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学生管乐团训练的策略

2014-11-08 05:48叶志丹
教育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管乐乐团声部

何 芳 叶志丹

(何 芳,叶志丹:广州市越秀区东川路小学 广东广州 510030 责任编辑:张海新)

广州市越秀区东川路小学管乐团成立于1993年7月,自成立起获得众多省、市、区各类管乐比赛冠军,演出足迹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多年来,管乐团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通过有经验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团员们的努力训练,乐团的演奏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教学,通过管乐团训练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各项智能,激活学生的感知、理解、想象,在进行器乐学习时,眼、口、耳、手等器官协调并用,大脑、手指以及各种感觉与运动器官就更加敏锐和灵活,综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在训练过程、内容、方法上,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与学生智能结构、倾向及其活动规律相关联。具体地讲,我们在团队管理、声部以及合练训练、校本训练教材开发研究三方面,探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学生管乐团训练的策略。

一、给予空间,进阶发展

小学管乐团具有训练周期短、流动性大的特点,小学生身体条件达到胜任管乐演奏的水平需要到四年级以上,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和认知特点,组建学校管乐团呢?给予空间、进阶发展是学生管乐团管理组织要领。

首先是在低年段音乐课堂进行牧童笛学习,完成乐理知识和演奏习惯的培养。牧童笛主要是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如何芳老师执教获奖课例 《椰子夹酸姜》中,用柯达伊手号与笛子配合,学习歌曲中最有广东风味叫卖调的乐句。

教学中突出以音乐要素入手的理念,在对比听辨中初步感受以粤语语音为主干音所构建的音乐,牧童笛在整个应用过程也是学生音乐实践的过程,是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有效途径。

学生在进入管乐团前接受牧童笛等简单器乐学习,将唱和奏结合起来,解决音高、音准、识谱等问题,如在课堂即兴伴奏拍手、跺脚、用打击乐器配合练习。在吹奏歌(乐)曲时,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运动觉都要动员起来,培养了视奏、视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中年段后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吸收演奏员。我校管乐团由于多年的发展与积累,现有定音鼓一套,还配备了非洲鼓、队列行进打击乐器,在编制上主要考虑声部配置上高、中、低各个均衡发展,现有声部:长笛、短笛、单簧管、萨克斯、圆号、小号、长号、中音号、次中音号、上低音号、大号、打击乐器等。乐器种类、演奏声部都比较齐全,在小学管乐团中十分罕有。

我校现有A、B、C三个完整建制的管乐团,每年在四年级挑选新队员组建C团,在选拔队员时,采用自愿报名的方法,再通过面试、测试视唱练耳,选拔身体条件好、音高、节奏以及听觉与动作协调好、性格开朗学生入团。选拔新队员后,会有专业老师根据具体条件合理安排乐器,如身材高挑的可以选学长号,因为手手臂优势;善于表现的可以选学长笛等旋律乐器,以期充分利用自身条件,给予他发展的空间,使尽快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提高吹奏水平,完成进阶发展。

孩子进到管乐团后,学校每学期会评估其演奏技术和演出水平,建立升班制,达标的学生升入演出预备班B团,完成了B团的学习任务后,可以升入A团演出班。根据每一期队员的不同特点选择表演曲目,凸显孩子的乐器特色。如2013届的管乐团就出现了非常出色的小号声部,团里精心排练了 《号手的节日》参加北京国际青少年音乐节器乐比赛,当响亮、极富金属质感的小号solo乐段时,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厅里万阑俱静,全曲表演完毕,场上掌声如潮,评委对小号的精彩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次演出获得了金奖第一名。我们还为长号声部排练过 《长号之家》,木管的 《阿拉木罕》等作品,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二、从听入手,奏为核心

学生管乐团声部、合奏训练教学,应当从听入手,以奏为核心。学校管乐团是团体,在演出及排练过程中,主要表演形式是合奏。管乐团有木管、铜管、打击乐几大声部,每个队员都为自己声部负责,只有每个成员的演奏水平提高,整个乐团才有可能提高。因此声部及合奏训练是非常讲求效率和科学性的。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器乐训练要遵循从听入手、以奏为核心的规律,达到熟练地演奏乐器、准确读谱视奏、培养乐感,全面提高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在学习中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听老师范奏、听声部成员齐唱、听自己的演奏,学习聆听的方法,培养聆听习惯。在聆听、对比、模仿、体验过程中完成口型固定、熟练指法、正确呼吸的演奏训练,从而胜任乐曲演奏。坚持从听入手的基本训练,练习时通过聆听调性、音色、口型、呼吸、吐音方法,在对比中找到感觉,学会评价,进而分析讨论,了解如何演奏得“好听”的全过程,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得出吹奏得“好听”的标准,准确演奏乐曲。

从听入手,还要以演奏为发展核心,管乐团的终极任务是合奏,在合奏中每个成员对演出效果都负有责任,合奏效果因个人掌握乐器的熟练程度、演奏技术、具体演奏任务得有所差异,要使队员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一个相当长而艰苦细致的训练过程。首先要培养与增强全体成员的合奏整体意识,使每个成员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合奏关注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础训练,通过聆听乐队音响,培养每个成员的良好的音乐听觉以及随时修正音准的能力,使乐队合奏音准统一,音色纯正,富有表现力。成功的合奏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培养学生的与他人和谐交往配合能力,在演奏练习曲和世界名曲,能够了解和熟悉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音乐文化,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

坚持从听入手、以奏为核心的声部、合奏训练,管乐团演奏员的个人音乐素质及整体水平会很快得到提高。

三、立足创新,打造特色

管乐训练是以音乐本身的表现因素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专注地体会音乐表现的因素特点和作用,也就能更深地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会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因而,乐团选曲非常重要,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管乐团训练中,本着立足创新,打造特色,对学生管乐教材进行开发研究。教材的研发使得管乐团的教育内容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仓库”,编辑的管乐训练教材,力图遵循多元智能发展原则,使教材具有最基本的科学规律、最开阔的知识视野、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方式方法。

校本管乐训练教材的开发应能够激发学生演奏兴趣,渴望进一步演奏,通过训练能胜任演奏,将对音乐的探索应用到音乐表现,最终完成音乐审美目标。在使用校本训练教材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并适时给予巧妙点拨。音乐想象是无限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即在没有标准下确立自己独特答案的能力。对学生音乐体验不应强求一律,但要有所归依。对比传统训练谱,我校管乐团校本训练教材更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学生在分析、演奏、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表演过程中,促进自身艺术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的发展。

学生是管乐训练的主体,教材曲目收入要有所指向,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演奏技能技巧知识和本领,在吹吹、演演、比比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艰辛,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如教材中收录的 《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声与微笑》,学生耳熟能详,但是用乐器演奏是什么效果呢,在管乐团里合奏出来又是什么效果呢,我们怎样才能完成曲子的演奏呢,需要什么演奏技术,怎样表现最合适……好的教材能够引导学生调动和发挥身心能动力量,尤其是情感因素,营造探索和创造的氛围,不断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在轻松愉快的艺术环境中,自觉、自愿地感受音乐知识,并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丰富的联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完成演奏。

猜你喜欢
管乐乐团声部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管乐合奏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滚烫的交响灵魂
有温度的管乐教育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