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静脉输液滴空后排气方法的比较

2014-11-08 03:19:56
安徽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滴管调速器液面

苗 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安徽合肥 23002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已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手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保证术中用药和急救时大量快速输血、补液。它操作方便,套管柔软[2],既可作为单个静脉通道使用,又可一针两用,减少急救、危重病人多处穿刺的优点[3],减轻护理人员穿刺任务和穿刺困难带来的压力[4],并能有效防止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5]。但由于其管径粗,滴速快,手术时工作繁忙极易发生输液瓶内液体滴空现象,这时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能使用快速、可靠、简便的方法进行排气。下面就我院手术室静脉输液滴空后三种排气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找到最佳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静脉输液的病例90例,按照手术日期排序后,依次分在指弹挤捏法排气组、缠绕法排气组和调速器法排气组,每组30例。所有病例均使用山东威高洁瑞一次性使用输血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8号竸玛密封式留置针(型号1.3 mm×30 mm,流速85 mL·min-1),静脉输液用水为500 mL规格乳酸林格氏液。

1.2 操作方式 预先在输血器茂菲氏滴管以下10、30、60 cm处用记号笔标记,待每组第一、二、三瓶乳酸林格氏液滴空,人为制造液面下降至距茂菲氏滴管以下10、30、60 cm处时立即夹闭调速器开关,更换后续的500 mL乳酸林格氏液,

捏挤茂菲氏滴管使液体充盈至滴管1/2~2/3[6]。左手反折输血器上端管道,保证滴空液面不继续下降,右手打开调速器,顺行下滑,到达滴空液面以下尽量低的位置关闭开关,然后使用指弹挤捏法、缠绕法、调速器法三种不同方法排气,所有排气操作均由同一人完成。同时,计时人员使用秒表记录排气所需时间和成功情况。

1.2.1 指弹挤捏排气法 左手在滴空液面以下拉紧并反折输血器管道,右手中指弹击、捏挤拉紧的输血器管道,随管内气体上升,左手反折处相应上升,交替进行直至所有气体包括过滤网内气体排至茂菲氏滴管。打开调速器开关,检查有无残余气泡,调节至适宜滴速。

1.2.2 缠绕排气法 从关闭的调速器上方开始,将输血器管道用手指或笔杆均匀由下而上紧紧缠绕[7],随着输血器管道被压扁,输血器内液面上升,气体逐渐被挤压上排至茂菲氏滴管内。轻弹茂菲氏滴管,使过滤网内气体排至滴管,打开调速器开关,检查有无残余气泡,调节至适宜滴速。

1.2.3 调速器排气法 一手拉紧调速器下方的输血器管道,一手拿住夹闭的调速器顺管道逆行上拉,此时调速器经过的输血器管道被挤扁,输血器内液面被挤压上升,双手配合,交替上行,直至空气上排至茂菲氏滴管,轻弹茂菲氏滴管,使过滤网内气体排至滴管,再打开调速器,调节至适宜滴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三种排气方法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10、30、60 cm高度时排气成功情况和所需时间。排气成功指在1 min内,一次性排除所有气体,没有残余气泡,没有更换其他排气方法。所需时间指从调速器下拉至滴空液面以下尽量低位置并关闭开始至管道内所有气体被排至茂菲氏滴管内为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排气成功率比较 见表1。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相同高度处,三种方法成功率由低往高依次均为指弹挤捏法、缠绕法和调速器法。而随着滴空液面降得越低,距茂菲氏滴管越远,指弹挤捏法和缠绕法排气成功率越低,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60 cm处,指弹挤捏法排气时间超过1 min,成功率为0。调速器法成功率为100%。

表1 三组输液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不同高度排气方法成功率/例(%)

2.2 三组排气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排气时间比较/s

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60 cm处,指弹挤捏法排气时间均超过1 min,视为失败;缠绕法、调速器法所用排气时间分别平均为15.53、4.93 s。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30cm处,指弹挤捏法、缠绕法、调速器法所用排气时间分别平均为 50.57、9.03、4.03 s,比在 10 cm 处增加 38.5、5.63、1.73 s;从中可以看出,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相同高度处,三种方法排气时间由慢到快依次为指弹挤捏法、缠绕法和调速器法。同种排气方法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越远时,排气时间越长,且增加程度有差异。随着滴空液面下降得越低,指弹挤捏法和缠绕法排气时间增长得越大,而调速器法排气时间增长得最少。可以看出,滴空液面下降得越低,调速器法排气的优势越显著,见图1。

