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蓬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物理探矿队 ② 新疆中瑞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830011)
本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天山-兴蒙地槽褶皱带西北段,西准噶尔界山与准噶尔盆地的交接地带。构造位置属于准噶尔界山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达尔布特复向斜东段之南翼。区域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
奥陶系:在图幅南西部,与上覆的志留系地层为断层接触。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奥陶统科克沙依组(O2k),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
志留系:在图幅南西部沿达尔布特断裂分布,与上覆的石炭系为断层接触。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志留统恰尔尕也组(S1q),为一套正常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建造。
泥盆系:在测区西北部小面积出露,为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D2k),岩性主要为砂质砾岩。
石炭系:是该区的主要地层,包括下石炭统的三个组:希贝库拉斯组(C1x)、包古图组(C1-2b)、太勒古拉组(C2t)。分布在达尔布特断裂两侧、包古图铜金矿地区。岩性为一套远离火山中心的滨海-浅海相喷发沉积建造。
二叠系:出露面积较小,主要出露早二叠统赤底组(P1ch)、哈尔加乌组(P1h)和卡拉岗组(P1k),上二叠统库吉尔台组(P2kj)。为一套陆相粗碎屑岩、陆相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
侏罗系:分布于包古图河东部,面积不大,分为三个组。下侏罗系八道弯组(J1b)岩性为砂岩、泥岩及砾岩。中侏罗系三工河组(J2s)岩性为砂岩、泥岩。上侏罗系齐古组(J3q)岩性为砂岩、泥岩及砾石等。
白垩系:分布于包古图斑岩铜金矿东南部,分为两个亚组。下亚组(K1ta)岩性为砂岩、泥岩、砾岩;上亚组(k1ta)岩性为砂岩及泥岩。
矿区内出露面积最多的是岩体,地层仅在测区的东部、北部、南西边缘和少量出露。测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统包古图组(C1-2b),是一套以中基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少量火山岩建造。测区构造相对发育,主要以近东西向断层为主,北西向、北东向、南北向断裂为辅,这些断层主体位于岩体中;而测区内这些断层皆是北西西向区域性压扭性断裂(F1)所派生出的次级构造,多具有压扭性平移的特点。
此外,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小断层,规模在200~800m,地貌上多以线性沟系为特征,局部断层将岩脉错开;这些断层多以左型平移剪切性质,少量具有压扭性特点,是东西向主体构造应力作用后期所派生的次级构造。
2013年通过对I号含金蚀变带深部坑道和钻探的施工,了解到在I号含金蚀变带中间见宽约10~60 cm的构造泥化带,该构造产状稳定,在15°~25°∠70°~75°,且该构造东部被一条小断层错段,并未向东侧延伸。该断层为正断层,自东向西泥化带逐渐变窄,上图为坑道中构造泥化带。
在金矿区在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中可见花岗岩与山长玢岩的包裹体,可推测岩浆活动最少活动过两次。包裹体粒径在0.02~0.5m,呈次圆-椭圆状不规则分布。南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山长玢岩脉局部岩石中与裂隙可见到电气石,呈团块状和侵染状分布,尤其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黑云母斜长花岗岩交界带,闪长玢岩脉出露较多,且破碎,脉体中电气石多以团块状,粒径在0.1~30cm。局部偶见孔雀石和黄铜矿,岩体中未见。
对金矿化带通过1∶2000地质测量,初步确定了矿化区域。就本区来说,与金有关的矿化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蚀变带和石英脉中,在局部闪长玢岩脉中也有。主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毒砂化和碳酸岩化有关,在岩石中黄铁矿化蚀变成强褐铁矿化形成的小晶洞越多金的含量就越高。全区出露岩体裂隙面普遍见高岭土化、碳酸盐化,且碳酸盐化较多。
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对矿区进行了1∶2000地质填图,在地表岩体中圈出2条含金蚀变带,编号为Ⅰ号金矿化带和Ⅱ号金矿化带。后经2013年修订将Ⅰ号金矿化带东部划分为III号含金蚀变带。
