔12〕因此要进行前期培训需求调查研究,以甘肃省X县农村地区教师的需求为导向,形成适合他们实际的培训方案,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使培训规范化和制度化。③评价主体没有反映出农村教师的主体性,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参加过培训的农村地区教师才最有资格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因此,在评价时,尤其要广泛听取农村地区教师对培训的看法,以便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3.培训规划。①远程网络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教师登陆账号和打开网页后,没有认真学习而是做其他事情,因此很多远程网络培训流于形式。所以应加强远程网络培训的管理,构建一套科学的教师远程网络培训监测体系 (如现场察看、每天集中限时学习、当场测验考核等)。②由于甘肃省X县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教师外出培训后出现无人代课的现象,为此,必须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尽可能将培训时间与教学时间错开,而且培训时间尽量要安排为一周以上。③国家和省级政府应增加农村地区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的机会,以满足教师接受高层次培训的需求。
本研究基于有关教师访谈的35篇文本,对甘肃省X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进行了质性研究。研究表明,从开放编码频次看:教师感觉培训效果差的维度依次是培训方式(10.09%)、培训软件(9.80%)、培训内容(9.51%)、培训硬件 (8.36%)、培训收益评价 (8.36%)、培训过程评价(6.92%)、培训类型(5.76%)、培训时间(5.19%)、培训组织 (4.32%)、培训机会 (3.75%)和培训评价主体 (1.73%),这说明当前甘肃省X县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效果差主要表现在培训方式、培训软件、培训经费、培训内容、培训硬件和培训对象这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应该花大力气完善这六个维度,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由于经费人力所限,本研究不可能对更多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访谈,因此可能对培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挖掘还不够充分,今后还将不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以求更深层次地结合甘肃省X县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再研究,寻找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切实增强教师培训的效果,从而提高甘肃省X县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注释: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 //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3-03-19.
〔2〕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EB/OL〕 .http: //www.edu.cn/pei_yang_810/20110106/t20110106_567181.shtml/2013-03-19.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4〕创建于1995年的QSR是当今定性研究领域知名度最高的一家软件开发商.参见:http://www.qsrinternational.com/default.aspx/2012-11-06.
〔5〕〔6〕郭玉霞.质性研究资料分析:Nvivo 8活用宝典〔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2,352.
〔7〕根据经验,一致性系数在0.5以上,即说明两者一致性程度高。
〔8〕〔9〕王爱兰.参与式教师培训及培训效果研究 〔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6):76-79.
〔10〕史宁中.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创新教师培训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9):6.
〔11〕康丽,等.“国培计划”:百万教师参培,改变中国教师〔N〕.中国教师报,2011-02-28.
〔12〕张小情,周利君.西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问题及对策探讨 〔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2):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