图1 三种排气方法所用时间柱状图

3 讨论

手术室静脉输液方法与病房有很大区别。手术患者术前禁食,循环容量不足,麻醉用药导致血压下降,术中大血管破裂出血抢救等均要求能快速补液。所以手术室均采用输血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其管径粗,流量大,滴速快,稍有疏忽就出现静脉液体滴空现象。静脉输液是否通畅在外科手术中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术中麻醉给药、危重病人的抢救[8]。如排气不及时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气体进入患者体内,少量微泡<0.02 mL·kg-1·min-1),可测出但不引起生理紊乱,速率达0.4 mL·kg-1·min-1)时可出现静脉压升高[9],如短时间内进入静脉的气体量超过30 mL,可迅速出现栓塞危象,引起急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10]。所有一旦出现液体滴空,要求手术室护士能快速、顺利进行排气。排气速度与排气方法、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高度等因素有关。

指弹挤捏法利用气体的比重比液体轻的原理,利用弹击输血器管道,使茂菲氏滴管内液体受震动下降,同时输血器管道内气体受震动上升,加上挤捏输血器管道内液体,加速液面上升,两者效果叠加达到排气目的。此法在滴空液面距茂菲氏滴管10 cm处时耗时较少,成功率高,随着液面下降至30 cm,耗时大为增加,成功率下降,而液面降至60 cm处时排气时间超过1 min。故指弹挤捏法适用于空气量少时[11],较多则不适用。

缠绕法将输血器管道缠绕在手指上,依靠挤压输血器管道内残留液体使液面不断上升,最终到达茂菲氏滴管。此方法相较于指弹挤捏法,成功率更高,所用时间少,是较好的一种排气方法。但缠绕圈数较多,缠绕过紧时,被缠绕手指淤血肿胀,疼痛感较强。方法改良后,将输液管从远端向近端缠绕在两支笔上,把输液管内空气向上挤压[12],可避免手指疼痛。但需要借助工具。而当滴空液面过低时,受输血器管道长度限制,液面上升可能达不到茂菲氏滴管,需他人协助放低输液瓶或抬高患者穿刺肢体。此外,由于手术时为保证患者安全,肢体均用约束带固定并使用无菌单覆盖,抬高肢体有很大不便。

调速器排气法依靠顺输血器管道拖曳紧闭的调速器开关,挤压输液管内液柱推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不受工具、液面高度限制,操作简便、迅速,成功率高,熟练掌握后是一种很好的适合手术室的排气方法。初学者排气后打开调速器开关时经常出现茂菲氏滴管内又有气体下行现象,导致操作失败。这是因为输血器在茂菲氏滴管内有过滤装置,直接连接于茂菲氏滴管下管道。当气体被排至茂菲氏滴管后,首先聚集在此连接口,此时打开调速器开关,在重力作用下,茂菲氏滴管内液体下行,同时被挤压扁的输血器管道内有负压,连接口处气体会被迫下行使操作失败。笔者经过多次实践发现,待气体上排至过滤装置后,轻拍茂菲氏滴管,使滤网连接口处气体溢出至茂菲氏滴管内,此时可看到茂菲氏滴管内液面略有下降,轻捏茂菲氏滴管,使其内液面达1/2~2/3,然后再缓慢打开调速器开关调节滴速,这时管道内不会再有气体下行。此技巧适用于所有排气方法。

综上所述,手术室静脉输液滴空后采用调速器排气法,排气时间短,成功率高,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1] 张曼秀,卢丽华.静脉留置套管针在门诊静脉采血及后续检查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2,16(12):1990-1901.

[2] 姚勋霞,魏 艳.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3):532-533.

[3] 管文娟,王才静,郭玲玲,等.Y型静脉留置针非侧孔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148-149.

[4] 张 菊,徐秀萍.患者拒绝再次使用留置针原因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2,16(7):1034-1035.

[5] 张小红.一日留置针与钢针在静脉化疗中的对比研究[J].安徽医药,2013,17(9):1622-16233.

[6] 崔亚萍,许玉洪.静脉输液技术中排气方法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242-243.

[7] 董 颖.茂菲滴管下段空气快速排除法[J].吉林医学,2011,32(4):682.

[8] 熊安凤.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2,9(2):40.

[9] 程素霞,丁晓敏.清除静脉输液操作中微量空气进入人体的几种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386.

[10]张贤亮,何 涛.术中抢救急性栓塞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2):1343.

[11]薛蒙娜,陈长青,孙建玲.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排气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J].甘肃科技,2012,28(14):143-144.

[12]于静静,郭红霞,翟欣宇,等.莫菲氏滴管下段空气排除法的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138-139.

猜你喜欢
滴管调速器液面
滴灌浇花器
少儿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19:27
吸管“喝”水的秘密
牙签变星星
基于DCS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面的改造
电子测试(2018年6期)2018-05-09 07:31:47
对“渗透作用”实验的拓展
生物学教学(2016年3期)2016-08-20 08:14:36
四喷四折冲击式水轮机调速器的设计及应用
数字直流调速器6RA70在纺丝牵伸系统中的应用
水轮机调速器的动力学特性
数字逻辑插装阀调速器在大型贯流机组上的成功应用
混悬液用完要洗滴管
中老年健康(2014年7期)2014-05-30 1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