Ⅰ号矿化带宽约80m,长760m,主要为构造破碎蚀变型,走向约300°。强蚀变矿化带宽约5m,弱蚀变矿化带宽约10~15m。且北倾,倾角约64°~82°。Ⅰ号矿化带蚀变多以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为主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毒砂化为次之。
Ⅱ号含金矿化带宽约60m,长360m,主要为石英脉型,走向约270°~300°。石英脉宽8~70cm,走向近平行矿化带走向,产状在23°~45°∠65°~81°。石英脉长短不一,长的在4~6m,短的约几十公分。脉体局部被错断,在TCⅡ-8中石英脉与闪长岩脉被后期走向约20°小断层错断,断距60cm,上盘上升为正断层,断层产状在200°∠45°。
III号含金矿化带宽约60m,长450m,主要为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型,走向约270°~300°。金矿(化)体主要集中在III号蚀变带中部,走向近平行矿化带走向,产状在190°∠86°。石英脉多为后期热液分异,且多沿裂隙产出,长的在0.5~400m。脉体局部被错断,在III号坑道中石英脉与闪长岩脉被后期走向约192°∠64°小断层错断,断距50cm。石英脉多以裂隙产出,近乎平行,间隔在0.6~1.5m之间。
由于2013年度深部工作主要有坑道和钻探工程。其中坑道共开三个口,编号分别为Ⅰ、Ⅱ、III号,坑口坐标见表1。坑道和钻探主要工作量在Ⅰ号蚀变带上,由于时间原因Ⅱ、III号蚀变带为附带勘探。根据岩金矿规范对坑采1~3g/t为低品位矿体,大于3 g/t为高品位矿体,其中更具甲方要求对1~2g/t为低品位矿体,大于2g/t的为高品位矿体。最低可采厚度为0.8~1.2m。Ⅰ号坑道共见三条金矿体和一条金矿化体,Ⅱ号坑道在YDN中见一条宽约0.1m石英脉金矿体,III号坑道见三条相互近平行的且宽约0.1~0.2m的石英脉,脉体间距0.5~1.5m,其中两条为金矿体。
钻探共施工了7个,其中在Ⅰ号蚀变带共见一条金矿体和4条金矿化体,Ⅱ号蚀变带共见一条金矿化体。金矿(化)体宽度不宽,且轴夹角40°~60°之间,矿(化)体均为隐伏矿体。矿区金矿(化)体分属不同成矿期,可以从矿(化)体中是否含有黄铁矿和多少可以看出,且产于不同层位。矿体成透镜状坑道各工程矿体见表1。
表1
矿体坑道深部特征:
Ⅰ号坑道共见两条金矿体和一条金矿化体,其中Ⅰ-1长约400m,平均宽约1.31m。矿体产状基本稳定,在200°~216°∠74°~82°之间。矿体形态成豆荚型。矿体多以破碎成颗粒或粉末状,受后期构造挤压、胶结形成致密的可塑性泥砂状集合体。金多以游离金为主,多赋存于岩石裂隙中,为后期热液倾入,将有用组分带入富集。
自西向东,矿体主要以蚀变破碎石英细脉为主,脉体稳定,在CDE1转变为蚀变破碎带型,蚀变带成棕黄-大红色,与围岩有明显的色差和结变构造变化特征。
金矿体主要蚀变为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为主、毒砂化、绿泥石化等次之。
Ⅰ-2金矿体为含矿热液体后期沿构造裂隙侵入成矿,故矿体产状难辨,品位不高,但矿体相对较宽,约1.9m,。由于该矿体右侧及坑道ⅠCD(Ⅰ号主巷道)未见含矿体,左侧未工程控制,经矿体外推,右侧1/2尖、左侧1/2平推,该矿体长约50m。黄色蚀变为裂隙面,假厚度。实际裂隙宽约5~10mm。
矿体主要受后期构造控制,在坑道中可见真厚度。0.1~0.6m的构造泥化带,泥化带有很强的塑型性,且该断层产状稳定20°~30°∠72°~82°之间,根据坑道断面上擦痕判断,该控矿构造为正断层。断层往东泥化带变宽,往西逐渐变窄。且经在测区东部实地探勘,推测该断层被一条方位约50°的平移断层错断,并未一直向西延伸。
(1)Ⅰ号含金蚀变带中,矿体主要与后期构造有关,局部矿体集中在黑云母花岗岩蚀变裂隙中。
(2)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裂隙中或接触带上,且脉体受后期构造破碎,形成容矿通道,含矿气液沿通道上升富集成矿。从以上各矿体所得共同点,矿体多为脉状,故为构造控矿。富集处岩石蚀变强、破碎,且蚀变多以强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为主,较弱的绿泥石化、毒砂化次之。
(3)从控矿横向看,矿体全为南倾,且北倾的蚀变带经分析不含金。纵向看,矿体长400m,多产在控矿构造以南15~30m处,矿体产状稳定。
(4)从控矿空间看,矿体自ⅠCDE1为“分界线”,以东矿体中多充填蚀变破碎石英脉,以西多为构造破碎蚀变花岗岩型,后期充填的蚀变破碎石英脉很少,且两者在ⅠCDE1交汇。
(5)金和黄铁矿及二氧化硅共生,含金矿物颗粒极细。
(6)金矿通常沿充填有蚀变火成岩的高角度断层分布,产在渗透性良好地花岗岩裂隙中,并和细粒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共生。
(7)矿石和围岩中含大量非正态分布的砷、锑、汞。
(8)多数工程穿脉矿体中见晚期穿插进来的石英脉、方解石脉。
(9)矿区中所见的黄铁矿呈同生或成岩颗粒出现在围岩和矿石中,另一部分黄铁矿则是在金矿成矿之前和成矿期间从热液中析出的。
(10)矿区内多以白色到乳白色,脉体无蚀变、破碎、无黄铁矿且脉体于围岩无褐铁矿化都不含金。
(11)以形成乳白色自形-半自形粗粒块状石英为特征,经后期构造作用,脉体破碎状构造,氧化后呈黄褐色。由脉两侧到中央依次发育钠长石、绿泥石和石英。梳状结构发育,脉中存在少量绢云母多含有金。
(12)烟灰色石英呈细脉状和网脉状,这类石英含银金矿包裹体。沿石英脉与围岩界面分布着毒砂、黄铁矿和方解石。
(13)Ⅱ、III号含金蚀变带中多以石英脉为主,脉体窄小,多成脉状或透镜状,矿体主要与石英脉中是否含黄铁矿或褐铁矿化有关。在褐铁矿化较强处,金含量相对较高。